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实(1367~1459) 吴实,字仲美,龙门人,本姓林,慎思裔孙。明永乐九年(1411)进士,授御史。吴实忠于职守,遇事敢言,不避权贵,正直无私,时称“吴铁面”。一次,处州(浙江丽水)民众因争相挖矿,互相攻击,以致许多人被捕入狱。此事告到朝廷,朝廷派吴实前往决断。吴实到处州后,微服出访,详...[详细]
吴适(1878~1958年),字任之,号兰园。出生于连江东湖乡东塘村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父增昌早丧,赖母和姑抚养成人。吴适自小励志求学,爱好图画,博览群书,弱冠即中秀才,曾在晓澳任小学校长,并被县咨议局聘为文牍。 吴适青年时富民族思想,痛恨清朝腐败,淡泊功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详细]
吴孙安 (1885~1965年) 又名起铭,小名猫弟。闽县人,祖居东门鳝溪村。孙安14岁到总督口(今817北路)长顺斋鞋店当学徒。孙安虚心好学,店主陈道康无保留地传授给孙安技术。民国16年(1927年)7月,孙安一度赴台湾台北。返榕后,长顺斋店主郑学稚请他帮助办好长顺斋鞋店。民国25年,...[详细]
吴文华(1521~1598年),字子彬,号小江,晚年更号容所。连江县城关人,生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从小苦读经典,通晓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有才子之称。其性格弘厚温粹,介特有守,临事镇静,素有济世苍生、安社稷、立功扬名之抱负。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进士。次年,初任南京兵部车驾清...[详细]
吴艺五(1891~1976) 又名吴澍,别号艺夫。福建长乐人。中日甲午战争后,福建被划分为日本势力范围,吴艺五自幼生长在列强侵凌的屈辱环境下,激发着强烈的爱国心,少年时代即参加了同盟会,矢志为挽救国家的危亡进行奋斗。在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后,在旧军旅中曾任连长、团长、副官长等职。 民国2年...[详细]
吴咏香(1912~1970年),女,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幼承家教,爱好美术。民国23年(1934年),考入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国画系,受学于溥儒、齐白石、黄宾虹等,习花卉、山水和画理。民国26年,毕业后进入北平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院研习,三年中得张大千、于非闇、王个簃等名家指导,埋头临...[详细]
吴曾祺 (1852~1929年) 字翼亭,亦作翊庭,侯官县人,家住北门华林坊。清光绪二年(1876年),与其父同时考取举人,历任平和、泰宁等县学教谕,漳州中学堂监督。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任全闽师范学堂教务长。后受聘上海商务印书馆主持古今秘籍珍本。其间住该馆涵芬楼,利用楼中数十万卷...[详细]
吴芝春,原名连珖,自号苔泉居士,清宣统三年(1911)生于福州北郊龙腰村贫苦菜农家庭。兄弟5人,芝春最小。10岁入私塾,3年后进城升学,16岁赴马江考艺术学校,未录取,回家协助兄弟种菜。 吴芝春18岁拜方贤和中医师学医。他勤奋学医7年,成绩优异,随师临床实践,医术大进,经努力取得行医执照,在...[详细]
吴中孚(1927~1994年) 吴中孚,福州市郊区建新镇高螺头村人。幼年失估,生活艰苦,从小就养成劳动的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民国30年(1941年),吴中孚考入“省福初”,以后升入“省福高”,在日本沦陷福州期间,随校搬迁,先后到沙县洋溪、闽清六都、沙县文庙等地读书,最后回福州三牧坊读书。民...[详细]
吴仲禧(1895~1983) 吴仲禧,字奋飞,福建福州人。出生于店员家庭。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时参加福建北伐学生军。翌年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军官学校。民国3年(1914)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学习,毕业后历任援闽粤军龚师曾旅参谋、广东肇庆西江讲武堂教官、粤军徐汉臣旅中校主任参谋。 ...[详细]
萧光琰(1920~1968年),闽侯县(今福州市区)人。早年负笈美国。民国31年(1942年),毕业于玻摩那大学化学系,转入芝加哥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深造。民国34年,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任该校研究员,并任美孚石油公司研究化学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经周折,回到祖国。1951年,任中国科学院工业...[详细]
肖锦华(1925~1986年) 肖锦华,别名治文,福州郊区盖山乡浦下村人。 民国26年(1937年),锦华因家庭困难在私塾里读了3年书就辍学到福州建华火柴厂当徒工,3年后又到福清美里乡坊里当长工,民国36年回浦下务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锦华翻身当了村民小组长,不久被选为浦下乡乡...[详细]
萧求贞(1890~1961年),女,人们习惯称其为“伊俤嫂”或“伊俤姆”。罗源城关长桥路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月十七日出生于罗源白塔乡凤坂村。父母早丧,被罗源县基督教会收养。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教会选送到福清,在英籍女医生惠乐生(译名)创办的医院学习妇幼科专业。4年后回罗,在罗...[详细]
谢葆璋 (1865~1940年) 字镜如,女作家谢冰心之父,原籍长乐县,家住城内杨桥路。清光绪七年(1881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首届驾驶班学习。光绪十年(1884年),结业,转上“威远”舰实习。光绪十三年(1887年)赴英接收舰船。回国后,被任命为北洋海军右翼左营守备,“来远”舰二副...[详细]
谢宝三(1863~1943年),字树斋,自号苦脑子,闽侯人。少年举子业,迨清末废科举时,即弃儒学医,以其祖父谢登亮(闽侯县名医)授传的中医著作,学习祖传中医技术,又勤读中医四大经典,涉猎历代名医医案医话,25岁成医,在其故乡治病救人。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离开故乡到厦门,先后在关仔内...[详细]
谢道承 (1691~1741年) 字又绍、古梅,别署种芋山人。闽县人,家住官贤坊(今鼓楼区道山路)。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选庶吉士。雍正元年(1723年),授翰林院编修。雍正三年(1725年),辞官还乡与里中名士陈星斋、黄任等人在法海寺结社,作诗唱和。雍正六年(1728年),续...[详细]
谢杰(1536~1605) 谢杰,字汉甫,江田人。年少时警敏博学,善作古文词。父廷衮,曾作县学教谕,年老家居时,有同族人冒他的名逃避赋税。县令刘禹龙告诉御史,逮捕廷衮,谢杰代父辩解,几乎被打死。 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授行人,奉命册封琉球(现日本冲绳岛),琉球国送厚礼,被谢杰谢绝。...[详细]
谢金銮 (1757~1814年) 字巨廷,又字退谷,晚年改名灏。侯官县人,家住南门来魁里。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举人。嘉庆六年(1801年)后,历任邵武、南靖、安溪、南平等县教谕,著有《孝谕语》倡学。嘉庆十年(1805年),调任台湾嘉义县教谕,发现高山族散处之地蛤仔难(也叫噶玛兰,...[详细]
谢升卿(1195~?) 谢升卿,后改名陈日煚,漳坂人,约生于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少有大志,不屑科举。作诗有句:“池鱼便作鲲鹏化,燕雀安知鸿鹄心。”性豪爽,好交友,屡把家中资财资助朋友。一次,升卿哥哥办喜事,家中陈列许多器皿。半夜,他把部分器皿携去资助贫困的族人。行至湖南渡河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