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南平市> 建阳人物

黄仁盛

[公元1898年-1977年]

黄仁盛为[公元1898年-1977年]

  黄仁盛(1898~1977年)
  建阳小湖乡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7岁为逃避抓丁,藏身于深山草寮中。新中国成立后,他离开草寮,积极投身土改运动。1951年,村里组建互助组,开展农业劳动互助,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当选为组长,后又被选为初级社社长。1955年,他倡议垦荒种茶,套种耐旱杂粮,带头上楮林山垦荒种茶。
  楮林山山陡崖高,到处是荆棘乱石。经过一年多艰苦垦荒,种上大量的茶苗和番薯,但因劳力不足管理不善,茶苗枯萎,番薯歉收。为加强管理工作,年近花甲的仁盛挑铺盖上楮林山。中共小湖乡支部大力支持他的行动,发动40多个青年上山,突击开出茶山30多亩,还重新开辟往年荒芜的几十亩茶山,全部种上茶苗和番薯。种植任务完成后,仁盛一人坚持在山上,过着艰苦的山野生活。不论寒暑,每天从早忙到晚。
  小湖成立高级社后,社员为黄仁盛先进事迹所感动,自动结伴扛锄上山支援垦荒。相继有11位老农上山垦荒,他们推选仁盛为耕山队长。在仁盛等人精心管理下,1958年春收获毛茶500多公斤。干毛茶大多档次低茶质差,为提高茶叶质量,仁盛带头动手修理破庙建茶厂,就地采茶就地加工。1960年春,许多新茶树可采摘,晾茶场要相应扩大,村干部准备派木工搭架。仁盛细细盘算,锯木板搭架,既花木材,又得支付几百元工资。他和队员们商量,在茶厂附近开辟一块晾茶坪,利用休息时间搭起架子。黄仁盛老当益壮,带领耕山队艰苦创业,共开垦茶山300余亩,生产茶叶万余斤,姜黄1800公斤,卖余粮1200公斤,被人们誉为“楮林山上不老松”。
  1959年10月,仁盛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2月中共建阳县委作出《关于在全体党员和干部中开展学习共产党员黄仁盛的决定》,号召全县人民学习仁盛革命精神。仁盛曾先后8次被评为县、地、省和华东区农业劳动模范。1977年6月因病去世。
  
同年(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