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昌(1909—1993),横山县殿市镇孙石磕村人。原甘肃省商业厅厅长、甘肃省总工会主席。 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5年9月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肤施县三区游击队长、延安县国民经济部部长,延安县南区、乌阳区、蚌龙区区长,延安县生产科长,延安县供销联社主任,南区合作社党...[详细]
李文焕(1920~1948),横山县石湾镇白狼城村人。 文焕少年时曾进石湾高小读书,不久,因生活所迫辍学,给地主当小工。 民国二十四年(1935),文焕在石湾找到刘志丹,要求参加红军。志丹见他年龄小,怜惜地说:快快长大好接班。同年,他参加横山游击队。 民国二十七年(1938),文焕随...[详细]
李仙峰(1907~1938),女,小名丑子,横山县石湾镇寨子湾村人。 仙峰生于封建士绅家庭。父仲良,清末秀才,经管十六村三千多亩地租,名震一地。大兄绍白,性格豪爽,好抑强扶弱。二兄绍膺,胸怀大志。仙峰聪明伶利,性格倔强,深受兄长影响,有反抗精神。8岁进本村私塾读书,后入石湾国民小学。 民...[详细]
李兴旺(1921—2000),横山县人,出生在一个贫苦雇农家庭。1928年陕北遭大灾后,他随父逃荒到延安宋家川落户,拓荒谋生,后居郭家沟村。1935年参加革命,同年参加青年团,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任冯富川区粮食委员,乡团支部书记,区团委书记,延安团县委少先部部长、组织部长,积极参加领导和发...[详细]
黎志君(1922-1948),曾用名郭廷缄,女,南乡镇人,1946年入西南中学读书。黎志君在校期间,参加该校中共群众性的 组织——读书会,积极投身社会活动,为党组织秘密传送文件、 宣传品和筹集资金。1947年9月,党组织把她送到横北参加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十九团任文化教员。 1947年冬,她...[详细]
龙幸民(1895-1981)原名龙永福,广西横县陶圩乡龙村人。1917年由横县公款考送到南宁广西凿井传习所学习,毕业后从事凿井工程。1921年被委任为广西凿井传习所所长,南宁市政工程处凿井技师等。 龙幸民专长水文地质专业,特别对凿深井供水专业方面颇有建树。建国前,1920年他曾在南宁市建造深...[详细]
鲁直(1914~1971),原名加廉,横山县高镇乡鲁家河村人。 他出生贫苦农家,痛恨地主压迫。民国十六年(1927)秋进横山一高读书,受到教员刘经向(共产党员)的启蒙,使之懂得了做革命者,为人类求解放的道理。翌年5月经同班同学贺云祥介绍,加入共青团,从此,他在党的领导下,利用课余到乡间秘密活...[详细]
麦锦汉(1893-1931),原名树森,横州镇人,全家只靠一只小船捕鱼为生。麦锦汉身材魁梧,性格豪爽,从小受封建把头的压迫和剥削,养成了疾恶如仇,敢于斗争的性格。 麦锦汉曾在广州一艘英国轮船上当过驾驶员,后转回梧州德和电船当引水员。1928年,成立轮船工会, 他被选为电船工会负责人。6月,带...[详细]
蒙桂香(1904-1982) ,女,横县校椅六味村人。在家务农。1947年8月加参中共横县游击战争活动, 任通信员和后援会会员。1949年5月在六味村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带领群众参加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历任党小组长,生产队政治指导员、妇女代表,组织群众开荒造田,扩大耕种面积,...[详细]
苗德川(1919—),横山县高镇乡圪针粱村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原装甲兵郑州干休所主任、副师级离休干部。 出身贫苦家庭,幼年经历逃荒,放牛,打短工,务农等苦难生涯。1940年参加八路军。在山西交城县公安局警卫营任战士、副班长。1944年精减回乡务农,l945年9月归队,先后在绥德军分区警卫...[详细]
莫蛟(1909-1950),原名莫焕玉,横县百合镇圩背村人。1925年考入南宁入伍生团,参加国民党。1926年入广西军校学生队受训,后派到部队任见习排、连长。又被调回广西军校受训,留任军校学生队机关 队队长、军事学术教官、教务处上校处长等职。抗日战争期间,任七八一团中校副团长、 五十六团上校团长...[详细]
莫烦,字耀简,东区圩背村人(今百合镇圩背村)。清贡生,为人老实,家资富厚,乐做好事。他家乡原有沐余陂,在杨胜村前,相距有二里多,水利灌溉百合垌周围十余里,相传此水利创建于明代中期。到了明末,陂就废弃。乾隆三十一、三十四两年,天旱为患,因歉收饥死及失散到各地的有几千人。五十一年,天又大旱,整个百合...[详细]
宁德寅(1924-1949),又名李明,横县百合镇河塘村人。194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5年在横县中学高中部读书时,曾任学生会主席,和进步教师一起,在学生中组织读书会,学习进步书籍和刊物,创办《石报》、《星报》,报导-的消息,传播进步思想,揭露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的罪行,他们领导学生反对县政府...[详细]
农朝武(1920-1948),壮族,校椅镇六味村人。自幼由外祖母养大。1938年他在横县中学初中尚未毕业,就参加广西学生军,转战广西各地,宣传抗日。194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40年 5月,广西学生军解散后,他到宾阳县金库工作。1943年春被国民党发觉,党组织安排他回本地隐蔽,到青桐乡榃...[详细]
邵凤鸣(1923—1997),横山县雷龙湾乡邵家梁村人。原兰州军区医学专科学校副校长(正师职)。 1935年1O月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邵凤鸣历任陕北红军游击队战士、红军卫生学员,红军第二后方医院护士等职务。在极其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他刻苦学习战地救护技术,克服重重困难,不怕苦...[详细]
孙长秀(1913—1983),曾用名艾秀,横山县党岔镇人。 出生在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34年参加赤卫队,带领群众劫富济贫,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三皇庙村党小组长。7月转入米脂义勇军。他先后任抗日义勇队队长,米西独立营党总支书记、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组织部长、警备第二旅政治部组织科长,参加...[详细]
孙立生(1917—1947),乳名起世,横山县横山镇花鲍峁村人。出生在一贫苦农民家庭。1921年闹灾荒,其母病饿而殁。三个小妹先后送给人家当童养媳。立生和弟弟随父讨饭,流浪到安塞县砖窑湾。1934年,孙立生给白兴庄一户地主揽工放羊,一只羊掉进山水串洞里,地主硬逼他下去把羊拉上来。串洞既深又窄,他...[详细]
孙仲奎(1912—1946),横山县党岔镇老庄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党组织遭敌人破坏,他被捕进榆林监狱,遭受多次严刑拷打,曾七次陪杀场,他以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气节,视死如归,始终未暴露组织的任何机密。后经组织多方营救出狱。1931年参加米西游击队,任文书、指导员等职,多次参加战斗。...[详细]
田万生(1903—1997),塔湾镇人。1903年11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靠乞讨度日,后来给一家地主当长工,挨打受气,尝遍人间的辛酸。残酷的阶级压迫,使他产生了朦胧的革命要求,1933年冬,田万生同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取得联系,参加了革命。193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乡党支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