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龙 [公元1928年-1953年]

  • 黄飞龙(1928~1953),又名德春。长乐乡福塘村人,家境贫寒,出世20天就过继给舅父黄於秀。飞龙11岁时,舅父遭甲长诬陷,坐牢两年,饱受摧残,含恨去世。 1949年,家乡解放,飞龙参加民兵,协助政府收公粮、剿土匪等,工作认真细致,吃苦耐劳,进步很快。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6...[详细]

黄甘蔗 [公元1889年-1972年]

  • 黄甘蔗(1889~1972),大坪溪边学(今下寨乡建设村)人,家贫,童年即给地主当佃工,年过“而立”仍孑然一身,无奈只得入赘和一农家女结婚,婚后生6子,因生活艰难先后卖掉4个儿子。因此,黄甘蔗极为痛恨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老财,而对劳苦群众,则极富同情心。抗日战争期间,广东潮汕地区受日寇烧杀掳掠,大...[详细]

黄海涛

  • 黄海涛霞寨乡西安村人,原名黄茅,民国27年7月生。1964年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79年晋升助理研究员,1983年任该所业务处处长。1986年评为高级工程师。参与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设计。并为研究和生产中国台式电子计算机做出贡献。曾参与的...[详细]

黄华 [元][?-1284年,元初福建农民起义首领]

  • 黄华(?~1284),政和县人,元初福建农民起义军首领。生平事迹现已无从细考,据《元史》和朱维干的《福建史稿》等记载:至元十四年(1277)夏。他在政和发动农民抗元起义,以盐夫为骨干,广泛召集建宁府其余各县和括苍等地的农民起义军,并联络畲族女英雄许夫人的抗元部队,共三万多人,断发纹身,号头陀军,...[详细]

黄火赫 [公元1893年-1975年]

  • 黄火赫(1893~1975),崎岭浮坪村人,家贫。 1926年,朱积垒回平和开展农运,黄火赫与同村农友黄辉文、黄水、黄结记等人带头参加农会。农会于1928年发展为工农革命军。同年3月,黄参与朱积垒领导的平和-,进攻县城东门。后因时局吃紧,出走石码,以工为生。5~6年后,黄返乡,仍以耕作为业,...[详细]

黄加法

  • 黄加法霞寨乡村东村人,1953年8月生。1974年6月起在32360部队政治部当摄影员,1978年3月在福州军区政治部联络部当干事,任华艺出版社福州部、摄影记者。先后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近千幅新闻照片、艺术作品。其中《闽海印象》荣获中国第四届国际艺术作品展览银牌奖及《南方杯》全国彩色摄影大奖赛...[详细]

黄乾钟 [公元1898年-1942年]

  • 黄乾钟(1898~1942),生于高坑(今国强乡)霄岭内学村,幼时丧父母,因生活所迫,兄长将其卖给蔡田村黄镇为子。1936年,乾钟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中共地下党领导人卢炎在高坑片仔村开展工作。为壮大革命力量,乾钟在家办起地下兵工厂,制造0支援游击队。1939年11月,因反动分子告密,0和...[详细]

黄廷钧 [公元1898年-1930年]

  • 黄廷钧(1898~1930),又名铁台,大坪山美村人。父亲系晚清秀才,以行医和教书为业。廷钧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16年考进厦门集美学校,接近进步人士,受到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常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书刊。1919年9月,黄廷钧等5名平和籍青年远渡重洋赴法勤工俭学,在周恩来...[详细]

黄童 [明]

  • 黄童(生卒无考),字仕稚,县城人。由太学生擢入仕途,明永乐初(1405年前后)起拜监察御史。在奉命巡察考核南京苏浙一带吏治时,有一个大湖泊被盗贼占为窠穴,抢劫商船的事件不断发生。为了摸清情况,他打扮成商贩,借运送粮食的民船,进行侦察。他用计对前去行窃的强盗身上洒上石灰水,结果第二天被抓回来的这伙...[详细]

黄梧 [清][公元1617年-1673年]

