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开封市> 尉氏人物

王天佑

[清]

王天佑为[清]

  王天佑,南曹乡朱坡村人,清末尉氏县农民起义领袖。
  王天佑家境贫寒,为生计给本村地主王明家当长工。他为人耿直,好打抱不平。咸丰四年(1854年),河南遭灾,官吏横征暴敛,在捻军影响下,农民抗粮抗差斗争四起。清王朝下令各地成立联庄会,对农民造反以事防范。广大农民借联庄会这个官办群众组织的名义掀起了对官吏的斗争。是时,王明乘灾荒严重之机,向佃户加紧催租逼债,天佑挺身而出代表佃户当面斥责王明。王明怀恨在心,总想借机处治王天佑,恰在这时村里组织联庄会。大家推选王明当头目,王明心有余悸,就推让给王天佑牵头,忘想事败嫁祸于人。天佑毫不推辞地做了联庄会的会首。联合河西王兴隆,白庄李盼卢联庄会会首,组织大联庄会,与官府对抗。四面八方农民相继都加入了联庄会,入会村庄达一百七十多个,遍及鄢陵、扶沟、洧川、尉氏四县,会众数万人。
  翌年(1855年)秋,县令李德钧得知王天佑造反,惊慌失措,一面下令三个月不收粮款,免去差役,一面下请贴请王天佑到县衙饮宴,以谋擒之。天佑收下请贴,谢绝了赴宴。李德钧阴谋破产,又令"当年粮款腊月交,抗粮不交上法绳。"腊月初八那天,王天佑率联庄会万余人,手持棍棒、铡刀、农具等武器围住县城,向县令提出了抗粮抗差的条件,限当天答复。李德钧视形势不妙,当天答复了联庄会提出的条件,夜晚即派人告急汴京,请求皇兵镇压。官兵第二天赶到凉马寺,包围了农民军的大本营,两军对持于郎家坡(今南曹乡砖楼与东西郎中间的大坡)。农民军寡不抵众而失败。王天佑逃到确山,改名换姓当了道人。后来人们把王天佑抗粮抗差的事迹编成戏:《大战四柏桥》、《大烧凉马寺》、《大闹东郎坡》,如今仍在农民中间广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