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自超 [清][公元1760年-1837年]

  • 周自超,原名栢,字子兰,号岚溪,又号伟斋,迎福里前溪(今桃城镇桃溪村)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幼聪颖,博学能诗文,工书法。年青时参加童子试,名列前茅。以勇力过人,遂应考武科,中武举人。乾隆五十八年,考中武进士一甲第三名,钦点探花及第,被委为侍卫。随御驾至热河,抓获刺客,以功赐独眼花翎...[详细]

庄材鳅 [公元1892年-1957年]

  • 庄材鳅(1892~1957年) 庄材鳅,字文其,晋江三光天村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幼失怙,少年时随长兄材郊往菲律宾,在商店当学徒,工余勤习中、外文。数年后与族人合营万兴杂货店。 20年代,材鳅和内弟陈泽慈与从兄弟庄材元、庄万里共同创办庄万益有限公司,经营食品入口和土产收购、出...[详细]

庄成宗 [公元1891年-1969年]

  • 庄成宗(1891~1969年) 庄成宗,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出生于晋江。青年时代往香港经商,从事出入口贸易,先后开设忠信行、德信行,均任总经理。 庄成宗热心社会活动,20年代开始任旅港福建商会董事。民国18年(1929年)起,历任旅港福建商会副司理、司理、副主席。民国26年,抗战爆...[详细]

庄汉民 [公元1885年-1949年]

  • 庄汉民(1885~1949年),初名秋霖,号闲眠居士,泉州许厝埕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生。幼年丧父,13岁当商店学徒,又在木偶戏班打杂。15岁南渡新加坡。在一艘客轮上任职,认识孙中山、黄兴等革命领袖,参加兴中会,后入中国同盟会,参与创办《兴中日报》,担任主笔。宣统三年(1911年),奉命...[详细]

庄惠泉 [公元1900年-1974年]

  • 庄惠泉,安溪县依仁里榜头塘美乡(今龙门乡寮山村)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出生于厦门,小时肄业于玉屏书院,弱冠南渡新加坡经商,热心社会服务。抗战时,参加南侨总会筹赈祖国难民的工作,并鼓动新加坡“龙运”铁矿二万余人-,切断供应日本军火工厂的百万吨铁苗,逼使该工厂停业。 民国30年(1941...[详细]

庄俊元 [清][公元1808年-1879年]

  • 庄俊元(1808~1879年),字克明,号印潭,自号四休子,泉州西街甲第巷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生。 庄俊元幼颖异,道光八年(1828年)进秀才,越年为廪生。道光十四年中举人。道光十六年成进士,点翰林,派习满文,散馆一等一名授编修,历充国史馆纂修、协办翰林院事兼撰文、清秘堂校理,充庚...[详细]

庄坤 [公元1917年-1984年]

  • 庄坤(1917~1984年),原名庄丕坤,小名霏霏,民国6年(1917年)1月生于泉州甲第巷,为翰林庄俊元曾孙。父庄善欢,曾任厦门电话局局长,在庄坤出世前几个月去世。9岁时其母也病逝,由其大姐及堂兄庄丕启抚养成人。 民国15年,庄坤进小学读书。民国20年,考进泉州私立中学(今泉州六中)。“九...[详细]

庄明理 [公元1909年-1991年]

  • 庄明理(1909~1991年),曾用名汉光、哲铼,笔名庄稼,泉州东门外东塘头村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生。父亲庄文莉当过船工,后到马来亚槟城谋生。庄明理先后在乡间私塾、小学和培元中学念书。17岁时父亲去世,曾到协和泰百货店当店员。民国15年(1926年)到槟城,次年往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详细]

庄盛春 [公元1951年-1984年]

  • 庄盛春 (1951~1984年) 庄盛春,1951年12月生,山腰乡锦川村人。1959年9月就读于山腰中心小学,1965年9月,考进县第二中学,不久因“文革”而辍学。1969年6月至1972年11月,先后参加3处水利建设,被评为“五好民工”和“五好民兵”。1971年3月,在工地上加入共青...[详细]

庄为玑 [公元1909年-1992年]

  • 庄为玑(1909~1991年),字文山,笔名沃若,泉州西街裴巷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生,原姓黄,幼年过继给大舅父庄笃亭,故改姓庄。 13岁考进泉州培元中学后,在《儿童世界》发表第一篇小说。18岁毕业后,在培元中学、西隅学校任教。 民国18年(1929年),庄为玑考进厦门大学文学院史...[详细]