  • 黄梧(1617~1673),字君宣,平和县高坑(今国强)霄岭人,少时机智勇敢,好舞枪弄棒,结交朋友,明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在平和县衙当差役。 清顺治三年(1646)十二月,郑成功与其父郑芝龙分道扬镳,反清复明。是时,黄梧虽为差役,但他“饶智勇,喜任侠”,久有投郑之心。不久,他与门役赖...[详细]

康庄 [公元1914年-200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康庄将军(1914—2006),原名康在柳,汉族,江西省泰和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晋升少将。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原名康在柳,汉族,江西省泰和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详细]

赖懃 [公元1905年-1945年]

  • 1905年11月5日出生于江西省泰和县老营盘村一农民家庭。懃,是他父亲请私塾先生起的名,是要他牢记农人之本,勤勉,勤劳,勤俭,用辛勤的汗水换取生活的温饱。但是,正当赖鉞从中学毕业,考入上海南洋医科大学,踌躇满志地发愤攻读时,家中的经济状况却每况愈下,几乎破产,-辍学回家。1929年10月,红军来...[详细]

赖继谨 [清][?-1646年]

  • 赖继谨(?~1646),字敬儒,芦溪漳汀人,自幼颖异,弱冠即入县学,后拜黄道周为师,师生相契,追随不离。 明崇祯及福王相继复亡,黄道周在福州拥立唐王,并自福州发兵北上抗清,时继谨任监纪将军。兵至建阳,继谨劝道周驻建阳,积聚力量然后伺机进取,道周不同意,同学庄起俦和继谨相对至夜深,起俦说:“这...[详细]

赖永海

  • 赖永海坂仔乡仁山村人,民国38年7月生。1976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成为平和解放后第一位博士。1987年评定副教授;1992年评定教授,任哲学系副主任、宗教学教研室主任。出版《中国佛性...[详细]

林广兆

  • 林广兆民国23年4月生,原籍平和县崎岭乡顶寨村。自5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金融工作,曾任漳州市人民银行副行长、行长。1960年到香港后,历任香港新华银行工商服务部副主任、主任;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业务部总经理;现任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副主任、中国银行总行董事。他还担任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会董及金融行业委员...[详细]

林湖鳅 [公元1917年-1944年]

  • 林湖鳅(1917~1944),又名养生、水田,平和人,1932年底参加闽南红三团,1933年11月被派回家乡开展地方工作,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历任靖和浦县委辖下的五南区委、双坂区委书记。抗战时期,历任中共平和县委委员、县委书记、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委员,坚持抗日救亡活动,发...[详细]

林乞食 [公元1894年-1974年]

  • 林乞食(1894~1974),文峰文美村人,少壮时,家境贫寒,生活困顿,曾涉足距黄井村7公里的宝桥垦植。宝桥原称“倒桥”,是一个匪患丛生、野兽横行的荒僻山村。乞食不惧险阻,只身来此落户垦植,但辛勤打下了的粮食却被匪徒劫掠一空,失败返家。 解放后,匪患绝迹,社会安宁,乞食重振雄心,只身再进宝桥...[详细]

林守仁

  • 林守仁山格乡人,菲律宾归侨。民国21年11月生。1954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园艺系,后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科学院工作。1956年至1962年,创15年生葡萄亩产14339.3斤、3年生葡萄亩产13024.7斤及4年生葡萄200亩平均亩产4800斤3项全国单产高产纪录。并在安徽省肖县取得萄...[详细]

林爽文 [清][公元1757年-1788年,清代乾隆年间台湾农民起义首领]

  • 林爽文(1857-1788) 清代乾隆年间台湾农民起义首领。原籍福建漳州平和,迁居台湾彰化。农民出身。1784年参加天地会,逐渐成为彰化天地会领袖。1786年秋,官府焚烧村庄,镇压天地会,他以“安民心、保家业”为号召,率众起义。攻克彰化,杀知府孙景燧、副将赫生额等,建立政权,年号顺天,被推...[详细]

林献堂 [公元1881年-1956年]

  • 林献堂(1881~1956),名大椿,号灌园,祖籍平和县五寨埔坪村,生于台湾台中雾峰村的一个书香门第,父文钦系前清举人。他从小受教于严父,通典籍,深有国学基础。 清光绪21年(1895),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年仅15岁的林献堂随父返居漳、泉两地。重返台湾之后,献堂开始和-海外的梁启超通信,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