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开封人物

蔡德全

[公元1916年-1995年]

蔡德全为[公元1916年-1995年]

  蔡德全(1916~1995.3),字淳夫、绍春,开封市人。出生于开封一个小商人之家,幼年时就爱绘画,常在纸上学画山水人物,或用一团煤、几个石块放于花盘中堆砌成奇峰险壑,再从画片上剪些人物草木,点缀其间。山水人物相映成趣,宛如峰岳起伏,石径曲弯,初露艺术才华。8岁在开封二道街读私塾时,常常背着老师偷偷学画。10岁考入开封明新小学,每次美术课考试全班第一。后入开封豫中初级中学,因病休学后,购卖《桐荫论画》等绘画理论书籍和一些山水画谱,在家开始系统自学。青年时他又爱上工艺美术。
  1936年就学于河南国学专修馆,曾受到张中孚、陶少兰、许钧、朱铁孙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诗人的指导。后入开封尚志高级文书科职业学校学习,著名画家张乐天又对蔡给予热心指教。1938年毕业后,从事文书、会计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文达钢笔店作店员、会计。1959年调入市政协书画组。1962年调开封市工艺美术学校任书法、国画专业教师。1973年调开封市工艺美术厂任工艺美术师。
  蔡德全热爱生活与创作,一生专攻山水。为扩大视野,提高技艺,博览汉唐宋元以来南北各派传世名作,取其精华,熔于一炉。同时吸取油画、水彩画多种技法,充实山水画之不足。他不仅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他特别重视作品表现意境之美,主张在意境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所画的高山、大河、山村,既有磅礴之势,又意境深邃,很有生活气息。他善于根据不同题材构思运用精堪笔法,产生不同效果,有时采用浓墨淡彩,虚实相间,画面空旷,颇具意境。如《太行山色图》,在重岳叠翠之中,隐约又见小桥流水人家,格调清新,给人以遐想。他还善于运用干湿两种不同笔法,使干中有湿、湿中带干,巧妙的融于一体,独辟蹊径。他更善于表现云烟,创作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山高耸入云,一道喷泉奔流而下,山腹以下,云封雾锁,气势雄伟,蔚为壮观。静观烟云颇具动态,或凝聚、或舒展,飘乎不定,似隐似现,使人有身临其境,观玩不尽之感。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开封导游图》中称蔡德全的画为"中原一绝"。
  蔡德全的书法也有很深的艺术造诣,能引画入字,独树一帜。长于篆隶,笔法苍劲,结体奇特,气韵古朴,意致纯厚,精神内蕴。草书富于气势,或肥或瘦,淋漓浑厚,遒劲挺拔,或大或小,徘徊行笔,变化多端。尤以飞舞奔驰之势,书写铁线般的笔划,显示出他深厚功力和富于创新的精神。
  他的代表作品《祖国山河万年青》巨画,在河南省展出受到一致好评。《千山万水战太行》、《漓江0》、《太行山色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作品先后在省、市和全国多次展览。还有不少书画作品,作为礼品赠送给日本、加拿大许多国家首脑和朋友,并远销到美国、法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他复制的大型名画《清明上河图》的绣制品,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至今展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使一度沉默的汴绣,跃进中国五大名绣之列。1979年,参加中国工艺美术人员设计人员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蔡德全从事教学、工艺美术创作几十年,为开封市和河南省培养了大批工艺美术人才,他的不少学生已成为有名的青年画家和工艺美术界的骨干力量。他们许多作品销往国外,受到国际友人好评。
  蔡德全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开封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开封市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开封书画院名誉院长,开封市第七、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5年3月19日在开封去世。
  
同年(公元191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