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揆彰(1901—1953),字嵩山,湖南酃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是第十一兵团司令官,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先后率部参加淞沪抗战、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滇西反击战诸役。其中淞沪抗战,率第五十四军于罗店一役重创日军精锐,第一次长沙会战中,率七个军布防洞庭湖西岸,阻击并重创日军。 人生历程...[详细]
赖善主,1924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贫寒的童年生活,给赖善主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同时也培养和造就了其嫉恶如仇,坚贞不屈的性格和品德。在1947年鲁南战役中参军入伍。 1947年国民党向沂蒙山区大举进犯,妄图实现其重点进攻山东的战略计划。我华东野战军右翼兵奉命围歼...[详细]
原海军学院政治委员。 李改同志是湖南省茶陵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延安抗大学习。革命战争年代,他先后任干事、科长、团政治处副主任、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先后参加了山东鲁中区1942年冬季战役,1945年秋淄博战役、津浦路阻击吴化...[详细]
刘桂云,乳名铁脑,1911年3月生于湖南省茶陵县江乡诸目村。幼年丧父,7岁便以放牧谋生。1926年茶陵的工农运动兴起后,他要求加入农会,因年龄小,没有被批准,他就悄悄跟着农会干部转,看人家干啥,他也干啥,大家叫他“候补委员”。直到1929年,江乡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后,他先参加少先队,随后又参加...[详细]
原铁道兵副司令员。 刘克同志是湖南攸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东南野战政治部党支部书记、晋西北战地工作巡视团组长、团政治处副主任、冀热辽军区宣传部副部长、热辽纵队宣传部部长、热辽军区宣传部部长、师政治部主任、铁道纵队工程部部长、支队长、师长、志愿军铁道兵团技术副司...[详细]
李雪瑞,又名小署,1914年5月20日生于湖南省茶陵县火田乡齐心村一贫苦农民家庭。父亲一生务农,农闲时做点小生意;母亲是家庭妇女,生养两个儿子。李雪瑞排行老大。因为穷,李雪瑞幼时就给别人放牛,12岁跟父亲到夏头冲一户人家做长工。他年满14岁时,经人做媒,在高陇镇石冲村找了一个农家女子,准备入赘。...[详细]
济南军区空军副政委、少将 李振声(1919—1974)湖南省茶陵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国家保卫局侦察科科员,红6军团第16师46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团俱乐部主任,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详细]
宁福连,1948年3月生于湖南省茶陵县七地乡枧田村一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宁冬元早年为躲避国民党抓壮丁而致残;母亲周冬娥是位农家妇女,生有五个儿子,宁福连排行第三。解放前,全家无田无地,生活无着,受尽了地主的剥削与-。 宁福连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入小学读书后,学习用功,成绩很好。 宁福连...[详细]
原海军学院顾问。 谭天哲是湖南省茶陵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干事,科长兼指导员,协理员,营政治主任,支队政治主任,团政委,军卫生部政委,海军联合学校分校政委,海军东海舰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海军某水警区政委、海军某基地副政委、政委,海军学院政治部主任等职,196...[详细]
肖友明(1916.04~2013.01.31),男,曾用名谢华生,湖南省攸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原第三机械工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第三届、五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1月31日,肖友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个人履历 1930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详细]
幸元林出生于1914年,湖南省醴陵县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乌鲁木齐军区顾问。 幸元林1930年4月参加工农红军,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曾三次过草地,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中原地区的一些著名战役。战争年代,他执行命令坚决...[详细]
袁福生(1916—1993),湖南省茶陵县人。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独立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处锄奸股股长,三五九旅政治部锄奸科副科长、科长兼军法处副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满军...[详细]
张平化 (1907- 2001 ),曾用名张矢进、曾玉成,笔名尚真。湖南省酃县人。1926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三十六军三师九团三营政治指导员。曾参加北伐战争河南战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酃县第二区区委书记,共青团酃县县委书...[详细]
周则盛(1913—1981)湖南省茶陵县何坞村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红军独立第一师政治部宣传队大队长,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团连政治指导员,第五十一团副政治委员,红六军团供给部出纳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供给部出...[详细]
陈扬龙(醴陵釉下五彩瓷)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陈扬龙,男,1941年生于湖南醴陵,1990年任湖南美协会员、艺术顾问,1992年任中国陶瓷美协会员、艺术顾问,2006年任醴陵国瓷推进委员会艺术顾问、醴陵市金煌瓷厂陶瓷装饰总工艺美术师,同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详细]
陈宜胜(1914~1937),湖南省茶陵县人。民国20年(1931)年参加湘赣苏区红八军,任政治部秘书、保卫处干部等职。民国23年参加长征,在红六军保卫科供职。“七七”事变后,随八路军120师挺进山西,率359旅战地工作团到盂县开辟抗日根据地,任中共盂(县)平(定)阳(曲)寿(阳)榆(次)五县特...[详细]
邓文科(醴陵釉下五彩瓷) 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邓文科,艺名毅蜂,号清风楼主人,1930年生,湖南醴陵人。1990年被评授为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1993年被评授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3年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陶瓷艺术专家,曾任湖...[详细]
蓝运东(1899—1937),国民革命军预备第十师少将参谋长。 字阜伯。1899年生。湖南醴陵人。醴陵第二中学、县立初级师范学校毕业。1923年冬到广州大本营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学习。1924年秋,该校并入黄埔军校第一期,蓝运东编入第六队。毕业后参加东征和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第六团...[详细]
李洪辉 炎陵三人龙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李洪辉,炎陵县十都镇晓东村人。 李洪辉5岁起就跟父亲李源林学耍龙,到1973年,其父亲、叔叔整整教了他8个年头,至今已有舞龙经历40余年。在他父亲的指导下,他们对草龙制作进行了改良,将“草龙”分节用红布连接,使表演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