庄夏 [宋][公元1155年-1223年]

  • 庄夏,字子礼,桃源里湖阳(今湖洋镇)人,生于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少年时丧父家贫,跟兄庄晦学习,弱冠精通礼经,入太学就读。淳熙八年(1181)考中进士,出任宁国知县,后调赣州兴国知县。任内重教化,兴学校,清赋税,剔蠹弊,息争讼,剖疑狱,对贫赤户欠税逃亡,则给钱代纳,政声卓著,民均感其德。庆...[详细]

庄希泉 [公元1888年-1988年]

  • 庄希泉(1888~1988年),又名一中,祖籍福建安溪县,生于同安县嘉禾里。 庄希泉9岁就读私塾,后肄业厦门同文书院。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随父到上海经商,结识沈缦云等民主革命志士。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受上海军政府委托,组织并率领南洋募饷队赴新加坡等地募捐,筹到10万元。并在槟榔屿加人中国...[详细]

庄志烈 [公元1897年-1974年]

  • 庄志烈,又名庆德,惠安县山腰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家庭贫苦,三岁时,父亲往南洋谋生,因不得志,音讯鲜通。母郭氏,信基督教,因生活所迫,带志烈至泉州、永春,做缝补杂活、当保姆。志烈聪明好学,小时就读于教会学校,后进入泉州培元中学。毕业以后,考上泉州惠世总医院学医。五年学成,在泉州南街...[详细]

庄竹林 [公元1900年-1973年]

  • 庄竹林 (1900~1973年) 庄竹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27日生,山腰乡菜堂村人。 竹林早年毕业于福州协和大学,后南渡新加坡。民国17年(1928年),赴美国密芝根大学深造,民国19年获市政科硕士学位,民国21年获米西干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民国22年,竹林由美...[详细]

朱汉膺 [公元1908年-1983年]

  • 朱汉膺 (1908~1983年) 朱汉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山腰乡三朱后宅村人。兄弟4人,汉膺居长。髫龄入塾馆启蒙,13岁父殁,家道中落,他边读书、边帮助母亲种田,养成勤劳习惯。 民国11年(1922年)2月,汉膺进入县城崇德小学读书,两年后转学励群小学,得同学所寄《中...[详细]

朱鉴 [明][公元1390年-1477年]

  • 朱鉴(1390~1477年),字用明,号简斋,晋江县三十三都古店村(今属鲤城区江南镇)人,后徙泉州城西忠孝坊,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生。曾祖父朱器高在元元统年间(1333~1335年)由兴化路莆田县携眷移居泉州海清亭,担任泉山书院山长。父亲朱则文生性孝悌,贫而好施。 朱鉴家贫,23岁才...[详细]

朱凝 [公元1912年-1980年]

  • 朱凝(1912~1980年),又名婉然、宛如、醒民、若萍,女,泉州北门后孝悌巷人,民国元年(1912年)生。父兄旅居菲律宾经商。朱凝青少年时在泉州培英女中、晋江乡村师范学校读书。 民国18年,朱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共青团),在青年反帝大同盟中任组织委员,参加秘密活动,刻印并散发...[详细]

卓全成 [公元1894年-1980年]

  • 卓全成(1894~1980年),南安人。其父卓长福原在漳州商店当学徒,后创办同兴杂货店,并与人合营布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厦门开同英布店。光绪三十二年,他入同英布店当学徒。民国2年(1913年),其父认为夙愿已偿,萌发退志,将同英店底盘出。卓家三兄弟以其父盘出的金额加倍赎回同英布店,...[详细]

邹应魁 [明]

  • 邹应魁,字伟长,号榕斋,明泉州府同安县金门所人,生卒年不详。他自幼聪明颖悟,勤奋攻读,立志功名。参加邑试,名列考生之首,后因父亲去世没有参加乡试。 嘉靖间,倭寇大举骚扰,福建沿海各县,直至永春、德化、安溪,都惨遭抢掠、杀戮。俞大猷视察金门所,应魁从大猷游,日与大猷谈论海防事,敬仰大猷豪情壮志...[详细]

徐翔 [公元1911年-1970年]

  • 徐翔(1911-1970年),乳名宜友,字宗多,学名松三,德化县三班镇奎斗村人。1928年旅居马来亚,1938年10月,由马来亚抗敌后援会介绍回祖国延安,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1939年1月,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抗大毕业后派往八路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