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天哲 [公元1912年-199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原海军学院顾问。 谭天哲是湖南省茶陵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干事,科长兼指导员,协理员,营政治主任,支队政治主任,团政委,军卫生部政委,海军联合学校分校政委,海军东海舰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海军某水警区政委、海军某基地副政委、政委,海军学院政治部主任等职,196...[详细]

谭友林 [公元1916年-200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谭友林(1916.11-2006.5.22),1916年11月生,湖北江陵人。原名谭有林。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大专学历。公安军少将军衔。1930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湖北石首洪湖军校学习,任洪湖苏区警卫营通讯员、...[详细]

铁钢 [公元1913年-1987年]

  • 铁 钢(1913—1987),原名马俊生,黄陵县隆坊西寨子村人。1931年,铁钢开始在黄陵高小读书,在地下党员吴敬西老师的领导下,从事抗日宣传活动。铁钢1937年参加革命,在红军“中、宜、洛办事处”工作,主持隆坊抗日救国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详细]

肖连海 [公元1906年-1969年]

  • 肖连海(1906—1969),原籍山东益都县,1928年前逃荒,流落陕西富平县,1936年迁居黄陵康崖底乡老虎尾巴村。解放前务农。1948年黄陵解放,先后任王庄科、三河口、肖家川、梨园、张家寨、老虎尾巴等村的行政主任。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联合本村农民,组建肖连海...[详细]

幸元林 [公元1914年-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幸元林出生于1914年,湖南省醴陵县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乌鲁木齐军区顾问。 幸元林1930年4月参加工农红军,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曾三次过草地,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中原地区的一些著名战役。战争年代,他执行命令坚决...[详细]

席石生 [公元1896年-1950年]

  • 席石生(1896~1950)又名席玉璋,字石生,亦作实生,笔名老石。陕西高陵人。1913年继父筹措300两银子让其自费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留学。后因家庭经济困难,曾一度回国在青岛市政府当秘书,还回陕参加过陕西靖国军的反段(祺瑞)倒陈(树藩)活动。1920年席曾撰写过宣传、介绍并热情歌颂马克...[详细]

杨偕 [宋][公元980年-1048年]

  • 杨偕(980~1048年),字次公,北宋坊州(治所在今陕西黄陵西南故邑)中部县(即今黄陵县)人。唐左仆射杨於陵六世孙。父杨守庆曾仕南汉,后北归宋任坊州司马,因家于中部县。 杨偕少年从种放学于终南山,宋太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成进士,初为坊州军事推官、知汧源县,调汉州(故治在...[详细]

杨季秋 [公元1890年-1927年]

  • 杨季秋(1890—1927),太贤北村人,中部县红枪会首领。民国13年(1924)春,北村驻扎了一排土匪,借社会动荡不安之机,向农民要粮要物,敲榨0,横行乡里,逼得百姓叫苦不迭。杨季秋自发组织群众联络四乡,消灭土匪,抗粮抗捐,因以红缨枪为武器,即取名“红枪会”。组织成立后,先后从河南、湖北等地请...[详细]

杨向荣 [公元1895年-1951年]

  • 杨向荣(1895—1951),字向之,号智全,乳名保儿,黄陵县太贤乡北村人。小时家贫,仅读书数年即缀学务农。1911年在北村加入红帮,1918年投靠军阀榆林镇守使署井岳秀,并任蒙边剿敌总指挥。1922年经冯玉祥介绍加入基督教。杨向荣死心踏地为军阀卖命,1922年至1936年间在陕北佳县、神木、府...[详细]

袁福生 [公元1916年-199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袁福生(1916—1993),湖南省茶陵县人。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独立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处锄奸股股长,三五九旅政治部锄奸科副科长、科长兼军法处副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满军...[详细]

袁鸿化 [公元1910年-1943年]

  • 袁鸿化(1910~1943)化名袁少平。祖籍山东曹州(今山东曹县),生于陕西高陵。1924年考入三原县立中学,与同窗好友张策、王炳南、李裕雪等阅读革命书刊,参加国耻纪念活动,并加入了渭北青年社、学生自治会。1926年冬中学毕业在高陵从事农-动,经常到农村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于休烈 [唐][公元692年-772年]

  • 于休烈(692~772年),唐京兆高陵县(今西安市高陵县)人。玄宗开元初年考中进士,擢贤良方正制科,为秘书省正字。开元二年(714),唐朝与吐蕃发生边界战争,吐蕃多次派使者求和。先前出嫁吐蕃的金城公主上 书玄宗,要求双方和好。开元十八年(730),唐朝廷与吐蕃恢复了友好关系,双方互派使者往来。来...[详细]

张策 [公元1911年-1999年]

  • 张策 (1911- 1999 ),陕西省高陵县人。1927年入西安中山学院读书,同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高陵县特支书记,红二十六军政治工作人员,陕甘边区中共特委委员,中共陕甘省委常委兼白区工作部长,中央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共陕西省委委员兼蒲城中心县委书...[详细]

张平化 [清][公元1907年-2001年]

  • 张平化 (1907- 2001 ),曾用名张矢进、曾玉成,笔名尚真。湖南省酃县人。1926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三十六军三师九团三营政治指导员。曾参加北伐战争河南战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酃县第二区区委书记,共青团酃县县委书...[详细]

张学让 [公元1913年-1964年]

  • 张学让(1913—1964),乳名学堂,黄陵县太贤乡四圣村人。8岁入私塾。先后在延长、延安、西安等地读书。在西安省立师范就读时,于1937年10月加入民先队,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秋,返乡,任桥山小学校长。11月在黄陵参加国民党,先后在洛川中学、中部师范、泾阳省立铜川师范及眉...[详细]

张林召 [公元1915年-1987年]

  • 张林召(1915—1987),女,隆坊镇人。农民,文盲,自幼喜爱剪纸,擅长人物造型。作品曾参加延安地区文化局、群众艺术馆与中央美术馆举办的延安剪纸展览,并曾在《美术》杂志发表,以其独特的风格,引起国内美术专家的重视和好评。张林召的作品已销往国外,美术评论家钟阿城评价说:“张氏的剪纸造型是中国民...[详细]

郑重 [公元1915年-1945年]

  • 郑重,原名陈钟万,1915年3月14日出生于湖北省江陵县荆州城内一个贫农家庭。他7岁启蒙读书,13岁高小毕业,后赴省地政局土地丈量训练班学习和工作了一段时间,14岁考入省立第八中学读高中。他勤奋好学,能诗会画,品学兼优。 郑重的青少年时期,-、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详细]

周则盛 [公元1913年-198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周则盛(1913—1981)湖南省茶陵县何坞村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红军独立第一师政治部宣传队大队长,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团连政治指导员,第五十一团副政治委员,红六军团供给部出纳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供给部出...[详细]

朱家璧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云南省政协主席。 朱家璧同志是云南省龙陵县人,1938年初赴延安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他曾任中共云南省工委特支书记,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执委,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副司令员,为云南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详细]

陈德馨 [公元1904年-1938年,革命烈士]

  • 陈德馨(1904—1938),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五军第二十九师第八十六旅少将旅长,追晋陆军中将。 字惟吾。1904年出生在河南省鄢陵县柏梁镇西老庄村。自幼随任教私塾的父亲读书。勤奋好学,志向远大。1922年中学业毕业后离开家乡,到开封,考入国民革命军陆军检阅使署学兵团,开始了军旅生涯。在学兵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