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商丘市> 睢阳人物

侯方域

[清][公元1618年-1654年,清初文学四公子]

侯方域为[清][公元1618年-1654年,清初文学四公子]

  
侯方域
  侯方域(1618年4月—1655年1月),字朝宗,明朝归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复社领袖。
  侯方域是明户部尚书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辈都是东林党人,均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黜。与冒襄、陈贞慧、方以智,合称明末“四公子”,与陈贞慧交情尤深。明朝灭亡后,侯方域流落江南,入清后参加科举,为时人所讥:“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晚年失悔此举。
  清顺治二年,28岁的侯方城回到归德府老家。由于不甘寂寞,积极为清朝镇压农民军出谋划策,为镇压清初最大的农民起义榆园军起义立下奇功。
  靠侯方域献计,清军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张存仁精准地扒开荆隆口黄河大堤,将直隶、山东、河南许多地区化为无人区,杀人以百万计,一举镇压了号称有百万之众的榆园军各部,成功解决了清朝初年的危机。 事后清朝朝廷讳忌提及清军扒开黄河,以水代兵的事迹,并未给予侯方域相应嘉奖。
  至35岁,回想起自己遭遇坎坷,事业一无所成,悔恨不已,便将其书房更名为“壮悔堂,表示其壮年后悔之意。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两部文集《壮悔堂文集》10卷、《四忆堂诗集》6卷明志。
  清朝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1655年1月30日),37岁的侯方域因悲愤国事和思念香君,不幸染病身亡。
  清初作家孔尚任撰《桃花扇》剧本,描写的就是侯方域与秦淮名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侧面反映了明亡清兴的历史背景。
  
同年(公元161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65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