张礼义•大成拳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张礼义,男,1951年生。1957年9月至1963年7月在武冈辕门口小学读书(同期随父学习武术);1963年9月至1966年7月在武冈四中读书(同期师承王选杰先生学习大成拳);1966年初中毕业后在大甸乡农科所(坚持练习大成拳...[详细]
张宗凡•宝庆竹刻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张宗凡,男,1968年9月生于湖南省武冈市。高级工艺美术,湖南省雕刻工艺大师,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1990年7月毕业于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同年分配至邵阳市工艺总厂从事民间工艺美术创作设计工作。系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详细]
钟国赣,坪上镇人,1936年5月生。湖南医学院毕业,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工作。1982-1984年出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1991年被吉林省政府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后任白求恩医科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心血管生理学研究,尤在微量元素生理作用方面造...[详细]
钟海仙(滩头木版年画) 湖南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钟海仙,男,1928年10月出生。 1934至1943年,钟海仙在滩头随父学徒; 1944至1953年,钟海仙出师和父亲在滩头共同经营“成人发”年画作坊; 1954年,钟海仙与妻子独立经营“高腊梅”年画作坊...[详细]
钟六华,坪上镇人,1949年6月生。1969年入伍,同年入党,大专文化。1996年3月任郴州军分区政委,大校军衔。他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知兵、爱兵,曾于1976年代表连队参加广州军区“双先”(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并介绍经验,本人立三等功。1979年带领连队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担任师、...[详细]
周继华, 潭溪镇长铺村人,1953年10月生,高中文化,经济师,省十届人大代表,2004年被评为“邵阳市先进民营森工企业家”,2005年被授予“湖南省劳动模范”,现任湘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该集团公司下辖省内外控股子公司5个, 员工600余人,总资产2.89亿元,年产值l.72亿元,上缴税收68...[详细]
周集中,1959年出生于陈家坊镇塘垅村, 1981年湖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毕业后就读昆虫专业硕士生,1986年考取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系统生态室博士生,随后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获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入美籍。2000年任美国能源部国家试验室研究室主任,主研功能基因组学与微生物生态学。2...[详细]
朱红五,陈家坊镇栗山村人,1963 年5月生。1983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被水电部长江科学院录用。1987年在职硕士生毕业, 1988年晋升高级工程师,1995在职博士生毕业。历任项目负责人、研究室主任、岩基研究所所长和大坝安全监测中心研究所所长。他参加多项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监测,...[详细]
朱有志,潭府乡小白水村人,1953年2月生。曾任湘潭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常德师范学院院长。2001年7月调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兼任湖南省重大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宏观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湘潭大学经济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详细]
蔡端,是著名爱国将领蔡锷将军之子,1937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史学系,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情报司科员,驻南非总领事馆随同领事,后在国民政府外交部任职。1949年后,在北京华北革大政治研究院学习后曾任《光明日报》,全国政协文史办公室等职。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详细]
曹一夔(生卒年月无考),字子韶,号双华,明武冈州文拳团(今安乐乡)人。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被万历皇帝钦点为进士,召入京城,安排了一个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的“行人”职务。其才干颇得皇上赏识,不久就先后被提拔为监察御史、浙江嘉湖兵备佥事、都察院副御史。监察御史是负责地方监察工作的官。在这个职...[详细]
邓伯生(?~1728),湖南宝庆府(今邵阳市)武明州万安二都人氏。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居会泽挖泥寨,为当地烧制砂锅、茶罐的创始人。 康熙年间,东川(今会泽)铜、铅矿产业兴旺。大批湖广湘黔商人陆续进入东川办矿经商。邓伯生到东川后,先寄居卡郎、黑土基一带,后来发现挖泥寨土质优良,适宜烧制...[详细]
邓成云(1906~1928),字季龙,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生于武冈州城(今市区日升街)。邓就读武冈县立中学时,被誉为“三杰”之一。1922年(民国11年)考入湖南省立一师,其间先后加入武冈旅省学友会和思思工学社,曾任《武冈旬刊》主编。1925年夏,邓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以个人身...[详细]
邓辅纶(1828~1893),字葆之,清武冈州南乡大甸湾(今大甸乡大甸村)人,邓仁望之子。邓辅纶3岁入州学,15岁补廪生,后就读长沙城南书院,与王闿运、邓绎、李篁仙、龙汝霖结“兰陵词社”,时人誉为“湘中五子”。左宗棠独叹邓为异材。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拔贡。1851年(清咸丰元年)入京会试...[详细]
邓绎(1831~1900),字弥之,又字卒眉,清武冈州南乡大甸湾(今大甸乡大甸村)人,系邓辅纶之弟。他聪颖强记,5岁能诗,14岁入州学,l7岁就读长沙城南书院,参加“兰陵词社”,与兄邓辅纶、王闿运等被时人誉为“湘中五子”。 1882~1891年(清光绪八~十七年),邓曾先后主讲长沙校经堂、河...[详细]
邓中宇(1893~1928),字仁皆,名宗禹,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生于武冈州(今龙溪铺镇寇家湾)。1916年(民国5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常随毛泽东、夏曦等从事革命活动。1919年6月,邓与欧阳东等组织武冈旅省学友会,参与创办《武冈旬刊》,继欧阳东任主编。是年...[详细]
段才正,1934年l2月5日生于武冈市荆竹镇。l951年7月读初中三年级时,积极响应抗美援朝参军参干的号召,进入沈阳军区炮校学习。经3个月短期培训,他作为年纪较小的学员转入沈阳第五炮兵学校继续学习,学制两年。一年后,调入师资培训班学习。经4个月的培训结业,分配到训练部兵器系统任汽车教员至l958...[详细]
何信仁(1933-1955) 中国人民解放军20军60师178团2营6连班长,湖南邵阳人,1948年12月入伍,共产党员。在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他不怕牺牲,勇敢顽强。在登陆冲击时,6连遭敌交叉火力攻击,伤亡较大,面临紧急情况,他毅然跃身冲击,成功消灭敌前沿火力点,掩护和鼓舞了全连胜利登陆,并...[详细]
黄刚(1904~1931),又名黄光,字华国。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生于武冈州(今马坪乡田塘村)。l922年入思思学校就读,深受革命思想的影响。l924年考入湖南第一职业学校,与在一师就读的邓成云等人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l926年夏回武冈从事工农运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