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先(1933~),女,回族,河南省开封县朱仙镇人。著名豫剧刀马旦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共党员。王敬先出身贫苦,幼年失去父母,由姑母收养在西安生活。因距戏园很近,常去看戏,从而爱上了戏剧艺术。9岁时她不顾姑母的百般劝阻、违背父亲的遗愿,投奔樊粹庭在西安创办的"狮吼儿童剧团"学习豫剧,团中著名京...[详细]
王继忠,开封人,武骑指挥使王珫之子。仕宋为郓州刺史、殿前都虞候。统和二十一年,珫遣继忠屯定之望都,以轻骑觇我军,遇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等,获之。太后知其贤,授户部使,以康默记族女女之。 王继忠是开封人,其父亲王珫曾任武骑指挥使,戍守瓦桥关。王继忠自幼丧父,六岁时补任东西班殿侍。宋真宗在王府时,得...[详细]
王阑西(1912.1~1996.5),原名王之坎,曾用名兰溪,出生于河南省兰考县城北街。少聪慧好学,1920年就读于明新小学,1927年考入河南省立第一中学,接受进步思想。1930年考入上海吴淞中国公学部预科,9月参加革命,从事-,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等进步组织。1932年,经同学周正宇介绍,在...[详细]
王梦兰(1886~1911),原名梦伦,字华亭,河南省考城(今兰考县)马目村人。兄弟7人,排行第二。少时聪颖过人,博闻强记,后就学于开封。暨长,尤慕朱家、郭解的侠义行为,急公好义,乐于助人。他性格端庄,耿直豪放,每与人议论,见解高超,往往有所独创。有人说到"清嘉定、扬州屠城事",先是泪涔涔下,继...[详细]
王培信(1919~1981),开封市人。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齐鲁医学院。后因抗日战争爆发,交通受阻,他又以总成绩第一名考入河南大学医学院,后又转入国立西北医学院学习。 1943年王培信大学毕业,留校执教。此间,多种寄生虫病在中国大地肆虐,王培信抱着普救众生的朴素愿望,考入国立江苏医学院科...[详细]
王清念(1925~),开封市人。194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工学院机械系。1950年入开封机械厂任技术员,1955年晋升为工程师。1952年负责试制韧铁任务,设计出一吨韧铁炉,填补了河南省一项空白。还设计有清理滚筒、筛砂机、小型轧钢机、24滚薄板校直机等设备。曾担任全自动包烟机、全自动织布机、26马...[详细]
王少卿(1937~),开封市人。出生于油漆画工匠家庭。1953年初中毕业,随父学艺,后入开封市美术学校进修。1955年参加开封市油漆生产合作社。1956年调入开封市汴绣生产合作社,是第一位汴绣工艺设计者。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湖南长沙湘绣厂、北京"中国画院"深造。1962年,他带领设计...[详细]
王树林(1963~1986)通许县东羊羔桥村人。1971年入学,在校期间,他学习刻苦,遵守纪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978年考入县第三高级中学,1981年毕业。198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84835部队184团当战士。在部队他学习勤奋、工作积极、训练刻苦、爱岗敬业,成绩显著。1985年...[详细]
王天佑,南曹乡朱坡村人,清末尉氏县农民起义领袖。 王天佑家境贫寒,为生计给本村地主王明家当长工。他为人耿直,好打抱不平。咸丰四年(1854年),河南遭灾,官吏横征暴敛,在捻军影响下,农民抗粮抗差斗争四起。清王朝下令各地成立联庄会,对农民造反以事防范。广大农民借联庄会这个官办群众组织的名义掀起...[详细]
王威(1930~),河南省杞县人。高中毕业后考入开封艺术学校美术专科班。1951年艺校毕业后,分配到《河南大众报》、《河南画报》社做美术工作,后调河南省文联美术组任创作员。1954年以调干身分考入浙江美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4年大学学习期间发表版画作品近20幅,其中《麦收》被11家刊物转载...[详细]
王伟(1946~),开封市人。中共党员。1963年进河南省体训班排球班,为省男排主力队员。1975年任省男排一队教练员,1980年该队首次进入全国甲级行列。1974年从事裁判工作。多次担任全国排球甲级联赛和全国运动会排球赛的裁判长和副裁判长。197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裁判员。1982年被国际排联批...[详细]
王慰春(1856~1921),原名树森,号慰春,后以号行,清祥符县(今开封市)人。清末民初开封城内著名绅士之一。王家祖辈在清朝中叶曾任布政使,留下一份大家业。光绪年间,王慰春在北京度支部捐一郎中。1913年3月,袁世凯表弟张镇芳任河南都督。张视王慰春的富有和地位,即委任他为河南铜元局局长。 ...[详细]
王宴春(1928.11~),字晶阳,开封市人。幼随外祖父、开封市著名书法家、举人李锡恩和姑父朱文斋(清末秀才)读私塾,间断性10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城东卓砦老家做小生意。1949年春,被推选为土柏岗乡北神岗小学校董。后任马店乡农协委员兼管扫盲工作。1954年任乡信用社主任。1960年...[详细]
王友卿(1923-1972),原名王喜贵,岗李乡北石庄村人。其父王木林,勤劳节俭,一生为农。其母田关氏颇能理料家务。友卿兄妹五人,家有地三十七亩,衣食无虑,堪称乡村小康人家。 友卿8岁入学,在学校刻苦努力,各门功课均居优等。他举止稳重,颇有些"少年老成"风度。1937年秋考入洧川县立中学。"...[详细]
王元伦(1929.5~1993.10),河南省开封县罗王人。生于开封城。8岁随父王礼仲学唱坠子兼伴奏。14岁拜砀山老艺人段永和为师,先后在徐州、开封等地演唱,边拉边唱,演唱风趣幽默,颇受欢迎。1950年发表《王文进》,1954年发表《海峡渔民》,收入《北京宝文堂丛书》、《河南省建国十周年青年优秀...[详细]
王玉泉(1902~1965.11),河南省开封县八里湾人。"八里湾方笙"创制人。王玉泉出生民间吹奏艺人世家,幼年跟父亲学吹奏唢呐、竹笙,因勤奋好学,10岁便能吹善奏。在吹奏唢呐的闲暇时,还钻研修笙、修唢呐技术,当时王家的唢呐吹奏艺术在省内外享有盛誉,方园百里举办红白喜事都愿请王家艺人去吹奏。他家...[详细]
王玉真,女,1907年生,中共党员,开封县陈留镇五里寨村人。 王玉真幼年家贫,其父常年给地主扛长工,40岁便离开人间,当时仪3岁的玉真就随母亲靠沿街乞讨度日,12岁时又迫于生活当了童养媳,16岁与吴敬黄结婚,定居在娘家五里察村。建国后,王玉真家得到了解放,分得了土地,在党的培养下,逐步成为...[详细]
魏光轩(1925-1988),又名魏国昌,长葛县古桥乡魏庄村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就读,勤奋好学,尊敬师长,喜爱体育,学习成绩优秀。1941年小学毕业后,考入许昌私立进德中学,就读期间,因家庭经济困难中途辍学。中学肄业后在本村初级小学任教员,后任校长。1948年家乡解放,他先任乡财粮、后...[详细]
魏子青(1870.6.1~1928.10.11),字步云,原姓王,因过继给舅母改姓魏,回族,开封市人。幼年家境清贫,沿街叫卖萝卜片为生,后开过磨房贩过马匹,逐步发迹。 宣统二年(1910),魏子青联合清朝翰林院侍讲、侍读学士、起居注总办杨捷三(见40页)、河南省商务联合会干事杜秀升,集股银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