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朋兄弟,北宋诗人,指洪朋和他三个弟弟洪刍、洪炎、洪羽。生卒年都不详。洪朋,字龟父。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幼年丧父,其母为黄庭坚妹。洪朋从小和他的三个弟弟洪刍、洪炎、洪羽都由祖母亲自教授经义,后又向黄庭坚学习诗法,兄弟四人均有文名,人称四洪。洪朋曾两次参加进士考试,未中,布衣终身。死时年仅38岁...[详细]
侯方域(1618年4月—1655年1月),字朝宗,明朝归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复社领袖。 侯方域是明户部尚书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辈都是东林党人,均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黜。与冒襄、陈贞慧、方以智,合称明末“四公子”,与陈贞慧交情尤深。明朝灭亡后,...[详细]
侯良柱:(?——1637年)字朝石,四川总兵。四川省南溪县人士。明天启元年(1621年)任四川省副总兵,同年冬,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借辽人为名,起抹判明。派其婿樊龙领兵据重庆后,杀害抚道、总兵、知府、知县、参将等大小-20余人,又以重庆为东京民,自号“大梁”。相继攻陷遵义、焚掠泸州、江安、南溪、隆昌...[详细]
侯显,明朝宦官,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活动家。在促进中国和亚洲各国交流经济、文化方面,他的成就突出;在民族关系方面,他为沟通民族感情、增进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汉、藏关系史上一位极有影响的藏族人物。 元朝末年,侯显出生在今甘肃临潭县。明朝洪武年间,侯显到了北京。一天,他揭了朝廷敦请西...[详细]
胡慥:一作胡造,字石公,江苏金陵(今南京)人,生卒不祥。工山水、人 物、花卉.所作山水苍莽浑厚,尤擅写菊,用笔雅隽,独创一格,备极神妙,说者谓菊乃 : 冷花,经石公手洗极尽铅华,独存冰雪,堪称真冷.康熙中年未六十而殁,与龚贤、樊圻、邹喆、叶欣、吴宏、高岑、谢荪等为金陵八家。生平记载极简略,熟知金...[详细]
华尔贡 (1948年- ),藏族,玛曲县尼玛乡人。大专文化。0党员。外科主治医师。 1970年西北民院医务科毕业后分配玛曲县采日玛卫生院工作,1974年后历任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院长、县政协委员等职。 他在搞好本职工作之余,酷爱藏族弹唱艺术,在70年代初参加甘南州文艺汇演和...[详细]
怀素怀素字藏真,今湖南长沙人。 俗姓钱。自幼出家为僧。生于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卒于 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唐代明僧,为玄奘三藏法师之门人。于经禅之暇,颇好笔翰,尤好草书,自言得草书三昧。于故里零陵,广种芭蕉,以蕉叶代纸挥毫作书,因名所居曰绿天庵 。好饮,酒酣兴发,到处挥毫...[详细]
黄钺(1869-1943)清末民国初人,辛亥革命元勋。 辛亥革命元勋。 宁乡县人。字幼蟾。黄万鹏之子。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荫袭二等男爵。早年随父长住西北。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北京虎军营务处任职,曾率部在齐化门(今朝阳门)、东直门一线抗击八国联军。并曾参与自立会事。后...[详细]
黄鳌,名昭军,字钧德,别号半石,1902年出生于临澧北乡伏牛山下一户贫民家庭,8岁入私塾,12岁进县立高小读书。他天资聪颖,1920年考入长沙甲种农业学校,后转入省立工业专门学校附中,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入学不久,在0员李之龙、周士第的帮助下,加入了青年团,7月转为0党员。结业后留...[详细]
黄霸(?-公元前51),字次公,西汉时期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史学家班固评论说:“自从汉朝建立以来,要讲治理百姓的官吏还是数黄霸第一。”黄霸还在年少时,就立下了做一名好官吏的志向。由于汉时并无科举制度,汉武帝为缓解财政困难,发布诏令,凡是向国家贡献财产的给官做。黄霸便用粮食换了一个卒史。从政...[详细]
黄彬,1921生,三圣乡彭家堰村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编入红二方面军红六军独立团,随军长征到陕北,历任通讯员、警卫员、排长等职。1936年,黄彬由朱德青年队员转为中国0正式党员。抗战期间,黄彬历任副指导员、连长、指导员、侦察队长,营副教导员、教导员等职,参加过平型关战斗。皖南事变后,为...[详细]
与临澧县交界的石门新铺乡,有一书香门第,一家六代,出了一进士、一举人、三博士、一院士,著述逾百种。后裔遍及美国、荷兰、比利时及中国大陆与台湾,不少人在诸高等学府执教,计有文学家、史学家、法学家、科学家、翻译家、工程师等近五十人,演绎了一个家族超世纪的辉煌。 这个家族的曾祖父就是黄道让。 ...[详细]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详细]
黄飞鸿(1847—1924)是南海西樵禄舟村人,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飞鸿五岁从父习武,12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飞鸿随父于广州...[详细]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为此事迹而被后人广为传颂,小说《三国演义》在刻画黄盖这一人物时描写了“ ”的故事。另,黄盖一词还指古代帝...[详细]
黄公略 (1898-1931) 军事家,革命烈士。 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898年1月24日出生于湘乡县兴让乡一个塾师家庭。幼年熟读经书,尤其偏爱兵书,对西汉军事谋略家张良及其老师黄石公最为崇拜,因而将原名“汉魂”改为“公略”。1915年入湘军第二师第三旅六团当兵,在此结识...[详细]
黄宏煦,1920年1月13日生于北京,祖籍湖南省石门县新铺乡黄溪峪村。黄右昌次子。自幼受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立志以言行学问报国兴邦。1926—1930年在北京师大附小读书,1931年随父母迁南京,就读于中大实中初中部,1934—1937年在南京市立一中高中求学期间,即参加当时尚在地下活动的南京 ,...[详细]
黄宏嘉,祖籍石门县新铺乡,微波和光波导学家,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现任上海大学名誉校长,博士生导师。 光纤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黄宏嘉长期从事微波与光纤传输研究,创立了“超模式”概念,取得理论上的突破,使微波与光纤研究的模式耦合理论建立在理想模式...[详细]
黄俊杰,1943年生,洞口县高沙镇人。1961年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陆军学院副院长、院长。1998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曾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5部,主持过多项军事教学改革项目,多次获军队院校级优秀教育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