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平 [公元1898年-1949年]

  • 杨建平(1898~1949),原名金坤,百侯镇侯南村人,广东高等师范学堂、日本东京立教大学毕业。 民国13年(1924)回国后,建平历任上海复旦大学、光华大学和沪江大学、政法大学讲师、教授,后任上海商务局局长。民国17年,任第十一军军长陈铭枢的中校秘书、第十一军后方办事处上校主任;翌年4月,...[详细]

杨杰

  • 杨杰,1917年生,广东省大埔县大东富溪人。1933年侯中第一届学生。1938年经廖承志介绍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参加八路军,同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八路军历任文化教员、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干部部副部长。1953年后任北京公安部队组织处副处长、处长、任免处处长。1959年后任...[详细]

杨兰史 [公元1907年-1938年]

  • 杨兰史(1907—1938),原名杨衍祥,又名杨斯、杨兰谱、杨芝祥,百侯镇侯南村人,出生于贫苦家庭。他刚满周岁,父即病故,不久母又改嫁,家中七口,全靠祖父杨子和教书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 兰史秉性聪明,8岁进小学。后读百侯中学,得进步教师及其祖父教育培养,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以及学生会负责人。...[详细]

杨缵烈 [清]

  • 杨缵烈,号前村。百侯侯南人。乘时弟也。由拔贡生举乾隆元年(丙辰,1736)顺天乡试。十年(乙丑,1745)会试以额溢列明通榜。授和平县教谕。自为诸生,与兄乘时、弟文振每试辄列前茅,才名籍甚。学使惠士奇聘至各郡阅卷。索其全稿,亲为之序。县令蔺壔延修邑志。考献徵文时称该洽。主讲琼州苏泉书院,勤于讲解...[详细]

杨霁明 [公元1905年-1992年]

  • 杨霁明(1905~1992),百侯镇侯南村人。他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西画系,后从事电影摄影和大学教学工作。 从青年时期起,霁明与左翼电影家和戏剧家合作拍摄了《自由神》、《最后一滴血》、《风雪大别山》、《松花江上》、《群魔》等进步电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文化部电影局任职,后又在北京电影学...[详细]

杨乃炽 [公元1936年-1969年]

  • 杨乃炽(1936—1969),百侯镇侯南乡人。出身贫苦农家,出生才两个月,父因欠0,四次被拘入牢,受尽折磨而死。民国32年(1943)遭天旱,祖父饿病而亡,姐姐卖给富家为婢。乃炽年仅7岁,便随母做苦工度日。 1956年,乃炽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提拔为干部。  ...[详细]

杨黼时 [清]

  • 杨黼时,字式袞,号逊亭。百侯侯南人。之徐第六子也。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举人,明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记名以御史用。乾隆三年(戊午,1738)典试山西,所得悉知名士。丁内艰,服阙,八年大考,改授湖北黄梅县知县。清白自矢,政清刑简,境内肃然。以疾解组归。黼时少服父兄训,为文不暇构思...[详细]

杨天培 [清]

  • 杨天培,字孟瞻,号西岩。百侯人。漱弓从子也。生四岁而孤。自少颖异,过目成诵。及长,博极群书,为文章诗赋,卓然名家。举乾隆九年(甲子,1744)乡试。十三年(戊辰,1748)成进士。谒选除贵州龙泉县知县。龙泉为石阡属邑,与思南、平越界。羊犷杂处,土风兼具楚蜀。天培悉心抚治,不敢以殊俗相轻。时有嘓噜...[详细]

杨文振 [清]

  • 杨文振,号东川。百侯侯南人。乘时季弟。少聪颖,过目成诵,经史百家无不通。为文奥衍闳博,自辟门户。年未冠,学使惠士奇见而奇之,许为岭南名士。乾隆元年(丙辰,1736)举于乡。十年(乙丑,1745)成进士。授刑部安徽司主事。甫莅事囊锥颖出,上官皆器重之。越一年以疾假归里。家居数载,勤定省,敦友于,乡...[详细]

杨缵绪 [清]

  • 杨缵绪(生卒年不详),字式光。百侯镇侯南村人。父之徐,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曾知河南光山县,颇有政声。他幼承父训,康熙六十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员外郎,迁监察御史。 他因为焦弘勋案不肯画题曾被罢官。焦弘勋,原是庄亲王博果铎的护卫,庄亲王一向很信任他,后来不知何因失宠,庄亲王不问...[详细]

杨演时 [清]

