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南安人物

洪骏声

[公元1901年-1962年]

洪骏声为[公元1901年-1962年]

  洪骏声,又名洪维珍,南安丰州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5岁丧父,靠母亲替人洗衣服维持生活,12岁到洪濑杂货店当学徒,民国10年(1921)南渡印尼谋生。
  骏声在印尼当店员,广泛接触劳动群众,对广大侨胞遭受殖民者的破孩深有体会,立志发奋图强,振兴中华。他在业余时间认真读书,学习孙中山的-,接受孙中山的革命主张,热心参加各种爱国活动。民国16年夏,他满怀热情回国,准备投身于大革命运动。但当时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他深感失望和愤慨。毅然返回家乡,与洪雪立、林仲等人在丰州孔庙举办青年夜校,传播革命思想。翌年,参与筹办中南学校,并接受校董会的委托,到印尼万隆、吧城、泗水等地发动华侨捐资办学,在印尼加入共产党,与洪雪立、林仲在印尼玛琅中学建立党支部。1931年受命在泗水店中开展工作,建立“青年互助社”,组织“革命互济会”,团结各阶层进步人士。次年,党组织在泗水出版革命刊物《赤潮》,骏声负责发行工作。1933年5月,《赤潮》被荷兰殖民主义者查封,骏声等人被驱逐回国。
  1935年,骏声因病前往新加坡就医,治病期间继续参加抗日救国活动,发动华侨捐款支援新四军抗日,动员华侨青年和技术人员回国参加抗战,新加坡被日军占领后,骏声转移到印尼泗水,加入“民族抗日大同盟”,继续投身抗日斗争。抗战胜利后,印尼宣布独立。1916年英荷联军侵犯泗水,骏声加入“华侨战时服务团”,反抗英荷联军的武装斗争,参与创办《南侨日报》,揭露侵略者罪行。随后,形势恶化,英荷势力控制印尼,《南侨日报》被查封,骏声-返回新加坡。
  骏声在新加坡与林降祥等人创办商业公司,以筹集资金支援国内解放战争,并负责接待和护送国内出国到新加坡等地的革命志士。不久,奉命转移到香港,先后在南洋商业银行、澳门南通银行、香港金城银行担任领导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留在香港为祖国的革命和建设出力。1956年国庆前夕,骏声随香港观光团到北京,对祖国的建设成就感到自豪。离京时谆谆教导在国内读书的子女:“要好好学习,跟共产党走。”
  骏声于1962年在香港病逝,享年62岁。
同年(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