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许昌市> 鄢陵人物

陈德馨

[公元1904年-1938年,革命烈士]

陈德馨为[公元1904年-1938年,革命烈士]

  陈德馨(1904—1938),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五军第二十九师第八十六旅少将旅长,追晋陆军中将。
  字惟吾。1904年出生在河南省鄢陵县柏梁镇西老庄村。自幼随任教私塾的父亲读书。勤奋好学,志向远大。1922年中学业毕业后离开家乡,到开封,考入国民革命军陆军检阅使署学兵团,开始了军旅生涯。在学兵团里,他学习认真刻苦,有时在晚间,为了不影响他人休息,自己拿着蜡烛躲到厕所里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1924年,他以优良成绩毕业,并留在学兵团任排长,后到刘汝明部升任连长。1926年,随冯玉祥将军参加北伐战争,任营长。一次,与他人一起押运军火赴前线,中途军火0,其余的人畏罪逃跑,唯有他一人去见冯玉祥,冯将军问他为什么不跑,他坚定地回答:“一个人就是死,也要死个光明!我听副总司令的。”冯玉祥称他“有种有胆”,升任团长。后在退守南口的战斗中,陈德馨率部苦苦支撑达数月之久,战绩显著,受到冯玉祥的赞许和嘉奖,提升为随从副官。1930年,参加蒋、冯、阎的中原大战。1933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三路军第八十六旅旅长,驻防山东。1935年4月18日授少将衔。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继东北之后,平津相继沦陷,中华民族处于危急的关头。面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冯玉祥将军致函第三路军旅以上的将领们,要随时报效国家。陈德馨旅长率先复电:“本旅全体官兵,枕戈待命,誓歼倭寇,为中华民族而效死。”此后,他率领部队在山东的临沂、陵县、德州、济宁等地多次与日军交战,取得了许多战果,沉重地打击了敌人。尤其是临沂决战,日军凭借炮火的优势,猛冲我军阵地,临沂城危在旦夕。此时,陈德馨从卫兵手中夺过步枪,装上刺刀,迎着敌军冲了上去。全体官兵在旅长的激励下,也纷纷端起刺刀冲进敌群,与日军展开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终于击退敌人的疯狂进攻。
  陈德馨在战场上奋勇当先,平时与部下也是同甘共苦,凡事以身作则,不搞特殊。他的一个表弟在军中违纪,他毫不留情地惩处了他,从而受到将士们的爱戴和拥护。一次,陈德馨与朋友谈起仕途升迁时,他说:“自己能力绵薄,历次战绩,均赖上下一心,士卒用命,而长官逾格拔擢,实深渐颜,惟有誓死为革命奋斗,报国家于万一耳。”言语间显示出他对下级官兵的尊重和誓为民族效死的报国之心。
  1938年9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时任第五十五军第二十九师第八十六旅旅长的陈德馨奉命率领全旅官兵2500人参加了武汉保卫战。6日,他们到达广济西南第一线,据守要隘。当时日军向广济至蕲春公路进攻,因此,非突破此线不可,广济之战成为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战。7日拂晓,千余名日军在飞机的掩护下,向八十六旅阵地发起全线进攻,遭到全旅将士的奋力还击。上午10时许,战斗达到白热化,陈德馨将军跨出指挥部掩体,奔向前沿阵地,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他身先士卒,浴血奋战,率领部下勇敢冲杀。突然,一颗子弹击中陈德馨的左前胸,然而,受了重伤的陈将军仍坚持指挥作战,不下战场,直到援军赶到,才被卫兵拖下火线。但终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时年34岁。
  1938年9月16日,武汉各界举行公祭追悼陈德馨将军,蒋介石、冯玉祥等国民政府的要员,亲临致祭。郭沫若偕同武汉各界代表前往哀悼。冯玉祥将军在挽联中概述了陈德馨的生平、品节和历史功勋。当时的《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大公报》等多家媒体对陈德馨壮烈事迹作了报道。邹韬奋在《全民抗战报》上发表文章,称赞“陈旅长抗战的英勇与殉国的壮烈是神圣抗战发动以来,许多为国牺牲的将士们的象征。”1939年,国民政府追授陈德馨为中将军衔。
  1988年9月,人民政府追认陈德馨将军为烈士。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同年(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