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燮衡 [公元1904年-1967年]

  • 王燮衡(1904~1967),金寨县流波人。16岁当中医药学徒,抗战时参加上海中医函授学习,曾开设王广济药店。新中国建立后,在基层卫生单位工作。 王燮衡一生以“治病明其理,疗疾药有效,看病不分贫富,医药急施于贫病者”为指导思想,昼夜应诊,有求必应,数十年如一日,深受群众敬仰。他擅长中医骨科、...[详细]

王兰庭 [公元1865年-1938年]

  • 王兰庭(1865——1938)原名新苓,号畹香,六安县大牛集人〔现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十五年进士及第,先后任会试考官、编修处纂修、国史馆总编纂等职。光绪二十九(1903年),擢入翰林院,帝授检讨,记名御史,为光绪皇帝的文学侍读,从二品。所撰《殿试御览》,光...[详细]

汪凌汉 [公元1896年-1959年]

  • 汪凌汉(1896年~1959),名明甫,字少潭,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出生在诸佛庵乡七里冲(原名漆榔冲)村。自幼聪敏过人,6岁起读了10年私塾,后又从师学医,学成后一面义务为乡邻治病,一面倡导办学,自任教员,培育家乡子弟,深受乡邻称道,为求深造,在医病、育人之余,刻苦研读文史哲学。在近...[详细]

王明 [公元1904年-1974年,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

  • 王明(1904—1974),原名陈绍禹(陈绍玉),字露清,安徽省金寨县双石乡(时属安徽省六安市)码头村人。家庭出身贫民(一说小商人)。自幼聪颖,有深厚的旧学基础。早年参加过-,在五卅运动中加入中国国民党。 1919年夏进入与其家乡邻近的河南省固始县陈淋子镇志成小学学习。 1920年以优异...[详细]

王仁峰 [公元1886年-1967年]

  • 王仁峰(1886—1967),字霭吾,号晦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柏林乡石岗村人,是著名影视明星王祖贤的曾爷爷,是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者,参加了同盟会,金陵举事前,为制弹药失左臂,人称“王一手”,后来致力于教育事业,在故乡安徽舒城创办舒城中学,为乡人所敬。王仁峰还写得一笔好字,其墨宝为乡人所珍藏。...[详细]

王人鹏

  • 王人鹏,字友梅,霍邱城关人。人凤、人鹏、人鹄兄弟少年均具文名。人鹏父母早亡,随兄闯荡江湖。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投身军界。庚子(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战败,复赴沈阳造币厂。民国建元(1912),人鹏返皖、出任秋浦(今东至县)知事。人鹏莅任即裁去旧日书吏,斥退六班胥役,遵章改五科...[详细]

汪荣华 [公元1917年-2008年,刘伯承的夫人]

  • 汪荣华(1917年2月4日—2008年5月27日)女,安徽省六安县郝家集(今六安市裕安区郝家集)人,中国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的夫人。 1917年2月4日出生于一个六安市郝家集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加入了少年先锋队,1931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方面军十二师政治部宣传员,8月加...[详细]

汪若翰 [公元1866年-1941年]

  • 汪若翰(1866~1941),县青山人,清末秀才。幼年入私塾读书,成年后,在家设馆课徒,执教50余年,学生遍及皖西一带。 汪若翰思想进步,支持两个侄子参加红军。民国22年(1933)主动为当地50多户300多群众承担3个月捐税,并赈济断炊户每人2元,帮助群众度过春荒。抗日战争初期,他与王化光...[详细]

王绍周 [公元1900年-1931年]

  • 王绍周(1900年~1931年),原名王训详,又名少周,安徽省六安市徐集区分路口人。 1922年王绍周考入“三农”学校读书,在进步教师沈子修、钱杏邨、朱蕴山等人的教育与培养下,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官僚的斗争,经常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办夜校,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讲解革命道理,宣传马克思主义。“五...[详细]

王胜凯

  • 王胜凯,安徽霍山人。童年在本村读私塾,后在上土市小学和霍山第二高等小学读书,参与创办了“圣人会”和新衡书店,积极宣传马列主义。1927年于安庆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岳西南乡任教,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回家乡成立农民协会,相继在湖北英山、安徽金寨、霍山燕子河等地,发动群众成立农会组织。先后任霍...[详细]

王文恺 [公元1895年-1974年]

