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邵阳市> 隆回人物

钟海仙

钟海仙为

  钟海仙(滩头木版年画)
  湖南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钟海仙,男,1928年10月出生。
  1934至1943年,钟海仙在滩头随父学徒;
  1944至1953年,钟海仙出师和父亲在滩头共同经营“成人发”年画作坊;
  1954年,钟海仙与妻子独立经营“高腊梅”年画作坊;
  1955年至1988年,公私合营后,钟海仙因有一技之长而进入滩头镇染纸社当工人;
  1988年以后,退休在家,夫妻俩继续从事年画生产。
  传承谱系
  第一代 钟登弟 男1896年8月 不详 师传 不详 滩头镇
  第二代 钟海仙 男1928年10月 小学 家族传承 1936年滩头镇
  高腊梅 女1933年12月 小学 师传 1941年滩头镇
  钟海仙的父亲钟登弟14岁起在滩头镇“鼎兴隆”作坊学徒打杂,30岁左右开办“成人美”年画作坊。钟海仙,6岁随父学徒,从事年画生产70余年,是目前滩头年画印刷印制技艺最高者。高腊梅,湖南省新邵县高雅塘人,钟海仙之妻,从小随母学制凿花,随后又随丈夫从事年画生产。在极左的年代里,滩头年画被视为迷信品而禁止生产,钟海仙当时又在滩头镇色纸厂当工人,更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只有让高腊梅(无业居民)在家偷偷摸摸印制年画。为掩人耳目,后来钟家的年画署名为高腊梅,而不是钟海仙。“成人发”作坊年面的品种齐全,画版有托半、托二、托四及像单、像双、关公、马赵等80余块。文化革命期间,除转移和自己冒险藏了一小部分外,其余画版都被毁之一炬。改革开放后,1980年夫妻俩又请高福昌重新刻制了托二、托半、托四等70块新版。如今两位老人虽年逾古稀,但对年画的钟情亦不减当年。“成人发”最兴旺时,年生产年画40余万张,80年代初年生产量lO万张,现在年生产量不到5万张。
  钟海仙滩头年画技艺特征
  1、在刻版线条细而坚挺、流畅圆润,且不易磨损,极富表现力;
  2、在制作上的“蒸纸”、“托胶”、“刷粉”、“丌脸”等特殊工艺在全国独一无二,由此而生产出来的滩头年画不仅色彩艳丽,而且具有浮雕般的艺术效果;
  3、在题材处理上有独到之处,滩头年画《老鼠娶亲》一反其他年画老鼠被猫吃掉的惨景,而将猫鼠描绘成一团和气,给人以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4、在着色上,大块面的桔红、淡黄、玫红与群青、翠绿、煤黑等形成强烈的冷暖色彩对比,使色彩耀眼、斑斓、刺激,特具湘楚的“辣味”。
  2007年元月,钟海仙荣获首批“湖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其事迹多次被中央、省、市媒体报道。
  主要代表作品及作品展览、演出、收藏、交流、出版和获奖情况
  1994年《老鼠娶亲》、《秦叔宝•尉迟恭》、《苗族英雄像》、《年年发财》、《和气致祥》、《招财进宝》、《花园赠珠》等国家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民间美术一绝展”中获银奖。
  2003年《老鼠娶亲》、《秦叔宝•尉迟恭》、《苗族英雄像》、《年年发财》、《和气致祥》、《招财进宝》、《花园赠珠》等在中国文物学会主办的“中国首届民问工艺品大展”中获民间工艺品金奖。
  2005年《老鼠娶亲》、《秦叔宝•尉迟恭》(正像)、《秦叔宝•尉迟恭》(偏像)、《秦叔宝•尉迟恭》(局部)、《苗族英雄像》、《年年发财》、《和气致祥》、《招财进宝》、《花园赠珠》、《麒麟送子》、《关公像》(一)、《关公像》(二)、《关公像》(三)、《珍珠塔》、《媳妇借伞》、《喜庆三元》,线版《关公像》、《苗族英雄像》、《子孙力‘代》、《一品当朝》、《和气致祥》、《老鼠娶亲》、《吉祥如意》、《力福崇来》、《桃园结义》、《金玉满堂》以及钟海仙等个人小传收入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滩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