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常德市> 石门人物

黄宏煦

黄宏煦为

  黄宏煦,1920年1月13日生于北京,祖籍湖南省石门县新铺乡黄溪峪村。黄右昌次子。自幼受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立志以言行学问报国兴邦。1926—1930年在北京师大附小读书,1931年随父母迁南京,就读于中大实中初中部,1934—1937年在南京市立一中高中求学期间,即参加当时尚在地下活动的南京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毕业,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因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在武汉大学借读时就多次随队到黄岗农村和大冶矿区进行抗日宣传,随后离校参加首都平津学生宣传团,到鄂东、汉冶萍矿区及钢铁厂开展抗日宣传动员工作,深受教育。1938年秋在保卫大武汉号召下,前往大别山敌后从事抗日动员组织工作, 1941年以后辗转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南京大学,其间曾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印度作战,担任英语翻译。先后在英美文学及世界文学大师吴宓、陈喜、柳无忌、范存忠、俞大絪等教授培育下,受益良深。194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曾从事英文新闻稿撰写及采访工作。1947年赴美,在密苏里州立大学(堪萨斯市)研究生部攻读英美文学、新闻学。1949年解放前夕回国,先后在湖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任副教授,继由-派往新疆任研究专员。1956年调回北京,在国际关系学院从事英语教学及研究。1975年迄今为河北师范大学英语教授。历任河北师大副校长兼外语系主任、顾问,河北省六届人大常委;河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译协理事、河北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并任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语文学习》顾问,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石家庄市科协委员等职。曾开设英美语言文学、英美文学史、文学批评、西方报刊研究、中西诗歌鉴赏、修辞学、翻译理论及实践等课程,并应邀到暨南大学、解放军外语学院、黄河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校讲学或作专题报告。1990年退休。1991年——1992年应国际学者交流委员会GLES之邀,以富布赖特亚洲资深学者FASIR名义,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任教,并在康奈尔大学、考特兰、奥斯威歌学院等校讲学,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化新发展,深受美国师生欢迎。
  宏煦从事外语教学及文学研究达六十余年,本着精益求精,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继往开来的精神和指导原则,在创设时代需要的语言文学课程(如文体风格学、中西诗歌赏析及其文化底蕴的探讨),指导研究生课题及论文,培养较高资质的外语教师,选拔学科或学术团体带头人,推广学科贡献及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党政部门,社会和学术界的认可和多次奖励。主要著述和译作有《从七层楼上展望世界》、《希腊罗马名人传》、《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抒情诗选》、《培根作品精粹》、《世界文学术语大词典》、《英语视听说教程》、《西方修辞学史纲》(待印)等。另有文学批评及语言专题论文数十篇,诗词百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