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儒(1869—1935),字藻林、苏林。云南省巧家县蒙姑镇蒙姑村人,辛亥革命元老、护国军名将,对孙中山先生衷心拥护,在民国前期功勋卓著,深受孙中山敬重,但比较骄横,为各方所不喜。 物年表 1869年(清同治八年)6月1日生于一个小商贩家庭,张开儒十岁入私塾苦读,聪慧好学,学业优...[详细]
彝族。云南昆明人。历任解放军文化教员、昆明军区文化部文艺,《云南日报》社副刊部主任,《边疆文艺》杂志副主编,云南省作协副主席、省第七、八届政协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云南分会副会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名誉委员。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不愿...[详细]
廉明知府——张隆,明代建水州人。正统贡生。任杭州知府,浚西湖,维修白堤、苏堤,治理彰河,政绩优异,清正廉明,得以觐见皇帝。后因母亲病逝,回乡守墓。明代嘉靖年间建水首祀四贤祠,张隆居四贤之首。状元杨升庵有碑文,称张公“官处脂膏不自肥,润西湖广其利,彰水安其锸,考绩三年,最于全浙”。旧志称其“继美白...[详细]
张龙发(1908~1985年),云霄县下河三星村人。自幼家贫,靠耕种2亩贫瘠山垅田和上山烧炭为生,由于苛捐杂税盘剥,全家难以糊口度日。 民国27年(1938年)7月,参加游击队,任交通员。民国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党支部书记。在组织武工队期间,经常活动于云霄、平和、诏安和广东大埔等县边境...[详细]
慈惠吏儒——张履程,清代建水县人。乾隆举人。陕西大荔、华阴等县知县。居官慈惠,唯民为亲,开仓出麦,赈济灾民,督工开河,勤治水患,每离任老幼泣送。还乡后主讲崇正书院。诗作有《彩云百咏》、《彩云续咏》等。所咏史事,可补志乘之缺,为云南方志界所推重。有“出为名吏,处为名儒”之赞。...[详细]
女。云南昆明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赴盈江县插队务农,后历任昆明医学院工人,天津作协理事,海南曼菱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独立制片人和导演,云南省委宣传部影视艺术中心副主任。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涛声入梦》、《天涯丽人》,小...[详细]
白族。云南大理人。中共党员。1969年到农村插队务农,1971年起先后在大理州委宣传部、《大理日报》、大理州文联工作,现任大理州文联副主席,州作协主席,《大理文化》常务副主编,副编审。云南省文联委员,省作协常务理事。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秋天的湖》、《走...[详细]
张笃生(1914~1986年),云霄城关大路街人。少时其父欣与伯父宝祯合营聚昌鱼行,他读完小学要求就业,因鱼行员满到永记布店当伙计。民国24年(1935年),张出洋到新加坡打工,不久,听说泰国耶拉府有很多乡亲,该处华侨公会总理、华侨学校董事长都是云霄人,还有许多人经营锡矿、电锯、电影等业,随即转...[详细]
张仕鹏,1932年6月28日生于云南省罗平县板桥镇乐岩村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就聪明活泼,大家都说他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1939年9月,年满7岁的张仕鹏入罗平板桥小学上学。板桥小学是中共罗平地下党的一个重要工作据点,先后有刘浩、刘璧华、陈世昌、黄守业、王纲正等一批干部和共产党员,在这个据点以教...[详细]
张水满(1917~1955年),曾用名蓄深,云霄仙石村人。民国24年(1935年)秋,他以仙石村(保)保长的身份,为红三团游击队筹集经费,并多次自倾私囊,还暗中组织一些较富有的开明人士捐资、捐粮或购买日常用品等送往乌山游击队驻地。民国30年至民国32年初,游击队物资和费用异常困难,他和保干事等经...[详细]
张万福,1916年11月出生在北京市密云县石城乡赶河厂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 为生计所迫,10岁的张万福开始给地主放牛放羊,在地主家里经常挨打受骂,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1933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密云。张万福目睹侵略者的烧杀抢掠,心中无比愤慨。1940年5月,八路军第十团来到密云北...[详细]
张文(清咸丰至光绪间),云霄莆下村人。年轻时到台湾,见民间用木轮榨蔗煮糖,废弃的蔗渣还有大量糖分,而家乡用石轮榨蔗出糖率高,他即从家乡运去石轮经营榨糖业。发迹后返乡,见莆美通云霄城道路泥泞难走,即捐巨资筑莆美大路。该路从莆美村口至五板桥分岔,上路经含美山(地名)至旧南门入城,下路经大华表、节孝坊...[详细]
张武渊(1922~1983年),云霄溪美街人。少时家贫,读小学至三年级辍学,帮父亲在街头炸油条维持生计。年纪稍长,当熟鱼虾挑贩。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市场上外来卷烟减少,张自制前进牌香烟,每日卖完鱼后,把香烟送到各店户销售。民国28年,与吴守仁、黄加荣合伙开设张合成烟茶店。民国2...[详细]
张佐治(嘉靖至万历间),字思谟,云霄菜埔村人,后居邻村西林,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一生中,以其所至令行禁止,而一直被调到政务特别繁杂的县、府任职。 初任高淳县令,又历长兴、高明二县,以勤政廉明、断案精确又能体恤民间隐情著称。他奉文丈量土地,亲自深入田间,使之不失尺寸,减轻农民不合理的田...[详细]
赵锦雯 (1894--1965),中将,又名锦文,号雨金,云南昆明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工兵科毕业。1949年任云南绥靖公署中将参议,同年12月9日在昆明参加起义。 1920年任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教官兼驻粤滇军连长,1921年任粤军第1师军官教育班教官,不久调任粤军第1师4团2连连长,1...[详细]
赵麻成,1968年出生在云南省陇川县清平乡一个景颇族农民家庭。18岁加入家乡的边防民兵组织,勇敢地投入了反渗透、反腐蚀、打击-0的斗争。 云南省陇川县是一个毗邻缅甸,景颇族、傣族、阿昌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多年来,境外金三角国际贩毒势力活动十分猖獗,并且不断向中国境内渗透。对此,我国政府高度...[详细]
赵舒(1884—1948),字澄志,号明止,又名元熙,缙云壶镇人。1902 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入龙华会。次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光绪三十一年入光复会,与竺绍康、王金发、夏超等在壶镇商讨革命活动,在丽水组建利用织布公司、上海开天宝客栈作为革命活动基地联络会党。 光绪三十三年,在缙云县组织武装...[详细]
赵信诚,字笃之,1922年7月出生于云南省广南县阿基得(今珠琳镇,祖籍陕西延安赵家村)。 赵信诚6岁时,父亲积劳成疾病故。母亲领着三个儿女无法照料田地。在族人的劝说下招赘了当地何绍先上门照管赵家家业,共同抚育双方儿女。何绍先到赵家后,竭尽全力抚育赵信诚和自己的儿子。 赵信诚生性好动,天资...[详细]
扎西顿珠,1987年2月22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 ,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影视演员,全国青联委员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香格里拉旅游形象大使 ,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 2007年,参加东方卫视选秀娱乐节目《加油!好男儿》的比赛,获得全国总决赛第六名、最佳才艺奖 ;同年,推出首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