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安庆市> 桐城人物

何彤文

[清]

何彤文为[清]

  何彤文,版县志有其名,曰其原名焕文,号芰荷,桐城姚郎中鼐高弟子也。嘉庆戊辰副贡生,为松湘圃相国所特赏,旋以佐职分发。初试郴州,继贰靖州,又佐郡岳州,尝代权兴宁各县,均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所至有循声。后护理衡州府知府,适衡阳彭玉麟应府试,彤文奇其文曰:“吾老矣,中流砥柱必此人也。”后彭为同治中兴名臣,果如其言。著有《丛桂山房诗存》、《听松随札》、《西溪偶录》、《从政笔记》诸集,学有本源,语皆心得,惟《听松随札》一书随人示教,随时立言,随时著论,于世道人心尤有关系。友人金开第、李佩衡、王简曾传薪,燕山桂良序其书,言之甚详。是盖能一名儒而为循吏者欤!
  此版本乃徐乃昌总纂,余谊密主修,在历代县志中为最善本。知其为桐城派高足矣。只是生前,弟子三千,桃李满园,丝毫也不奇怪。
  又阅《安徽人物大辞典》(团结出版社,1992年11月版,戎毓明主编),见有该人词条。云字芰荷,又一字青莲,安徽南陵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副贡生,为姚鼐高足。历左湖南郴州、靖州、岳州、兴宁知县,衡州知府。著有《西溪偶谈》《西溪偶录》《听松随札》《从政笔记》《丛桂山房诗抄》。与县志有载,意思仿佛,或有稍异。于是搜索,得知所言非虚。且其为《聊斋》研究甚深,贡献也丰也。
  《湖南通志》(第2531页),《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书社1989年版,第188页)云:“(何彤文)师事姚鼐,受古文法,称高第弟子。道光二十六年任衡州府通判,二十九年任岳州府通判。所载略有不同。
  其《谌芸藩诗集序》言:“夫诗以言志,而言即心声,往往篇什所陈,其人之性情见焉,学识见焉,所历之境遇亦见焉。”而以研究《聊斋》闻名。
  《聊斋》青柯亭本注释本。初刊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扉页右上题“道光己亥“,中刻“注释聊斋志异”,左下题“版存花木长荣之馆”。卷首有何垠“自题”及沈道宽、陈元富、何彤文诸序。各卷首页题“淄川留仙蒲松龄著,江宁地山何垠注释,鄞县栗仲沈道宽校订,南陵芰亭何彤文校刊”。何垠,生平不详。自序云:“读《聊斋志异》,即以无注释为憾,嗣见吾友亦言,用择其一二易知者,勉为考订,游幕中岁月五匝,集成卷帙。”可知其为一做幕之人。其注重注字词音义,很少注典故、人事。此书的特点是版式分上下两栏,上栏为注文,下栏为原文。初刊后,何垠又对其注文做了许多订正,有道光庚子(二十年)、道光癸卯(二十六年)重刊本。
  其评论文字有:《聊斋》胎息《史》、《汉》,浸淫晋魏六朝,下及唐宋,无不藏其香而摘其艳。其运笔可谓古峭矣,序事可谓简洁矣,铸语可谓典赡矣。其志异也,大而雷龙湖海,细而虫鸟花卉,无不镜其原而点缀之,曲绘之。且言狐鬼,言仙佛,言贪淫,言盗邪,言豪侠节烈,重见叠山,愈出愈奇,此其才又岂在耐庵之下哉!至其每篇后“异史氏日”一段,则直与太史公列传神与古会,登其堂而入其室。渔洋老人虽问有搔着痛痒处,尚不能与之并驾齐驱,后之批《聊斋》者,亦可毋庸邻女效颦,班门弄斧矣;且近之读《聊斋》者,无非囫囵吞枣,涉猎数遍,以资谈柄,其于章法、句法、字法,规模何代之文,出于何书,见于何典,则茫夫未之知也。
  道光十八年(1838年),所著《听松随札》《丛桂山房诗存》《掬生园诗草》由宋翔凤付刊问世。
  以上多处,间有为县志拾遗之需。
  来源:安徽文化论坛 作者:柳拂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