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诚忠 [公元1914年-1944年]

  • 叶诚忠(1914~1944年),原名吴赐,又名承忠,澄中,玛坑乡里东坑村人,民国8年(1919)出生于贫苦农民家里。幼年父母双亡,由祖母扶养长大,家境贫寒,民同24年参加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7年2月,闽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诚忠编入新四军六团二营三连,北上抗日。 民国27年,诚忠随...[详细]

叶嘉亨 [公元1878年-1952年]

  • 叶嘉亨,字会堂,县城东街(今万贤街)人,清光绪四年(1878年)生;胞弟嘉贞,字仲坚,号洞仙,笔名“半痴”,光绪十一年生。光绪二十八年,嘉亨以院试第一名入近圣书院,师从游学诚;嘉贞9岁师事黄则九。废科举后,兄弟俩先后执教近圣小学。民国12年(1923年),嘉贞始执教省立第三中学。兄弟俩执教数十年...[详细]

叶鉴清 [公元1904年-1938年]

  • 叶鉴清,又名云波,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福安城关人。 民国8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鉴清往返于福州和福安间,组织青年学生开展 、焚毁日货、检举奸商等-。在北京农业大学就学期间,加入国民党左派组织,致力发动以反对土豪劣绅、-污吏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活动。民国15年冬,他与同乡陈...[详细]

叶克守 [公元1912年-1990年]

  • 叶克守(1912~1990年),民国元年(1912年)3月生于福鼎县点头翁溪村。青少年时以放牛、种田、打短工及肩挑贩盐为生。民国24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8月,转到闽东红军独立师。民国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闽东北地区坚持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民国27年,克守随闽东红军北上抗日。...[详细]

叶培山 [公元1902年-1949年]

  • 叶培山,原名承琛,学名培山,别号寿南。光绪二十八年(1902)生于端源村。6岁入塾启蒙,8岁随外祖父学习四书、五经,后随母舅谢凤岐就学于寿宁鳌阳高等小学,凤岐辞去校长职务后,培山转学宁德蕉城高等小学。民国9年(1920)毕业,升学到福建第三中学(校址霞浦)。 民国13年,培山考入福建省法政专...[详细]

叶森 [公元1897年-1955年]

  • 叶森,字木峰,犀溪乡犀溪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民国6年(1917),就读于日本东京大学法律系,与留日学生郭沫若、柯凌汉、郭公木、孙承烈、程一岳等人过从甚密,常聚会商讨富国强民之道。 民国12年(1923)毕业回国,目睹寿宁教育落后状况,他深感责无旁贷,便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当时县...[详细]

叶少琴 [公元1908年-1945年]

  • 叶少琴(1908~1945年),女,曾化名叶秀英,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于寿宁县鳌阳镇。幼为童养媳,因不堪-而逃回家。其父见其聪明,送她读小学。民国13年(1924年)小学毕业,家贫辍学。 民国20年夏,她在堂兄叶秀蕃的启发下加入秘密农会,走上革命道路。 参加革命后,少琴协助秀蕃、...[详细]

叶挺荃 [公元1918年-1948年]

  • 叶挺荃,小名阿通,字信芳,城坊区东街(今松城镇万贤街)人,民国7年(1918年)10月13日生,父嘉亨。民国22年,初中毕业,家贫辍学。 民国23年8月,考入省立福州师范学校,课余常到图书馆阅览进步书刊,激发爱国热情。民国26年7月毕业,就任中区小学教导主任兼级任教师。时值抗日战争爆发,他积...[详细]

叶雄声 [清][公元1674年-1750年]

  • 叶雄声,字英友,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六月出生于古田县后溪村(今为水库)的一个富裕家庭。康熙三十三年捐例监。之后,举家迁居今屏南县甘棠村(原古田县三十一都甘棠村)。 雍正十三年(1735年),古田、屏南分治。乾隆元年(1736年)沈钟任知县,雄声配合其计议县城建设,如制订规划、采购材料、...[详细]

叶秀蕃 [公元1904年-1935年]

  • 叶秀蕃(1904~1935年),乳名俊周,号鼎三,鳌阳镇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出生。自小胸怀大志。民国9年(1920),鳌阳小学毕业后,居家自学6年。民国15年考入福安扆山中学初中部。在学期间,读过《新青年》、《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并先后认识进步青年马立峰、詹如柏等人,开始接受...[详细]

叶寅清 [清][公元1809年-1874年]

