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脩(?-229年),庐江松滋(今安徽省宿松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东吴将领陈武之子。十九岁时,被孙权召见他并加以奖励,治军有方。220年,追录功臣的后裔,封陈脩为都亭侯。229年(黄龙元年),逝世。 陈脩的风貌秉性很像其父陈武。十九岁时,孙权召见他并加以奖厉,拜为别部司马,授他五百兵。当...[详细]
陈武s,陈武(178年-215年),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省宿松县)人,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陈武年轻时仪表堂堂,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因战功封为别部司马,后来在孙权部下任职。由于陈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孙权,下至乡里的敬爱。陈武又屡建战功,每战皆所向无前,封为偏将军。建安二十年(21...[详细]
陈延(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其叔父陈表之子陈敖死后,代其任为司马。 陈延将相世家,祖父陈武,三国时期东吴将领;父亲陈脩,有陈武之风,拜为校尉,封为都亭侯;叔父陈表,官至偏将军,封都乡侯;弟弟陈永,东吴将领,封侯。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详细]
陈永,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出生于庐江松滋[今安徽潜山西南]。陈脩之子。拜将军,封侯。 评价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脩,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详细]
戴钧衡(1814-1855),字存庄,号蓉洲,桐城孔城人。少时聪慧绝伦,才华早具,写诗撰文颇有才气。 20多岁时恃才自负,刻印了自编的《蓉洲初稿》传世,当时见到这初稿的人,都惊叹不已,说他是个奇才。 这本初稿传到了家乡大学者方东树的手中,方先生看了以后笑说:“十年以后,等他的学识磨炼到一定火...[详细]
方东树(1772-1851),字植之,晚号仪卫。清代桐城派著名作家、文论家。 方东树少承家学,聪慧过人,但科举连连失意,遂绝意功名,专心治学。乾隆六十年(1795)赴江宁(南京)就学于姚鼐,学识大进。中年以后治经史,于文论亦有研究,相继任庐州、亳州、宿松、廉州(今广西合浦县)、韶州(今广东韶...[详细]
方观承(1698一1768),字宜因,一字遐谷,号问亭。清代-、著名水利和植棉专家。 方观承幼年随父方式济读书,聪敏勤奋,希望通过中举作进身之阶。因戴名世的一场-所累,其祖父方登峄、父方式济均被流放至黑龙江。方观承与兄观永寄身于江宁缄西清凉寺。稍长,随兄步行至黑龙江谋求衣食。沿途山形水势,风...[详细]
方济宽中将(1902—1965),字驾鳌,名承祖,又名金福,太湖县人,为抗日爱国将领。 方济宽出身于佃农之家,家境贫寒,少年时私塾辍学即外出谋生。后考入黄埔军官学校,毕业于黄埔第五期。方济宽参加过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排、连、营长,陆军部兵站总监部科长,第十七军政治部秘书,第二师(师长郑洞...[详细]
方精云,生态学家,1959年7月21日生于安徽怀宁。1982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1989年获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遥感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系统...[详细]
“我怎样安慰你呢?你哭瞎了眼睛的母亲呵!我的肩上放着你颤抖的手,我听着你手杖触地的声音。”这是“七月派”诗人方然先生诗作《安慰》中的一段,凄婉哀切,母和子交互的情感在大地震动中化为呼唤光明的声音。 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骨干成员有阿垅、绿原、鲁、冀、芦...[详细]
方治(1897—1989)字希孔,人。民国后,方治一度肄业于桐城,旋即退学改进一中,与史德宽、万昌言等。1919年因伯父方培卿的资助,赴日本留学,先在日本补学日语,然后考取了东京高等师范(相当于当时的后师),1923年在东京高师毕业回国,在安庆私立成德中学任教务主任,后又赴日本进东京高师研究班,...[详细]
方子春 (Fang Zichun),中国著名女演员,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她在多部知名影视剧作品中担任重要角色,主要代表作有《一个女人的史诗》、《姐姐妹妹闯北京》、《临时家庭》、《珍珠翡翠白玉汤》、《离婚》、《女人不麻烦》、《售楼小姐》、《居家男人》、《别走,我爱...[详细]
方宗诚(1818-1888),字存之,号柏堂。清桐城派著名作家。 方宗诚出身儒学世家,少有大志,每日取贾太傅疏及唐宋名篇高声朗读。始受学许玉峰,继师族兄方东树,遍览宋元后儒家之言,多有阐发。太平天国时,避居鲁谼山,不废讲习。著《俟命录》,研究天时、人事及致乱之源,认为士大夫修身、处事、为政之...[详细]
甘莲笙(1904.5—1993.3.25),太湖县人,华中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图书馆学家。 民国20年(1931),甘莲笙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当时斗争极为复杂,一度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后于民国34年重新入党。民国31年4月,他从上海到淮南根据地工作...[详细]
甘信元(1903.5.26—1995.1.11),又名善醒,字性源,号慰农,单名陵。太湖县江塘乡甘家沙湾人。 民国8年(1919)在太湖读小学时,参加过太湖人民声援五四运动的--。民国12年至15年,在江西南昌豫章中学读书。民国16年8月,在安庆由赵耀华(太湖人,后脱离革命)介绍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安庆一中前身之一———全皖中学是安徽省立中学之始。学校1912年3月开办,初设在旧藩署(今安庆一中校园西侧),1913年7月因战乱而停办。1914年2月复办并与务实中学合为安徽省立第一中学,迁入前安徽高等学堂旧址(今安庆一中校园东侧,1924年改为安徽省立第一初级中学)。首任校长葛温仲是著名书法...[详细]
何祚庥, 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 1927年8月24日生于上海,籍贯安徽望江。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副所长。 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及各种应用性问题研究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对弱相互作用特别是捣...[详细]
何彤文,版县志有其名,曰其原名焕文,号芰荷,桐城姚郎中鼐高弟子也。嘉庆戊辰副贡生,为松湘圃相国所特赏,旋以佐职分发。初试郴州,继贰靖州,又佐郡岳州,尝代权兴宁各县,均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所至有循声。后护理衡州府知府,适衡阳彭玉麟应府试,彤文奇其文曰:“吾老矣,中流砥柱必此人也。”后彭为同治中兴名...[详细]
贺学涛(1935.10—1995.8),太湖县徐桥镇人,太湖县文化馆编导、国家二级演员。 解放前在小学和私塾读书,解放初期从事一些社会活动及业余演出活动,1954年任县专业剧团副团长,195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任县黄梅戏剧团团长,兼任党支部书记。1988年7月调县文化馆。为太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