  • 王文恺(1895~1974)麻埠人,出身贫穷。十几岁时,入麻埠镇王和民馆店学烹饪技术,勤奋刻苦,虚心求教,技艺不断提高。后单独开业,亲自掌厨,能承办海参、燕窝等各种宴席,制作多种高级点心,成为全县名厨师。 1960年,先后去合肥和北京参加厨师竞赛。1972年,六安地区举办厨师训练班,他应邀当...[详细]

王贤敏 [公元1900年-1944年]

  • 王贤敏(1900~1944),字逊甫,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出生在西镇黄金山乡顺田涧。早年毕业于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先在望江县师范讲习所任教习,后又返回故乡,在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任教。他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现实不满,多方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为驱逐军阀县长,建立民主政府,实行地方自治,...[详细]

王葆斋 [公元1883年-1958年]

  • 王葆斋(1883~1958)又名铸人,白塔畈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毕业于安徽武备学堂,曾任四川新军标统、黑龙江防边军统领。辛亥革命后,他追随北洋军阀“安福系”,历任陆军团、旅长,广东省军务厅厅长,安徽清乡总办。北伐时,一度任柏文蔚第三十三军参谋长。民国18~26年(1929~1937),...[详细]

王振武 [公元1886年-1966年]

  • 王振武(1886—1966),霍邱城关人,毕业于霍邱速成师范。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八月,入皖军,历任排、连长、营附。民国9年(1920)10月起,历任巢县夏阁镇 分局巡官、无为县警备营督练员、上海卢家湾法国电灯新建厂职员。 民国12年(1923)9月,王振武在安徽督办公署交际处工作时...[详细]

韦上伊 [公元1910年-1973年]

  • 韦上伊(1910——1973),安徽省舒城县五显镇人。7岁上学,13岁考入芜湖五中,后到安庆第六师范读书。民国18年(1929年)进安徽大学,先攻读法律,后改学文学。在安大学习期间,受到进步教师和进步书籍的影响,思想比较激进。民国23年,安大学生为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者的妥协政策,组织-团到南...[详细]

吴克仁 [公元1918年-1943年]

  • 吴克仁(1918~1943),改名毅,民国7年(1918年)7月出生在新店河乡印墩冲村的一个农民家里。因家贫,幼年只读3年书。19年春,家乡建立苏维埃政权,他就参加了儿童团并被推选当团长。他带领儿童团员站岗、放哨、盘查形迹可疑的人。21年春,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被调到县团委做团的工作。23年9...[详细]

吴坤山 [公元1894年-1933年]

  • 吴坤山(1894~1933),麻埠人。14岁起跟随漆匠邹兰亭师傅学油漆手艺。他尊师好学,肯于钻研,技艺长进很快。手艺学成后,在麻埠镇办起县境最早的推光漆店——吴铨泰漆店。桌椅等家具经他精工细磨,耐热耐用,古朴大方,光亮透人,并善长推磨漆画等制作,画面有兰、竹、鱼、鸟等。 吴坤山病故后,其子吴...[详细]

吴兰 [明]

  • 吴兰,字卿佩,号东石。明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山东潍县知县;请改衢州府教授,以讲道自乐。后历任国子监丞、礼部主事、内阁兼翰林典籍。因奔母丧弃官,不复为宦。晚年筑居南岳山下,偕其弟吴槐著书数百卷,名《埙篪集》,今存《南岳碑记》。 ...[详细]

伍齐朗 [公元1912年-1941年]

  • 伍齐朗(1912-1941),号伍仪,诸佛庵镇深山村人,因为脸部有一黑闱,人称伍黑皮,读过私塾和黑石渡四高,因家中贫困而中途辍学,后在某商店学徒。 1929年,诸佛庵暴-动成功,齐朗参加革命,任少先队中队长,活动于诸佛庵、黑石渡、戴家河等地,协助红军站岗放哨,看守河沿,侦察敌情,均能出色完成...[详细]

吴廷栋 [清][公元1793年-1873年]

  • 吴廷栋(1793-1873)字彦甫,号竹如,安徽霍山人。道光五年拔贡,授刑部七品小京官,洊迁郎中。廷栋少好宋儒之学,入官益植节厉行,蹇蹇自靖。 咸丰二年,京察一等。时侍郎书元兼崇文门副监督,获贩私酿者三十六人,承审者以漏税拟满杖。已而覆讯得书元家人诈赃状,部臣据以入奏。文宗疑书元孤立,降旨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