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涣字德享。光泽人。宋淳熙五年(1178年)进士。少笃志博学,曾从学于名儒吕祖谦,任岳州知州,蠲鱼税,毁谣祠。嘉定十四年(1221年),主管武夷山冲佑观。是年九月十五日,被罢宫观,罪名是“徒肆口吻,专事劫持。”卒年80岁。 ...[详细]
黄焕琮,字聘九,建瓯县人,清光绪十年(1884)生,清季廪生。幼读四书经典,对古文有较深造诣。15岁起承庭训,研习三代祖传中医。其祖父黄廉如为麻痘科能手。焕琮得家学,对麻痘症有独到见解。曾谓麻痘两科,是小儿大症,不容忽视,因据经验撰写麻痘新篇。 焕琮除家学外,更师承长辈黄郎若、张载芳名家,博...[详细]
黄鉴,字唐卿,浦城人。少敏慧过人,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补桂阳(今湖南桂阳)监判官,升为国子监直讲。杨亿喜爱他的文词,收为弟子,由此知名。累官至太常博士,为国史院编修官,-国史。国史修成,升为直集贤院,以母老通判苏州(今江苏苏州),奉诏修《三朝宝训》,景祐元年(1034),书未成,病故...[详细]
黄葵,字向初,号朝阳,建瓯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民国初先后就读于建区初高两等小学、建瓯中学。民国17年(1928)上海文治大学中文系毕业,历任省立建瓯中学、省立建瓯乡村师范学校及私立培汉中学语文教师。新中国建立后,曾一度任建瓯中学校务委员,1963年退休。终生连续服务教育事业35年...[详细]
黄李生 黄李生,又名理生,浦城石陂小雪村人。民国4年(1915)生。民国23年,因地主逼债出逃而投奔红军,半年后回家探亲,向家里人传播革命道理,从此其家成为红军秘密联络站。后来国民党几度到家搜捕,放火烧屋,全家只得搬到坵元破庙栖身。 民国27年,李生任游击队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详细]
黄履 字安中,邵武故县人。出生时间不详。青年入太学攻读。宋嘉祐元年(1056年)中进士,授南京(今河南商丘)法曹。又为高密、广平王二宫教授,馆阁校勘,同知礼院。 熙宁元年(1068年),神宗即位,黄履擢升为监察御史,不久改任崇政殿说书兼知谏院。熙宁年间(1068~1077年),福建一些保...[详细]
黄南森,南平市茂地乡汶浆村人。1977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南森自幼聪明灵巧,学会喂猪、种菜、砍柴等农活,养成热爱劳动好习惯。其父母为人诚恳,热心帮助邻里,常教育子女:“亲要帮亲,邻要帮邻”。父母言行潜移默化影响了小南森。他逐渐懂得做人不能光顾自己,还要多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多帮助别人。 1...[详细]
黄农(1899~1974),号稼初,邵武人,出生在邵武南门直街(现五四路)。民国13年(1924)毕业于广东中山大学,次年到建宁县凤麟中学任教员及教务主任,经常在师生中宣讲孙中山先生的-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组织秘密革命团体。民国15年夏,为躲避当地反动派的搜捕,他到江西参加北伐...[详细]
黄峭(871~953),讳嶽,字仁静,号青冈,又叫峭山。唐邵武和平坎头村上井人,是紫云黄氏的开山祖。 黄峭聪颖、有胆略。唐昭宗时(约890),邵武水灾频繁,蝗虫四起,加上地方军阀割据,盗匪出没,民不聊生。青年的黄峭毅然拿出自家的积贮,聚合乡邻,兴办义师,安抚灾民,武装自卫,使地方得以安定。他...[详细]
黄清老(1290~1348) 字子肃,又称樵水先生,邵武人。生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自幼天资颖悟,5岁即能日记数千言,7岁会写文章。青年时期好学不倦,虚心向乡里先贤学习,曾受业于乡处士严斗岩门下,深得老师推重。 黄清老笃志励学,不热中于做官。后由部使推荐为建阳学官,深受门生的爱...[详细]
黄仁盛(1898~1977年) 建阳小湖乡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7岁为逃避抓丁,藏身于深山草寮中。新中国成立后,他离开草寮,积极投身土改运动。1951年,村里组建互助组,开展农业劳动互助,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当选为组长,后又被选为初级社社长。1955年,他倡议垦荒种茶,套种耐...[详细]
黄仁添,小名花苟,光泽县寨里乡桥亭村佛岭下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父亲黄细福是个勤劳的农民,一家四口,仁添是他的长子。家中有田七、八亩,自耕可以自给自足。仁添年幼时曾在私塾读书3年,粗通文墨。他办事精明能干,富有谋略。 1933年(1933)2月,中共光泽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在寨里...[详细]
黄童(生卒无考),字仕稚,县城人。由太学生擢入仕途,明永乐初(1405年前后)起拜监察御史。在奉命巡察考核南京苏浙一带吏治时,有一个大湖泊被盗贼占为窠穴,抢劫商船的事件不断发生。为了摸清情况,他打扮成商贩,借运送粮食的民船,进行侦察。他用计对前去行窃的强盗身上洒上石灰水,结果第二天被抓回来的这伙...[详细]
黄同昌(1904~1970年) 别名庆斋、树烺,建阳徐市乡黄墩人。出身于富裕家庭。民国9年(1920年)考入省立五中(今建瓯一中)读书,民国14年进北平中国大学政法系深造。17年加入校内学生会秘密组织本社,参加--,反对蒋介石-革命进步人士,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同昌作为本社成员,集体加...[详细]
黄土金,民国4年(1915)5月生于南平市峡阳镇江汜村。父亲黄吓启经营中药铺,长兄务农,二兄撑船。父母早年病故,家境清贫,未上过学,兄弟共同维持生活。 民国22年8月间,中国工农红军进入顺昌和南平郊区一带,黄土金目睹工农红军处处关心群众,对贫苦人民亲如手足,于是经常与红军战士相处。同年9月中...[详细]
黄文鹰,又名文瑛,浦城城关人。民国10年(1921)生,浦城初中毕业后,进入福建省立第五中学。民国33年于厦门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中央银行浦城分行工作年余。1950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取清华大学统计专业研究生。1952年,又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应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邀请,任该校统计专业教研室主任。1...[详细]
黄祥号水云,邵武人。生卒年不详,明朝在世。擅长人物画,笔下人物栩栩如生。常描绘宫女画,尺幅画面,所绘人物多达六七百人,人物形象于姿态、服饰、穿戴皆各具特色,无一雷同,时人赞为“奇绝”。 ...[详细]
黄贤士 贤士字尚卿,号宜生居士,光泽县城人。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为清末光泽最后一科的拔贡。他擅长文章,立志终身从事砚田笔耕,以教书育人为乐事,而无意于仕途和为子孙后代置备田园家舍。他常对人说:“农田有歉有丰,砚田无旱无涝;农田有沧桑之变,砚田终身不移。” 自民国6年(1917)以...[详细]
黄孝先字子思,杨亿的外甥,浦城人。生卒不详。宋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授蕲州广济(今属湖北)尉,后改宿州(今安徽宿县)司理。有一李姓盗贼打劫世家大族,死在半路。其子李婆儿怀疑是同党人将他父亲杀死。同党人就引诱李婆儿一起去打劫,后来劫案败露,这帮盗劫犯却指称李婆儿所为。新太守董储到任,按孝先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