  • 叶寅清,字宏本,号敬斋,端源村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生。家贫,道光十年(1830),考入县学后补廪生。同治八年(1869)岁贡,候选儒学正堂。 寅清生平急公好义,待人宽厚,嗜书好学,致力于《左传》、《史记》、《汉书》及韩愈诗文的研究,遇有不解,常勤奋深研不懈。其文思敏捷,挥毫立就,作文...[详细]

叶渊俄 [公元1895年-1936年]

  • 叶渊俄,字宪栗,号继高,清源乡清源村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 渊俄12岁私塾毕业后,随父学医,便崭露头角。其父送他到福州,在英国人办的柴井医学院学外科。经2年多的深造,于民国21年(1932)回乡,在清源开设外科诊所,专治刀 外伤及皮肤病。由于渊俄医术高明,清源周围百里内的病人都纷...[详细]

叶允馨 [清][公元1855年-1915年]

  • 叶允馨,字正梓,号少斋,端源村人,清咸丰五年(1855)生,家境清寒,自幼随父寅清学习,受家学影响颇深。光绪七年(1881)考取生员后,承继父业,在万寿、孝义、水云等禅林设帐授徒,四方学子负笈求教,从游者多为生员。中年考取增广生,掌教初晴书院,执教不怠,见善勇为。 清末,周墩县丞窦世忠、牛元...[详细]

叶允宝 [公元1911年-1933年]

  • 叶允宝,字祖清,化名马致宝,大安乡交溪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生。民国20年(1931),由范浚介绍参加革命,担任寿宁县第一个秘密“贫农小组”组长。以后在西区的小东、地洋一带,协助范浚建立了一批“贫农小组”。民国21年春,在范浚的领导下,允宝率领大安、交溪两村的9名青年人,请师傅在大安设坛“...[详细]

永灿 [公元1878年-1966年]

  • 永灿,法名淡洋,法号禅灯,清光绪四年(1878)生于福安大石虎壑村。家贫,父母无力抚养,九岁便出家萌源兴福寺。在寺内私塾书房刻苦自学,受住持僧宿缘禅师影响较深,加上寺内塾师的悉心指教,文化水平和佛学造诣不断提高。 宣统元年(1909),永灿赴福州鼓山涌泉寺学习佛学经书,适逢圆瑛法师主讲佛学《...[详细]

游宝德 [清][公元1851年-1911年]

  • 游宝德(1851~1911年),霞浦县-(今松城镇万贤街)人。清咸丰元年(1851年)生于书香之家。少时性机灵,好谐谑。 宝德长大后,家境中落,遂以剪纸花谋生。其剪枝出群拔萃。叠纸四重,仅寸来长,再三折,他“不描稿其上”,仅凭一把虎爪剪,就能随心所欲地剪出人物、花果、草木、禽虫等多种艺术品。...[详细]

游灿希 [公元1930年-1988年]

  • 游灿希,民国19年(1930)4月出生于乍洋乡洋头村。出生未满6个月,因家境贫寒卖给城郊乡岭边亭村游树联为子,只读私塾一年,就因养父早去世而辍学。15岁,从事农业劳动,掌握了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新中国成立后,灿希参加革命工作,担任岭边亭乡财粮,工作认真负责,深得群众信任。1958年公社化...[详细]

游德 [明][公元1505年-1540年]

  • 游德,字廷光,号槃涧,柏峰(今黄柏乡)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出生。游德自幼聪慧,饱读诗书。古书一经过目,便能领会大意。他秉性孝悌,因念双亲年迈,终身不求仕进。他筑室于南阳(今下黄柏),命名为“隆中半榻”,取诸葛亮“淡泊明志”的意思,藉以奉侍双亲,教子读书。他朝耕暮读,与胞弟相敬如宾。村里有...[详细]

游光绎 [清][公元1758年-1827年]

  • 游光绎(1758~1827年),字彤卤,号磳田,县城后街(今松城镇万贤街)人,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生。乾隆四十八年乡试亚元,乾隆五十四年登进士。兄光缵,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子大琛,道光六年(1826年)进士,兄弟父子,同捷南宫,一门风雅,在清代甲于闽东。 光绎进士及第后被优选为庶常馆庶...[详细]

游朴 [明][公元1526年-1599年]

  • 游朴,字太初,号少涧,福建柘洋(今柘荣县)人。明嘉靖五年(1526)生。游朴天资聪颖,刻苦向学,在父游德教导下,小时就能吟诗作赋,乡里人称为“神童”。14岁考取州庠生,旋补廪生。后父亲、祖母相继亡故,家境困难,便在乡塾教书自给,仍勤学不倦。于隆庆元年(1567)中举人。万历二年(1574)中进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