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安 [清]

  • 何中安,生卒年不详,字连山,惠安县人,约生活于清初。 中安自幼聪颖,年少勤奋好学,年青时精医术,尤擅治奇异疾病。病者就医,无不药到病除,因而名闻遐迩。 中安早年寄居安溪。时有读书人突然不省人事,两足弯曲不能伸,请他医治。中安详审病况后说:“这是血脉上下隔绝于膝间,一时气塞,还没死呵”。就...[详细]

洪淯鳌 [明]

  • 洪淯鳌(生年不详),字六生。晋江二十三都后厅(今属石狮市宝盖镇)人。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淯鳌由晋江县学拔贡,时烽火四起,天下大乱。淯鳌自幼受忠君报国思想熏陶,每以“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为念。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攻占金陵(今南京市),南安郑芝龙、郑鸿逵与漳浦黄道周...[详细]

洪承畯 [明]

  • 洪承畯,字彦灏,洪承畴的弟弟,明末清初人,生卒年不明。他少年即擅长行书和草书,笔势婉转遒劲,如惊蛇入草,古藤挂壁,当时人称他的字是“龙蛇字”。 承□对承畴降清,不以为是。在承畴声势显赫的时候,他却避居紫帽山下自家别墅,自称“紫农山人”,吟诗写字,自适其乐,还辞去两次清朝的官职。承畴在泉州府城...[详细]

洪道民 [公元1900年-1978年]

  • 洪道民(1900~1978年),号孝攻。南安人。5岁父母双亡,9岁习高甲戏,12岁进“福美兴班”,从师洪维吾学艺。曾随戏班前往新加坡、马来亚等国演出。先后进福胜兴、金成兴等班充大花角色。其大花道白清晰刚劲,声腔高亢,擅演《万花楼》。抗战后,自编《杨家将》、《大红袍》、《小红袍》等剧本8部,人称为...[详细]

洪骏声 [公元1901年-1962年]

  • 洪骏声,又名洪维珍,南安丰州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5岁丧父,靠母亲替人洗衣服维持生活,12岁到洪濑杂货店当学徒,民国10年(1921)南渡印尼谋生。 骏声在印尼当店员,广泛接触劳动群众,对广大侨胞遭受殖民者的破孩深有体会,立志发奋图强,振兴中华。他在业余时间认真读书,学习孙中山...[详细]

洪开年 [公元1893年-1986年]

  • 洪开年(1893~1986年) 洪开年,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于南安诗山华美村(今属南安蓬华乡)。少时在乡读私塾,17岁随堂叔到菲律宾谋生。初当店员,1916~1918年与二兄苑年、四弟文操合创东美和南美公司,经营布业,后发展为出入口商。1920年,洪氏兄弟又创设环球织布厂。第二次世...[详细]

洪乐 [公元1901年-1984年]

  • 洪乐 (1901~1984年) 洪乐,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航海世家,别名勾仔,张坂镇山前村人。8岁时,随父上船,边做杂工边学祖传的《针簿》(海图)和罗盘。15岁,他到厦门一艘轮船当水手。19岁当二副,21岁当船长。从此,他走南闯北,目睹外国船只在中国领海和港口耀武扬威,欺侮中...[详细]

洪联合 [公元1968年-1988年]

  • 洪联合,南安英都大新村人,1968年生。父母亲都是共产党员,其父还是民兵营长。联合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乡亲们经常称赞的好孩子。从12岁起他就经常帮助本村五保户卓萍老大娘挑水、砍柴、干家务,一直照顾到1984年卓大娘去世。15岁曾经跳入河中救起一位溺水的小孩洪巧文。入伍前三个月还从厕坑里救...[详细]

洪笃仁 [公元1923年-1993年]

  • 洪笃仁(1923~1993年),字柏园,祖籍惠安,出生于厦门。民国34年(1945年)暨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度应聘任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厅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厦门日报》副刊、厦门第一中学语文教师、厦门新文字学校校长兼厦门《新文字月刊》主编。1951年调厦门大学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详细]

洪天锡 [宋][公元1202年-1267年]

  • 洪天锡(1202~1267年),字君畴,号裕昆,又号阳岩。生于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晋江安仁乡江阴里后厅(今属石狮市宝盖镇后厅村)人。 天锡自幼聪颖好学,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初授广州司法参军。广州推官盛气凌人,经常欺压僚属,天锡不畏权势,每每出面匡正。不久,调任潮州司理参军,发...[详细]

洪文德 [公元1897年-1953年]