  • 杨演时,字式显,号半崖,之徐第七子。百侯人。少与兄缵绪、黼时相切劘,为文务去陈言。登乾隆三年(戊午,1738)举人,十年(乙丑,1745)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旋告归,闭门讲学。人目为杨氏三株。其自撰斋联云:“容膝易安,且喜藏书万卷;力田有获,何如教子一经”。潮守周硕勋延主龙湖书院。其乡之士...[详细]

杨亦肖 [公元1918年-1999年]

  • 杨亦肖(1918~1999),又名杨启元,百侯镇侯南村人。 亦肖先后在村内小学、百侯中学读书。民国25年(1936)5月,他在广西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由党组织派回大埔以教书职业为掩护开展建立和恢复地方党组织工作。他在百侯建立了第一个党小组,领导并组织青年抗日救亡组织“...[详细]

杨远 [公元1916年-1993年]

  • 杨远(1916~1993),原名刘千上、千尚,-镇敬里人。 民国25年(1936)5月,杨远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学习结束后,任晋察冀抗战建国学院干事、华北联合大学政法学院秘书。民国30年,调至冀东,先后任丰滦县区工委、县工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冀东第四地委宣传部副部长,...[详细]

杨允玺 [清]

  • 杨允玺,号钦斋,百侯人。性孝友,早年能文,雍正元年(癸卯,1723)举于乡。二年会试下第,以知县拣发闽省。历署大邑有声,寻授浦城县。浦城当闽浙孔道,邮传络绎,应付裕如。革陋规,兴文教,弭盗安民,百废俱举。乾隆七年(壬戌,1742)调署台湾县。台有厝饷千余金,为郑氏据台时苛派。允玺详请豁之。台无土...[详细]

杨玉燕 [公元1918年-1988年]

  • 杨玉燕(1918~1988),艺名杨铁头,百侯镇侯南村人。 玉燕幼年前往马来亚吉隆坡,在尊孔小学读书3年,13岁回国,师从云忠师傅习武,后跟随浙江普陀山少林寺禅义祖师习武(由周云江秘传),授艺名铁头。后又得陈近南师傅精心传授武艺,曾参加中国大天球马戏团。民国23年(1934),他回百侯中心小...[详细]

杨震 [公元1921年-1997年]

  • 杨震(1921~1997),又名焕眉,百侯镇侯南村人。 民国24年(1935),他在百侯中学初中毕业,民国25年到上海,先后在大同大学附设中学高中部、浦东中学、正风中学读高中,受到革命思潮影响,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6年11月,他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陕北公学学习,毕业后留校当助理员;9月被...[详细]

杨之徐 [清]

  • 杨之徐,字沛若,号慎斋,百侯人。有夙慧至性。七岁母卒,哀毁过于成人。康熙初功令罢去八股,之徐甫十岁,为论策出语惊其长老。未几复八股,之徐业之复精。年十四县、府、道试皆第一。十七岁举康熙十四年乡试,二十七年成进士。 三十四年谒选知河南光山县。礼士惠民,以经术饰吏治。甫下车即访询百姓疾苦。有不便...[详细]

杨卓亨 [公元1913年-1972年]

  • 杨卓亨(1913—1972),百侯镇侯南村人,曾在本乡私塾和百侯中学读书。念完初一就因家贫而休学。14岁以后,在百侯镇一间小商店当学徒,一直干到22岁。民国24年(1935),他参加了“中国农村研究会”,激发了爱国、救国的思想。民国27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中共百侯区委书记。抗日战争期间,...[详细]

杨作龙 [公元1913年-1952年]

  • 杨作龙(1913—1952),字松生,百侯镇侯南村楼下人。他自幼天资颖慧,读书勤奋,不唯就读小学时成绩为全班之冠,即负笈广东省立潮州金山中学,亦每试名列前茅。金中毕业后,因乏资升学,遂专心致志从事教育事业。民国23年(1934)任百侯中学艺友师范班教师,后继唐文粹任小学部主任(当时百侯中学实行生...[详细]

姚美良 [公元1955年-1999年]

  • 姚美良(1955~1999),祖籍银江镇河口村河陂坑,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 少年时,美良在马来西亚读书,并先后在祖籍银江镇和香港接受教育。70年代中期,他在其父兄支持下,在香港创办南源永芳集团公司,经营布匹业和永芳系列化妆品。80年代初,他就分别在广东、北京、上海、哈尔滨等10多个地区投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