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大埔人物

杨缵绪

[清]

杨缵绪为[清]

  杨缵绪(生卒年不详),字式光。百侯镇侯南村人。父之徐,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曾知河南光山县,颇有政声。他幼承父训,康熙六十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员外郎,迁监察御史。
  他因为焦弘勋案不肯画题曾被罢官。焦弘勋,原是庄亲王博果铎的护卫,庄亲王一向很信任他,后来不知何因失宠,庄亲王不问情由,大施鞭挞,遗嘱还特别写明,死后不准焦弘勋穿孝。庄亲王死后,儿子允禄承袭王位。王府中对弘勋有意见的人,千方百计找机会在允禄面前说弘勋的坏话。有一次弘勋做寿,弘勋已出嫁的女儿送来寿面祝寿。府中人马上报告允禄,说庄亲王尚在服中,弘勋就在家里大摆筵宴了。允禄一听大怒,要立斩焦弘勋。案子送到陕西道。田嘉谷与缵绪正商议着这事,马上到刑部会审这个案子。缵绪深知允禄要置弘勋于死地的原因,于是援引律例说:“律载:奴婢欺盗家长财物百贰拾两以上的比盗贼例减一等,弘勋所犯的罪,应该不至于死。”王府的人却说:“康熙三十二年,有人不替王者穿孝服,就判为立决,为什么你却援引轻例。”缵绪认为这件事并没有载入定例,虽然旧档里有载,不载入定例,正说明不能成为定例,况且焦弘勋是庄亲王遗嘱中不准他穿孝的,这与应穿孝而不穿孝不同。最后,刑部又改为“情实可恶,拟斩”。缵绪却坚持“以情实可恶决死囚,何以服天下”不肯画题,而宁愿丢官。在这种情况下,世宗不分是非,对杨缵绪下旨:“着革职回籍”处理。
  他遭罢免之后,曾主掌粤秀书院,培养了不少人才。乾隆元年,他又被召还起用,任甘肃庆阳知府,后又出任松江、桂林知府,除弊政、平冤狱,颇多建树。桂林毗连交趾,他建栅设卡,募兵戍守,边境以安。后升为浙江金衢严道。高宗南巡,又因“奏对称旨”,擢为陕西按察使。在任三年,冤狱多所昭雪。享年75岁。
  缵绪六弟黼时,字式衮,号逊亭,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七弟演时,乾隆十年(1745)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兄弟三人,俱入词林,传为佳话。杨家“一腹三翰院”故事,盖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