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开封人物

石维峋

[公元1870年-1933年]

石维峋为[公元1870年-1933年]

  石维峋(1870~1933),字嶙青,开封市人。幼年家境贫寒,曾随母亲寄食姑母家。十余岁时,进开封西大街万宝楼银楼(银匠楼)当学徒。他勤奋刻苦,学得一手精湛技艺。3年出师以后,他自己开设一个小银铺,自产自销。由于货色精美,诚信经营,生意越来越红火。光绪三十年(1904),石维峋、谢庭芝约沈姓等人合股在鼓楼街路北开设万福楼银楼,俗称万福楼金店,石维峋任掌柜(经理)。由于经营有方,产销两旺,万福楼很快发展成为中原地区第一流的金银首饰店。
  石维峋善于用人,他使用店员、工匠四十余人,多数都是能工巧匠,内分钻工、穿工、包金工、珐琅工、点翠工等。万福楼临街门面5间,门面货橱里,摆列着时新花枝(银花)、金钗、凤冠、项链、项圈、手镯、耳环、戒箍、翠牌以及童帽装饰如虎头、八仙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万福楼后面院落为工匠作坊。根据顾主爱好,还可以随意定做奇巧样品。1914~1922年,赵倜任河南督军、省长时,就曾指名石维峋定做银鸦片烟枪和银便壶等。
  万福楼能誉满中州,除花样多、货色全、做工巧、款式新颖,石维峋还有关键一着,即讲诚信。曾在万福楼当过店员,石维峋的次子石琪讲述其父的经营之道,头一条就是银色好。除了必要的合金(即按比例掺兑其它原料),金要真金,银要足银。第二条是价格实。不论城乡、男女、老幼、识货不识货,或亲戚朋友,或陌生远客,一样对待,一样价钱。旧时一两银子兑换1.43个银元,凡是万福楼卖出的货物,不论新、旧、整、破,一律可在本店按银价回收,并且"人涨(银价)我不涨,人落(银价)我不落",依出售时银价折算。凡是万福楼制造和经销的货品,均打有"汴省"、"万福"或"足赤"、"足银"等标记,很容易识别。为防假冒,万福楼的字暗缺一笔。
  万福楼从光绪三十年开办,至1933年,始终由石维峋主持经营,前后30年蒸蒸日上。1933年冬,石维峋在开封去世,由其长子石珩继任掌柜。
  注:石维峋先人信奉一赐乐业教。
  
同年(公元187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