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明(1903~1971),又称铁匠王师,河南省孟津县北马屯乡东达宿村人。 月明早年丧父,家境贫穷,15岁与兄新明从师名匠胡丑,刻苦学艺。不满三年掌握造形、钢水诀窍,成为巧手,闻名乡里。 民国九年(1920)王随兄逃荒流落横山高镇庙合沟揽工。几年后重做铁活,打制锄、镢、耙、耩,因地造形...[详细]
王之宷(?-1626) 明末官吏。字一心,朝邑(今陕西大荔)人。万历进士。除清苑(今河北保定)知县,迁刑部主事。万历二十九年(1601),“梃击案”发,他疑张差袭击太子所居慈庆宫为人所使,即探监讯实,然后公审,词多牵连郑贵妃内侍刘成、庞保及妃弟国泰,乃被斥为离间皇帝父子。四十五年,被劾削籍。...[详细]
王自用(?-1633) 明末农民起义初期领袖。明末陕西绥德(一作宜川)人,一名王和尚,号紫金梁。崇祯元年 (1628)与混天王等起义,为王嘉胤部属。四年,嘉胤死,被三十六营义军推为盟主。次年,进围沁水,活跃于豫北,复北进山西榆次、寿阳,紧逼太原。六年,退回豫北,在武安作战受伤,退入山中,病死...[详细]
王子庄(1907—),曾用名王临轩,横山县殿市镇张家湾村折家圪崂人。原甘肃省民政厅厅长、党组书记。1918年至1919年在本村上私塾。1920年至1921年在殿市小学上学,1922年至1924年在横山高小及汾阳铭义高小上学,1926年考入汾阳铭义中学后转榆林中学就读,榆林中学上学期间,受到革命思...[详细]
万恒麟(1932~) 中共党员,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科教授。泌尿外科造诣颇深,经尿道电切前列腺手术处于西北地区领先地位。荣膺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委员、全国腔内泌尿外科学组成员、陕西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详细]
魏长清(1919—2011)陕西周至人。1935年6月参加红军第25军,194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1月任陕北瓦窑堡兵工厂警卫员,先后转战陕北、甘肃等地。1945年8月任包头358旅6团通讯队通讯员,1946年3月任郝希英警卫员到哈尔滨。1948年4月先后在鞍钢小白楼、东山宾馆...[详细]
吴满有(1893年—1959年),陕西横山人,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生产运动的典型。后因被俘而身败名裂。 1928年因逃避灾荒,移居延安柳林吴家枣园。1934年土地革命后分得一座荒山。因善于经营、吃苦耐劳而致富。1941年在缴纳公粮后还有一半盈余,并购买了不少公债,引起注意。 1942年...[详细]
吴培基(1933~) 又名三大,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气势博宏、韵味奇特,以“长安三大”名扬全国。先后为各地名胜古迹、旅游景点及企事业单位题写匾额。曾给中央电视台元旦、春节文艺晚会及多部电影、电视剧题名。举办过个人赈灾义卖,捐款万元。多次出国访问,传播中华文化。获省文联“开拓奖”、书法“荣...[详细]
吴生秀(1910~1985),横山县殿市镇吴岔人。出身富裕农民家庭,幼读私塾,后入县立高小。 民国十四年(1925)生秀参加 ,受到革命思想熏陶。民国十七年(1928)横山大旱,官府豪绅加倍压榨,饿莩载道。生秀目睹惨状,慷慨解囊,受到家庭责备,愤然出走,浪迹天涯。 民国十九年(1930)...[详细]
午雪峤(1926~) 中共党员,中医儿科主任医师,全国师带徒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陕西省、西安市劳动模范。建国后历任西安市北大街中医门诊部主任、新城区中医医院院长等职。1985年领衔创办全国首家中医儿童医院。治病以内服药和外治法相结合,辩证精当,处方简要,疗效显著。先后研制“清解灵”、“小...[详细]
吴亚雄(1903~1936),原名伟华,横山县横山镇古水村人。 亚雄幼年聪明好学,常彻夜苦读,举家节衣缩食,筹资供其上学。民国十年(1921)考入横山一高,品学兼优,思想进步,接受革命思想后,与高岗、曹动之,结为挚友。 民国十二年(1923)亚雄一高毕业,因家道陵夷,被迫辍学,受聘于靖边...[详细]
武志升(1910—1979),横山县石窑沟乡人。出生于贫农家庭。七岁开始揽工,后因富豪逼债无奈离家外出流浪。1935年参加陕北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赤卫军队长、游击队长、支队党支部书记,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独立营营长、志丹县(保安)大队长、警备三团副团长、关中分区南线指挥部指挥、西北...[详细]
吴志祥(1908~1934),横山县五龙山乡白家湾村人。 民国十三年(1924),志祥在绥德读书时,就开始接受马列主义,探索革命真理,从事共产党的地下活动。民国二十年(1931)由白怀瑾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桓任横山县白家湾村支部书记。 民国二十三年(1934),志祥任横山县委书记。在-中...[详细]
肖若兰(1934~) 女,秦腔名旦,西安易俗社国家一级演员。幼小随父学艺,搭班演出,人称“八岁红”。继承传统,刻意创新,表演娇柔细腻,行腔委婉纯正,尤以鼻腔共鸣更见功夫,被誉为“肖派”。演出剧目逾百,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小旦、花旦、正旦和现代中、老年妇女形象。代表剧目有《游龟山》、《双锦衣》、《...[详细]
谢淑兰(1938~) 女,中共党员,新城区东六路小学教师,西安市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多次被评为西安市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市先进儿童教育工作者、市优秀班主任和市教改积极分子。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被评为陕西省小学特级教师。...[详细]
谢文样(1916—1986),横山县大水沟村人,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父亲病饿交加早逝,母亲改嫁,从小孤苦伶仃,给富豪揽工放羊谋生。1934年参加了陕北红军游击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担任刘子丹警卫员、连指导员、连长,参加解放陕北六县战斗和崂山战役、东征西征战役,作战勇敢,指挥机智。在...[详细]
席竹惠(1956~) 女,中共党员,陕西第十一棉纺织厂织布车间值车工。操作技术精湛,各项生产指标始终保持一档水平。8年超产棉布3.5万米;实现160个万米无疵布;年均质量节约124匹,最高年份达到192.8匹,名列省内同行业前茅。1981年和1982年,两度获陕西省“三八”红旗手称号。1986...[详细]
薛剑华,曾用名薛建华,1923年11月生于陕西省韩城市。1938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1月进入延安行政学院学习。194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月参加绥德地区土改运动。1948年1月在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独立第一旅工作队工作。1949年5月至1954年10月先后任陕西省委宣传部干...[详细]
薛文周(1589~1634) 字道映,号晴岚,明万历十七年(1589)生于安定县(今子长县)一个富裕家庭。自幼聪颖好学,性情刚直,7岁能文,14岁入乡学,丙辰(1616)科中进士。后主政山东潍县、掖县,为官清正廉洁,一介不取,倾俸禄接济贫民,百姓感其恩德,建祠彰德。在掖县,衙门昼夜敞开,他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