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经训(1874~1919),字志畲,河南省通许县时庄(后迁至县城东街)人。著名教育家。 时经训自幼读书,天资聪慧敏捷。一生博览群书,但却不受其绳束,奇思伟论,令人悦服。清光绪二十三(1897)拔贡。1906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师范馆,在京任中书科中书、邮传部主事等职。回河南开封后,任开封府中学...[详细]
石良斋(1929~)开封市人。1949年3月考入第二野战军中原大学医学院。1950年转属河南省军区,后交河南省卫生厅。1954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河南医科大学)。毕业分配至山西太原市结核病防治所任医师,预防科主任。1958年任该所业务科主任,1961年为主治医师。1970年到农村插队。1972年...[详细]
师名鼎(1872~1948.7),又名瑞亭,开封市人。世居开封,名鼎时居前营门街(大兴街对口),以开杂货铺和出售风筝为生,是清末及民国时期开封城内扎制风筝的名师。他心灵手巧,善于扎制各种风筝,有七星、十三星、十九星、马褂、八卦图、沙燕、大脚燕、子母燕、蝴蝶、双蝴蝶、蜻蜓、双蜻蜓、蜜蜂、青蛙、蝌蚪...[详细]
时敏行(1881~1961),原名经润,又名明荇、明行,别号讷言,河南省通许时庄(后移居县城)人。弟兄4人,排行3,故世称时老三。 时敏行自幼读书,聪慧好学,勤于思考,曾考中县首。1902年考入京师大学堂速成科师范馆。1905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法科。同年,由在日同学...[详细]
石青(1937~),女,原名高坡云,开封市人。高级工程师,光纤通信专家。1950年入开封北仓女中,1953年加入共青团。1956年考入北京邮电学院,攻读无线电专业和化学专业。1960年毕业后,分配武汉邮电学院任教,兼任教研室秘书。1974年起,在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激光通信研究所从事光纤通信...[详细]
氏叔琮(?-904年),河南尉氏人,五代时期后梁开国名将,壮勇沉毅,胆力过人,参与唐末晋阳之战,累官保大军节度使、检校司徒。 天佑元年(904年),进洛阳为右龙虎统军,守卫洛阳。是年八月,受朱温指使弑杀唐昭宗,册立唐哀宗。事后,朱温以氏叔琮“军政不理”为由,贬为白州司户,不久赐死。乾化二年,...[详细]
史苏苑(1917~1990.12),河南省杞县人。幼读私塾,11岁起先后在杞县一小、开封两河中学求学。"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学生宣传队,--,查禁日货,揭发日军侵略罪行。这一时期,他还阅读了鲁迅等人的著作及徐志摩等人的诗歌,培养了文学兴趣。1934年7月考入河南第二高中(安阳)。次年北平学生...[详细]
师陀(1910~1988.10),原名王继曾,字长简,河南省杞县化寨村(今属柿园乡)人。常用笔名有芦焚(1946年前)、师陀(1946年后),还使用过君西、康了斋、韩孤、佩芳等笔名。现代著名散文家、小说家、剧作家。 师陀青少年时代先后在农村私塾、杞县第一小学、开封省立第一商业学校、开封省立第...[详细]
石维峋(1870~1933),字嶙青,开封市人。幼年家境贫寒,曾随母亲寄食姑母家。十余岁时,进开封西大街万宝楼银楼(银匠楼)当学徒。他勤奋刻苦,学得一手精湛技艺。3年出师以后,他自己开设一个小银铺,自产自销。由于货色精美,诚信经营,生意越来越红火。光绪三十年(1904),石维峋、谢庭芝约沈姓等人...[详细]
石文卓(1908~1930),乳名小祥,字子立,号石头,河南省尉氏县张市乡石坛村人。出生于富裕家庭。他幼年就读私塾,耿直勇敢,乐于助人。1924年考入开封东岳艺术师范学校。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同师生一道,参加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同年秋,入南京农业中学求学。1926年,国民革命...[详细]
师子和(1916~1994.10),生于风筝世家,风筝名师师名鼎之子。受家庭影响,十来岁便随父学习扎制风筝的手艺,善扎、善画,为师氏风筝世家的第二代传人,成为民国时期开封城内年轻一代扎制风筝的高手之一。开封解放后,以开设洗衣局为生。1958年进开封国际服装厂做烫熨工,因工作积极,多次被评为厂先进...[详细]
司凤英(1918~1980.6),开封市人。自幼家贫,11岁入开封相国寺国民舞台跟班学戏,师承杨吉祥。1932年登台演出。拿手戏有《反长安》、《反西唐》等。1934年,应郑州普乐戏院之邀,演出《霄壤恨》、《女贞花》等。1936年,返回开封,参加豫声剧院,与陈素真等人合作演出。1938年6月开封沦...[详细]
宋保元(1927.1.26~1991.2.13),开封市人。著名唢呐演奏家。出生于开封南京巷一个唢呐艺人之家,其父宋清林,人称"大笛王宋二"。在家庭的熏陶下,8岁开始学吹唢呐,后又从京剧鼓师学会了"锣鼓经",13岁时就领班为民间的红白喜事吹奏,或吹、或打、或唱,样样娴熟,都能博得听众的赞赏。不满...[详细]
宋桂玲(1933~1999.5),女,开封市人。著名豫剧演员。10岁进开封快乐戏院,曾拜赵清和为师学戏。后又随京剧名师"金丝猴"学练武功,专攻刀马旦、花旦。12岁登台演出,在≈书馆》中饰秦雪梅,《大狼山》中饰九花娘,《大破天门阵》中饰穆桂英,《刀劈杨藩》中饰樊梨花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演过...[详细]
宋继郊(1818~1893),字述之、术之、树之,号梅花道人、木雁道者,开封府祥符县(今开封市)人,生于城内旗纛街。道光十三年(1833),在私塾读书。道光十四年,由童生考取为廪生,被拔入开封府学。道光十六年,至河南大梁书院就学于江南著名学者钱仪吉。道光十七年,在大梁书院开始编纂《梁苑志余》一书...[详细]
贺皇后(929——958)开封人氏,贺景思长女。 赵匡胤随父自洛阳迁至开封,居护圣营,与其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後晋开运初年(944年),赵弘殷为其聘年仅16岁的贺氏为妻。二人夫妻情深,赵匡胤更是一改往日逢场作戏、遇博争雄、醉酒好斗的纨絝本性, 独喜观书,虽在军中,手不释卷。闻人间有奇书,不吝千...[详细]
宋问梅(1884~1963.8),原名保蘅,字问梅,后以字行,开封市人。生于书香之家,系清末开封著名文人宋继郊之孙。宋家是清末民初开封八大家之一,原住旗纛街,宋问梅时住大厅门街东头路北。民国时,宋问梅长期在河南省政府中任职员。30年代曾任省会-科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家闲居。因长期在机关中搞...[详细]
孙飞龙(1961~1984.10),开封市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曾先后就读于开封市理事厅、裴场公小学和第二十五中学。在中学读书时,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 197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信阳陆军学校。在军校孙飞龙历任学员班长、代理区队长,成功地指挥连级综合战术...[详细]
孙霁虹(1887~1937),名凌宇,字菊晨、霁虹,后以霁虹行世,开封市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拜河南巡抚松寿的镖师米全忠为师,学习气功、弹腿门、查拳、炮拳、刀、枪、剑、棍和对打套路。光绪三十年,又拜朱仙镇仇店武术高手仇玉书为师。他攻少林拳法,3年之中无论寒暑均睡一条长板凳上,黎明即起,夜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