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榆林市> 横山人物

拓嘉祯

[公元1907年-1935年]

拓嘉祯为[公元1907年-1935年]

  拓嘉祯(1907~1935),原名金福,字子犹,外号拓三。横山县魏家楼乡拓家峁村人。嘉祯少年时代就读于拓阳坪私塾,民国十三年(1924)进横山高小,后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
  民国十七年(1928)嘉祯入榆林六中深造,因不满黑暗社会,于民国二十年(1931)离校回乡,组织农会,发展党员,任石湾支部负责人。接着以教员身份开会演讲,组织学生张贴标语,扩大革命影响,并为党搜集情报。
  民国二十二年(1933)起,嘉祯历任横山第五游击支队宣传委员、队长、指导员,活跃在从靖边青阳岔到绥德的大、小理河川和从安定李家岔、郭家河到横山的赤源、米西地带,同国民党军队86师进行了百余次战斗。
  民国二十三年(1934)八月,嘉祯被谢子长调入陕北游击队。十月,奉陕北特委指示,与高步仁在安定帮助牛岗组建陕北游击队第十支队,嘉祯任政治指导员,步仁任队长。队员发展到四十多人,长短枪二十多支。嘉祯关心战士胜似亲人,将家中3驮粉条、2担烧酒、200斤牛肉深夜送往秀延县高渠村(今子长县内),慰劳红十支队全体指战员,鼓舞同志革命斗志。
  冬,嘉祯带兵开展打击土豪劣绅、恶霸的斗争。将地主豪绅围困于白狼城石崖窑近半月,在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中,他冻坏十指、冻伤面部、双耳麻木,失去知觉,也不叫苦。地主豪绅终于交出浮财和武器弹药,补充军队,散发给穷人。在军事上,他善于用兵,灵活机动,发挥部队整体战斗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他常向游击队员讲战略战术,传授党的知识,传播马列主义,和群众关系十分融洽,每到一地,群众主动站岗放哨,并常以扬土为号,从山峁到沟壑监视敌军。
  民国二十四年(1935)二月,嘉祯选派十几名游击队员,第一次打出红军旗帜,吹响武装斗争号角,在大理河、油房头一带开创米西苏区。所到之处,团结依靠革命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农历三月初二(清明节)凌晨,遭国民党驻石湾镇一个连袭击,在清水沟八岔峁与敌激战,嘉祯不幸腰、腿、头部连中数弹,壮烈牺牲,埋葬于当地乔山渠。
  为了缅怀嘉祯同志,陕北省委曾将赤源县第五区(柳桥区)改名为“嘉祯区”,一直沿用到抗日战争期间。
  来源:中共横山县委党史地方志研究编纂办公室
  
同年(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