  • 洪文德,字歧年,南安县蓬华华美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少年时到菲律宾求学,后回国入福建法政学堂读书。民国11年(1922)和民国20年两次担任南安县县长。 民国14年,应陈国辉邀请,文德带20支德国造卜壳 投奔其部下,任参谋长,负责外交和军需事宜。民国16年,洪文德赴省疏通省府...[详细]

洪雪立 [公元1901年-1984年]

  • 洪雪立,原名洪学礼,南安丰州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11岁丧父,靠母亲和伯母抚养,少年时当过学徒、书僮。19岁南渡新加坡,不久转往印尼,做过店员、教员等工作。 雪立在海外对广大华侨遭受殖民者的统治压迫有深切体会,迫切希望祖国早日富强,拥护孙中山的民主革命。1926年在印尼加入中国...[详细]

洪渊源 [公元1894年-1984年]

  • 洪渊源,祖籍南安,1894年出生于印尼万隆。宣统元年(1909)回国在南京暨南学堂就读。两年后回印尼,受聘西爪哇侨校任教。1922年出任《新报》马来文版,后任社长、董事会主席。《新报》主张印尼自治,反对荷兰殖民统治。 抗日战争爆发,渊源积极参加华侨筹赈会工作,发动华侨捐款,支援祖国抗战。19...[详细]

侯西反 [公元1883年-1944年]

  • 侯西反,清光绪九年(1883)生于南安码头刘林村。童年在家乡读过几年私塾,26岁南渡新加坡,开始当公司职员。后与友人合资创办振美橡胶公司,由于经营有方,业务蒸蒸日上。但受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1930年因橡胶业不景气而歇业。此后,西反应侨领陈嘉庚的邀请,负责处理陈嘉庚橡胶品制造公司业务收束...[详细]

黄琬 [公元1885年-1965年]

  • 黄琬(1885~1965年) 黄琬,字孟奎,原籍南安县六都(今属洪梅乡)。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生于福州田□状元埕泉泰茶栈内。其四伯为清末武状元黄培松,其祖父贻琴、父亲伯均为当时名人。 黄琬幼师林琴南,就读苍霞精舍。后移读福州仓前山英华书院,修习8年零4个月英文,毕业后就读北洋大学...[详细]

黄长水 [公元1904年-1980年]

  • 黄长水 (1904~1980年) 黄长水,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张坂镇霞美村人。早年就学于厦门同文书院,后进上海暨南大学,毕业后南渡菲律宾随父黄世仙经商。 日本侵略军南侵菲岛时,黄长水毅然弃商从戎,加入“华侨抗日大同盟”,投身抗日游击战争。 日寇投降后,黄长水重归商界,到香...[详细]

黄朝琴 [公元1897年-1972年]

  • 黄朝琴,字兰亭,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出生于台湾,祖籍南安。朝琴10岁,其父病故,赖母抚育,始入台南盐水公学,后转彰化公学读书。民国7年(1918)到日本求学。当时,台湾在日本侵略者占领下,朝琴参加留学生热爱中国的运动,创办《台湾民报》,宣传热爱祖国思想,提倡白话文,宣扬中华文化。民国12年...[详细]

黄纯青 [公元1875年-1956年]

  • 黄纯青,原名炳南,号晴园老人,清光绪元年(1875)出生于台湾台北。祖籍南安榕桥黄龙菌后乡,其祖父于清嘉庆六年(1801)移居台北树林镇。纯青自幼聪颖,12岁就能作八股文。 日本占领台湾后,纯青无意仕途,集资创办树林红酒株式会社,出产的红酒,驰名全台。自光绪二十九年开始,先后任过桃园厅树林区...[详细]

黄抟扶 [公元1848年-1931年]

  • 黄抟扶(1848~1931年),字通材,号祝堂,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生,祖籍晋江县深沪镇,世居泉州后城。同治十二年(1873年),黄抟扶乡试中举人,次年会试中进士,授刑部浙江司主事,不久受任秋审处总办,平反多起冤案,加员外郎衔,记名军机章京(军机处的属官)。候补期间,因母病请假急归,从此...[详细]

黄光昇 [明]

  • 黄光昇,字明举,号葵峰,泉州人。明嘉靖七年(1528年),光昇中举人,嘉靖八年中进士,首任浙江长兴县令,后为佥事、参议。他在浙江时,疏浚山阴(治所在今绍兴县)、会稽(今绍兴县)、萧山、诸暨四县的水利工程;提倡兴学,奖励知识分子,编写县志。因“贤声蔚著”,被调入朝廷任刑部给事中,后补兵部。因两次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