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国 (1907-1978)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历史学家。 湖南省长沙人,1907年8月1日出生于长沙一个文具商人家庭。7岁丧父,家道中落。青少年时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熟读先秦诸子和唐宋诗词小说,打下良好的古文基础。13岁入中学读书,毕业后遵母命娶妻成家,不愿子承父业...[详细]
杨树达 (1885-1956)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汉语言文字学家。 湖南省长沙县人,1885年6月1日生于长沙县一个教师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898年人长沙时务学堂,1900年入长沙求实书院,学习数学、地理、英语等新知识,并比较扎实地掌握了中国古文基础,受到梁...[详细]
杨泰波 (1951—)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湖南宁乡人,1951年11月生,197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宁乡县革委会宣传组、县委办公室干事 、宁乡县委宣传部、县委办新闻报道组组长,益阳地委办公室干事、秘书科副科长 ,地委调研室副主任 ,地委调研室、政...[详细]
杨宣诚 (1890—1962) 台湾省政府顾问,外交家。 湖南长沙人,字朴园。早年受黄兴影响,组织“流血会”,谋刺长沙知府未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入日本海军士官学校,创办《海军》杂志。宣统二年(1910年)加入同盟会。次年毕业于日本海军 学校,回国任援鄂舰队...[详细]
杨勇 (1912—1983) 中共中央-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副总参谋长。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12年8月出生在浏阳县文家市清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就投入农-动,参加过十万农军围攻长沙战斗。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详细]
杨佑之 (1893-1971) 经济学家。 湖南省长沙人,1893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出生不到4个月其母病逝。13岁在长沙上中学,因无力交纳学费被勒令退学。后经自己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学商科,师从马寅初先生,成为其高足。1919年毕业后曾到中国大学、河北大学...[详细]
杨兆麟 (192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广播新闻专家。 湖南省长沙人,1923年出生于济南。1945年于民治新闻专科学校肆业,同年在四川参加革命。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任新华社重庆分社、新华社南京分社。1947年3月,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工作。1949年任北平新华广播...[详细]
阎佐尧 字子服,湖南长沙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任西乡知县。时清政府迫施新政,明令废科举、兴学堂。佐尧思想新进,趁此时机,于光绪三十一年,就西门内丰宁书院旧址,筹款买地,创建高等小学堂。建教室、礼堂、宿舍等65间及藏书楼1座,操场1处。当年招收高小、师范传习所学生各1班。复通...[详细]
叶开鑫 (1885—1937) 民国高级将领。 湖南省宁乡人。字竞秋。1885年出生于宁乡县东务山叶家滩。江南将弁学堂毕业。同盟会员。辛亥革命后任安徽新军营长。1913年(民国2年)回湘任湘军第2师团长,为赵恒惕所倚重。1920年任湘军第1师1旅旅长兼长沙警备司令。1923年任第3...[详细]
叶子龙 (1916-) 中共-主席办公室主任,北京市副市长。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16年12月29日生于浏阳石湾平安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在浏阳参加了儿童团,生龙活虎,干得有声有色,被团员们称作“赵子龙”。后将原名叶良和改为叶子龙,作为参加革命的...[详细]
易白沙 (1886—1921)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习,新文化运动学者。 湖南省长沙县人。1886年生于长沙,家居白沙井。因平生钦敬明代名儒白沙先生陈献章的言行文章,而改原名易坤为易白沙。从小刻苦好学,熟读四书五经和《资治通鉴》等书,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和体会。1903年应邀...[详细]
袁德生 (1894-1934) 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革命烈士。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894年出生于浏阳普迹镇一贫农家庭。6岁时父母双亡。少年时当长工。1916年到安源煤矿当采煤工。1921年以后,毛泽东、李立三等到安源、点燃了革命火种。他积极参加工人...[详细]
袁守谦 (1904-1992) -民党中央常委,台湾“-资政”。 湖南省长沙人,1904年8月生。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营、团、旅长,军委会政训处秘书长及副处长,国民党军委会特别党部书记长,第一战区政治部主任。1940年任军委会政治部第...[详细]
袁亚军 (1944-)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湖南省长沙市人,1944年3月5日出生于长沙市南区马益顺巷一个贫民家庭。1961年7月中专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分配在广州军区空军某油料仓库当战士。196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7月起,先后...[详细]
袁仲贤 (1904-195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外交部副部长。 湖南省长沙县(今望城县)人,原名袁策夷,1904年3月出生于长沙县铜官镇一制陶小业主家庭。青少年时期,先后在长沙县第一高小、长沙长郡中学、湖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学习。1922年2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详细]
于刚 (1914-1994) 中共中央-部副秘书长,咨询组组长。 湖南省长沙人,原名陈泽云, 1914年5月20日生于长沙。1932年毕业于湖南省立师范学校。1934年夏,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大学期间开始接受马列主义思想,从事革命活动,积极参加中共领导的一二九运动,任北师大学...[详细]
曾涤 (1913-197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共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13年4月出生于浏阳县山下乡桥头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参加农-动。马日事变后,参加了中共浏阳县委组织的农军攻打长沙战斗,任敢死队队长。后又多次...[详细]
詹纯新,男,中联重科创始人;博士,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共十六大、- 、十九大代表,第十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湖南省第八、九、十届党代会代表,中共湖南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现任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000157.SZ)党委书记、董事长、CEO;兼任中国企业...[详细]
张百熙(1847—1907) 字埜秋,一作冶秋,号潜斋。湖南长沙人。清末大臣,著名教育家。 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年(1876年)散馆,授编修。其后先后任山东乡试副考官、山东学政、四川乡试正考官、日讲起居注官、国子监祭酒、江西乡试正考官、广东学政、内阁学士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