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申明 (1936~2001) 笔名华岱。河南尉氏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曾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历任河北大学中文系教师,河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常务副部长,河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详细]
周伟民 (1933~) 广东开平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历任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海南大学教授、文学院首、二任院长。省作协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明清诗歌史论》、《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合作)、《...[详细]
朱玉琪 (1944~) 河南开封人。大学学历。历任房管员,《上海滩》杂志记者、,上海市-《东方剑》文学杂志编委、副主编,副编审。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带泪的维纳斯》、《, 女》、《-》、《情为何物》、《今夜没有眼泪》、《侦查死魂灵》、《天堂旁边是地狱》,长篇人物传记《明旸...[详细]
貊琦(1926~),河南省尉氏县人。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任河南大学教授、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人口学会理事、河南省人口学会、商经学会副会长等。 貊琦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其主要著作有《人口概论》、《中国人口〈河南分册〉》、《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学...[详细]
白寿彝(1909.2.19~2000.3.21),回族,开封市人。5岁即读私塾,12岁考入外国教会在开封办的圣安德烈中学。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到上海考取文治大学。1926年转学中州大学(今河南大学),读文科二年级,受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教授(时任中州大学文科主任)直接教诲。1929年大学...[详细]
白玉洁(1925~),河南省尉氏县人。1952年9月毕业于河南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专科,分配到东北农林部国营山市种马场任畜牧技术员兼队长,从事纯种马饲养管理和马匹人工授精工作。1957年调黑龙江九三农场管理局畜牧处任技师,从事畜牧行政和黄牛改良工作。1980年至1984年12月在黑龙江九三农场管...[详细]
鲍忠功(1916.6.16~1989.10.13),开封市人。7岁拜开封武林名师孙霁虹为师学艺,后又拜张会同为师,深得孙、张二师真功密传。后师傅年事已高,即由师兄徐芳代师授艺。1934年,鲍忠功参加河南省第五届国术省考,与娄义等40人获甲等优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军抗日,参加台儿庄、...[详细]
边培心(1942~),女,开封市人。1958年8月,在开封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读完高中一年级时,调入河南省体操专业队。1959年4月,在河南省第一届运动会上,获女子健将级平衡木、支撑跳跃、自由体操、全能四项第一名,是这届运动上唯一达到运动健将级的运动员。同年被授予运动健将称号。1978年去香港定居。...[详细]
边韶[约公元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孝先,陈留浚仪人。生卒年不详,约汉桓帝建和初年前后在世。 以文学知名,教授弟子数百人。韶有口辩,曾因昼寝为弟子嘲笑道:“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即答道:“边为性,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详细]
蔡德全(1916~1995.3),字淳夫、绍春,开封市人。出生于开封一个小商人之家,幼年时就爱绘画,常在纸上学画山水人物,或用一团煤、几个石块放于花盘中堆砌成奇峰险壑,再从画片上剪些人物草木,点缀其间。山水人物相映成趣,宛如峰岳起伏,石径曲弯,初露艺术才华。8岁在开封二道街读私塾时,常常背着老师...[详细]
蔡明中(1937.12~),开封市人。曾就读于河南省开封艺术学校。1958年毕业于河南艺术学院音乐系。初从事音乐教育,后在市群艺馆、市文化局工作。1965年改编移植大型豫剧《苗山颂》,由市豫剧团在部分省、市巡回公演。1980年1月奉调参加市文联的恢复筹备、《梁园》文艺创刊,并任开封市音乐家舞蹈家...[详细]
蔡淑庄 (1932.11—) 女, 河南开封人。 擅长油画、油画修复 。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历任群众出版社美术,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研究员,中国戏曲研究院舞台美术系研究员,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干部。从事美术馆收藏品的修复工作。作品有油画《毛主席和牧羊人》,封面设计《我的前半生》。第...[详细]
蔡中青(1933~),河南省通许县人。自幼喜爱美术,初中毕业后,任通许县一中美术教师、县豫剧团美工。1964年调县展览馆。1979年调开封地区群众艺术馆,1983年8月地市合并后在市群艺馆做摄影辅导工作。作品多次参加省级及全国性摄影艺术展。《石林》获五岳联展二等奖,《知源》获河南省第一届民兵影展...[详细]
曹振杰(1934.6~),河南省兰考县人。1946年从事饮食业。1956年入十乐芳饭店工作。1958年调第一楼包子馆跟包子名师黄继善学徒。1959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毅等国家领导人在郑州开会期间品尝其制作的包子后,给予高度评价。"文革"期间,调任新街口食堂、天津饭馆主任。197...[详细]
曹振中(1945.7~),开封市人。1964年考入开封二商局饮食服务技校。毕业后分配市饮食公司,学习面点技术。他将南方船点的造型和北方烤点的特点相结合,创制烤点中的鸡、兔、鹅、水果等之类的新品种,使烤点具有新的风格。1984年,在全省技术大赛中,他以银丝馒头、夹馅盘丝饼等造型独特的新品种、...[详细]
曹志生(1910一1950),原名曹国明,绰号曹十一,邢庄村人,生于破落地主家庭。父曹文清,清末武秀才,在本村开过药铺,因医术不高,倒闭务农,今讹西邻,明诈东舍,村人送号"二赖"。有五子,曹志生行三,除小五外,其他均先后当了土匪。 曹志生青年时期卖过凉粉,豆腐,在西北军当过三年兵,因过不惯部...[详细]
常茂徕(1788~1873),字逸山,号秋崖,又号痛定思痛居士,清祥符县(今开封市)人,生于开封府城。幼聪慧好学,字写不工整时,常掷笔哭泣;读书不熟时,即拥被不眠。稍长博通五经,提笔能写诗文,24岁成秀才,道光五年(1825)选拔贡。后屡试不第,遂专心著述。经史皆有论解,尤长《春秋》,精考据、工...[详细]
常尚忠(1921~1975)豫剧演员,艺名建庭,通许县练城乡常庄村人。生于梨园世家,自幼随父习艺,13岁登台演出,19岁升为领班。带领的戏班1945年被收编为许昌军分区人民剧团,常尚忠任团长兼导演,上演《白毛女》、《-》等。1948年4月,刘伯承、邓小平观看他饰演的《反徐州》后,单独接见了他。1...[详细]
车钺(1873~1906),字翰如,清祥符县(今开封市)人。监生,家富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月(3月7日),河南巡抚锡良奏报清廷,已择定开封游击署,建河南大学堂,车钺捐款予以资助。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取河南官费留学,入日本法政学堂学习。同年加入同盟会,为同盟会创始人之一,积极宣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