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宁德市> 霞浦人物

叶挺荃

[公元1918年-1948年]

叶挺荃为[公元1918年-1948年]

  叶挺荃,小名阿通,字信芳,城坊区东街(今松城镇万贤街)人,民国7年(1918年)10月13日生,父嘉亨。民国22年,初中毕业,家贫辍学。
  民国23年8月,考入省立福州师范学校,课余常到图书馆阅览进步书刊,激发爱国热情。民国26年7月毕业,就任中区小学教导主任兼级任教师。时值抗日战争爆发,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组织学生抗日歌咏队、晨呼队,导演《放下你的鞭子》,上街宣传抗日。民国30年,改任长溪中心小学校长,因新任县长刘子兆来校视察未予接待,被刘杖打,愤然辞去校长职务。
  民国31年8月,受聘担任霞浦中学音乐和语文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向爱好文学的青年介绍鲁迅作品,共同谈理想、论人生。不久,组织青年文艺学习会,编写《大众壁报》和《霞浦导报》短评,报道评论国内抗战和国际反法西斯形势,常从《诗经》的“国风”中选出一些诗篇,译成白话文,借古讽今,揭露、抨击国民党 统治和社会丑恶现象。民国32年春,他同陈子英、温汉钦、陈侃、林登第等10余人,组织“霞浦青年读书会”,学习进步书刊,后被国民党当局监视而转入秘密活动,改名“求真读书会”,该读书会成员后多数走上革命道路。
  民国35年1月,他辞去霞中教职,赴福州任小学教师,9月,以正取第一名考入福建师专国文科。民国3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被选为师专地下党支部书记,与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城工部副部长李铁和市学委书记张衍衡、何友礼直接联系。支部建立后,他委派地下党员学生介入学校膳委会工作,通过生活服务,联系广大同学,团结、争取教授。不久成立闽东同学会,联系乌山文艺研究社等群众组织,团结闽西“绿汀学会”、闽北“北斗学会”、莆仙“兰青学会”、福州“海风社”中的进步同学,孤立被特务把持的“南天学会”和学生中的特务分子,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开始掌握学生会领导权。5月,发动组织全校同学参加福州市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反破孩”--。
  同年6月,他调到区党委城工部工作。9月底,原城工部闽东工委宣传部长兼福安工委书记自首叛变,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中共闽浙赣省委决定重建闽东工委,任命关平山为工委书记,叶挺荃为组织部长,并把在福州的闽东籍地下党员组织关系全部转到闽东工委,组成小教支部和学生支部,挺荃兼任学生支部书记。民国37年2月2日,他同关平山等从福州回到霞浦,在城关召开闽东城工部干部整风整党会议,学习中共中央12月(1936年)会议精神和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会后,他和谢瑞杰到寿宁县开展工作,在斜滩、茗溪、鳌阳、竹管垄等山村与农民打成一片,建立据点,很快打开局面。不久,关平山在福鼎县被捕,他和谢瑞杰一起转到山头开展游击活动。民国37年5月,不幸发生城工部错案,挺荃罹难,临刑时,他把身上的钱全部拿出交作党费,时年31岁。1956年,经中共福建省委批准,得到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
同年(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