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信(1926.11~),开封市人。1942年领洗信仰基督教。1949年考入开封浸礼会华内神学院,任学生会主席。1950年参加河南省各界青年代表大会,任省青年联合会常委。1952年8月神学院毕业,任开封市基督教青年会文体干事。1954年赴上海青年会总会学习,经常聆听三自爱国会倡导者吴耀宗的报告...[详细]
张铸千(1885~1957年),回族,开封市人。张幼读私塾,后读中学,又求学于高等学堂,先在天津学习法文,继又转入北师大预料肄业。从1912年起任开封高等学校外国语教员达10余年之久,1923年任开封私立养正小学校长,1928年任开封女师教员、会计,直到1949年因病去职休养。他从事教育工作30...[详细]
张子和(1156~1228年),名从飞,号戴人,字子和,睢州考城(现兰考县)人。自幼刻苦好学,熟读《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悉心实践。他精通内、外、妇、幼各科,在金宣宗兴定(1217~1221年)年间,被诏为御用"太医"。他与刘宋真、李东垣、宋丹溪齐名,被后人誉为"金元四大家"。张子和一生著...[详细]
张子明(1926~),开封市人。省特级修脚师。12岁时到新华楼浴池当修脚徒弟,受尽苦难,磨练坚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手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脚师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一员。他努力钻研技术,订阅有关修脚技术的杂志,借鉴前人和同行的技术,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对前人没有涉足过的疑难杂症,进行潜心琢磨,...[详细]
赵谌(1117年-?),宋钦宗赵桓长子,朱皇后所出。政和七年(1117年)出生,为宋徽宗嫡皇孙,宋朝开国以来尚没有当朝皇帝得嫡孙的,徽宗大喜。蔡京奏请任命皇孙为检校少保、常德军节度使,封崇国公,徽宗同意。王黼辅政,谋夺蔡京之权,说蔡京把东宫太子看做皇帝,遂降赵谌为高州防御使。靖康元年(1126年...[详细]
赵沨(1916.11.29~),原籍河南省项城县,生于开封市。父亲赵福廷是前清秀才,河北保定法政学堂毕业后,先在开封地方法院任书记官,后挂牌律师业务。 1927年赵沨在开封省立第三小学毕业,考入省立第二中学(旧制中学四年毕业),在校任学生会宣传部负责人之一。次年参加-,受牵连。1932年考入...[详细]
赵长军(1960~),回族,开封市人。武英级武术运动员。7岁习武,11岁入选陕西省武术队。擅长棍术、刀术、长拳、地拳。动作准确,迅速剽悍。1974年起曾先后出访日本、英国、莫桑比克、澳大利亚等十余国。1978年获全国武术比赛全能亚军,棍术和其它单练拳术冠军,自选拳、甲组规定长拳亚军。1979年在...[详细]
赵根成,1951年4月生,河南尉氏县人,擅长中国画。1985年结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河南信阳市群艺馆高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人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美协理事、河南信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作品《春暖》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画三百家》、《艰苦岁月》获庆建国五十周年暨...[详细]
赵光祖(1913.9~1990.9),开封市人。1931年入河南博物馆,为自然部练习生。为捕猎河南动物,足迹遍伏牛山、太行山。又从福州技师学习剥制标本技术,后独立操作,河南博物馆各动物标本,大半出于他手。河南博物馆标本收集较完备,品种齐全,是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博物馆,且部分动植物今已绝迹,更弥足...[详细]
赵金峰(1893.9.20~1964),因排行第四,俗称赵四,开封市人。其父赵开山在光绪、慈禧辛丑回銮,驻跸开封时,因响堂报菜,声音洪亮,押韵合辙,曾得赏银10两。 赵金峰15岁在开封景兴楼饭庄学徒,出师后在座上春、梁园春、天中楼、又一邨、又一新等饭庄任服务师。他夏季着白布衫、黑裤子、礼服呢...[详细]
赵玲娣(1947.2~),女,开封市人。赵新春次女。自幼随父母学艺。表演的主要节目有"软功"、"顶碗"、"车技"、"大武术"、"小武术"、"五人云梯"等。1957年随开封市杂技团赴北京,参加庆祝"八一"建军节的游园活动,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节目。1958年11月,随...[详细]
赵明忠(1916.9~1981.8),开封市人。豫菜名师。生于名厨世家,12岁即随父赵廷良学艺。早年在开封又一邨饭庄当工人。1945~1955年,先后在又一新饭店当工人,任厨师。1956年调开封宾馆任厨师至去世。从厨40余年,切、熏、烤、扒、溜、腌、煎、酱等烹调技艺样样俱精,他善于博采各菜系之长...[详细]
赵清波,1904年6月生,开封县袁坊村人。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 赵清波出身贫苦,解放后,他积极参加剿匪反霸斗争,动员全家人入农会,动员儿女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2月他被选为袁坊乡农协副主席,积极响应党“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动员7户农民组成了原开封县第一个生产互助组,有耕地130亩...[详细]
赵筱泉(1881~1955),原名赵锦荣,开封市人。父赵林泉为清末秀才。筱泉幼年时曾读过几年私塾,由于家境贫困,16岁时,其父把他送开封徐府街乾泰杂货行学徒。他吃苦耐劳,精明干练,深受掌柜的赏识。出师后,就承蒙重任,到上海坐外庄。在上海时,他看到由日本传入的东洋车(即人力车)轻便灵活,深受欢迎。...[详细]
肃王赵枢,宋徽宗赵佶第五子,母不详。初封吴国公,后进建安郡王、肃王,历节度六镇。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围北宋都城汴梁,要以宋徽宗的子弟为人质,且求输两河。于是遣宰臣张邦昌从枢使斡离不军,为金人所留,约俟割地毕遣还,而挟以北去。 [宋]陆游:《肃王与沈元用》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馆于...[详细]
赵书年,赵维诚独子,1920年1月12日生于开封。1941年后,随父在西安学习无线电机务、报务技术,曾做过报务员工作。1948年开封解放后曾做过教师。1950年7月,在开封市文化馆广播股任技师。1977年12月入开封市广播电视局,为八级技师。赵书年少时即喜收藏,并多年为开封火柴厂设计火花。198...[详细]
赵廷良(1889~1964),开封市人。早年曾在开封又一邨饭庄学徒,后在又一邨、又一新饭庄任灶头。拿手菜有烧玉骨、炒菜心等。民国年间富商牛六常对人说:"一桌鱼翅席,抵不住赵顺(指赵廷良)的一个炒菜心好。"北京人民大会堂厨师李天耀、中央顾问委员会"文津渡俱乐部"主厨韩佰胜、钓鱼台国宾馆厨师侯瑞轩等...[详细]
赵维诚(1893~1947.2),字明允,开封市人。父赵炳勋,字捷堂,晚清时曾任建筑行业领班。1901年为迎接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驻跸开封,他受官府指派,主持开封行宫的修葺工程。清朝末年与人合作,在南书店街开设天成永金店。20年代又独资在吴胜角街开设祥兴永酒馆,自制烧酒、酱腌食品及点心。1928年...[详细]
赵新春(1912.6.14~1983.2.14),艺名"一撮毛",开封市人。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家住开封曹门外靠城墙处(城墙即为赵院之西墙)。赵新春祖赵桐、父赵宝庆两代皆以卖豆沫、胡辣汤、绿豆糊为生。 赵新春7岁到长泰刀山班从师北京武师张国亭学艺。1938年6月日军侵占开封后,长泰刀山班解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