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西省洪洞县人。 1937年参加山西新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 任山西新军政治保卫队第一大队大队长, 八路军一一五师晋西独立支队第二团副团长, 鲁西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司令员, 冀鲁豫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 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 任华北军区...[详细]
蔡屏藩(1891~1973)字江澄。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8岁起入私塾读书。废科举后,参加县学考试名列前茅,遂入三原宏道高等学堂深造。受宏道学堂中国同盟会会员传播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经同学曹世英介绍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陕西辛亥起义中,蔡随张钫参加多次...[详细]
曹印侯(1882~1913)名树勋,字印侯,亦作寅侯、音吼。陕西临潼人。因家境贫寒,少年失学。但他思维聪敏,计算快捷、准确,为人坦诚,深受乡亲敬爱。光绪二十八年(1902)20岁时,自悔失学之苦,毅然投本县包海涵受业,勤学钻研,从不懈怠,文笔奔放不羁,令人叹服。三十年(1904)转入横渠书院就...[详细]
陈元慎(1881~1952),字云程,号祗堂,江苏省临川县罗针乡栎坪村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补行庚子恩科、辛丑正科举人,后入北京民政部立高等巡警学堂,毕业后任呼兰巡警总局警政课员兼第二分局局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六月奏署巴彦州知州。宣统元年(1909年)十一月调省民政司警务、民治...[详细]
段士楷 (1919—1991)山西省霍县人。一九三七年入北平报考清华大学建筑系,时逢七七卢沟桥事变,遂投笔从戎。入山西太原军政训练班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二纵队五团连政治指导员,决死第二纵队政治部干事、敌工股股长,保安旅政治部敌工科科长,决死第二纵队第五...[详细]
范明(1914.12.04-2010.02.23),原名郝克勇,陕西西安临潼县栎阳镇郝邢村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第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曾在复旦大学、国民政府盐务税警官佐学校学习,后毕业于东北大学政经系。1932年,加入中国...[详细]
高双成(1888~1945)字立卿。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清宣统二年(1910)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陕北镇守使井岳秀部连长、卫队营营长、骑兵团团长。1925年升任旅长,驻肤施(今延安),一面扩军,一面整顿。1926年春率部入关中,协同友军击败刘镇华的麻振武(老九)部,收编数百人...[详细]
“一二·九”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谷景生同志11月28日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91岁。 谷景生,山西省猗氏(今临猗)县罗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活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任《反帝新闻》主编,抗日同盟军团政委。1934年至1935...[详细]
郭凤韶,1911年生于浙江省临海县。父亲曾是同盟会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在具有进步、民主思想的家庭熏陶下,她从小就反对封建迷信和礼教,怀有拯救祖国和民族的雄心壮志。 1925年,郭凤韶考入临海女子师范,参加了由进步青年组织的、以“努力读书、改造社会”为宗旨的乙丑读书社。“五卅惨案”发生后,临...[详细]
郭文(生卒年未详),字文举,原籍河内轵县。终生不娶,酷爱山林。西晋永嘉五年(311),洛阳陷落后,文徒步负担南迁来大涤山,择深谷无人处,倚树架梁,结草覆盖,周围亦无壁障,独宿十余年,披鹿裘葛巾,种植豆麦为生,采箬叶、果实入市换盐,从不与人争价格高低,有余谷就救济穷人。曾有猛兽匍伏于前,张口相向,...[详细]
郭希仁(1881~1923)原名忠清,字时斋,又字思斋,后改字希仁。辛亥革命后废原名,以字行世。陕西临潼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冬考入陕西大学堂,受梁启超等影响,批评时政,次年四月被开除。同年秋中举,得陕西学政沈卫批准,免试入宏道高等学堂读书。三十年(1904)会试未中,三十一年(1905...[详细]
黄德魁(1910—1992),临夏市人。1931年宁都-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2年5月11日,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2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黄德魁任红五军团第13师政治部警卫排排长、第13师38团3营连长、1营营长、红四方面军第93师274...[详细]
黄竹斋(1886~1960)原名黄谦,又名维翰,字竹斋,又字吉人,晚号中南山人,又号诚中子。祖籍陕西临潼,后迁居西安府城,入长安籍。因家贫幼时常随母亲在府城街上拣煤渣,14岁随父亲打铁,18岁始发奋自学。从此,不论春夏秋冬,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刻苦读书,不仅阅读哲学、历史、地理和文学方面的...[详细]
惠果(746~805年),俗姓马,今陕西临潼县人。9岁出家,在青龙寺剃度,在大慈恩寺受戒后,入大兴善寺拜不空的弟子昙贞受学。后留在不空身边亲受密法,后又从善无畏弟子玄超学胎藏及瑜伽密法,名闻京师,代宗惊奇,即召问法,应对如流,帝知名不虚传。 代宗大历二年,惠果21岁,即学成密法,主持青龙寺专...[详细]
康寄遥(1880~1968)名炳勋,字寄遥,法号法真,自号寂园居士。陕西临潼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入关中书院读书,毕业后关中书院改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康留校任教。三十二年(1906)后任西安八旗中学堂教习、西安城区查学委员。清宣统元年(1909)入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求学,1911年回陕参加辛...[详细]
李绂 fú (1675~1750)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荣山镇人,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和诗文家。 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由编修累官内阁学士,历任广西巡抚、直隶总督,因参劾下狱。乾隆初起授户部侍郎。治理学宗陆王(陆九渊、王守仁),被梁启超誉为“陆王派之最后一人”。著有《穆堂类稿》、...[详细]
李邦瑞(?~1235年),字昌国,以字行,京兆临潼(今陕西临潼县)人,他出身于农民家庭。幼年嗜学,勤奋读书。战乱之中,他逃亡到山西太原,投奔金军为小史,蒙古太师木华黎领兵南下攻打金国,金军失败,李邦瑞遂投降蒙古军,仍住于太原。蒙军将领知他有才学,便将他送往成吉思汗行营,在中书任职。 123...[详细]
李定申(1958~1979年),1958年出生在广西临桂县两江镇金盆土村。父亲李桂森在镇粮所工作,是共产党员;母亲李意嫂是位勤劳的农村妇女。从李定申刚刚懂事的时候起,父亲就经常给他讲英雄董存瑞、黄继光的战斗故事。他也经常和小朋友们做英雄炸碉堡的游戏。在小学课本上,他读了黄继光的英雄故事后,就在作...[详细]
李藩侯(1894~1977)原名树屏,字藩侯。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少入陕西陆军小学堂学习,临毕业时适逢辛亥革命爆发,即随焦子静、井岳秀等人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同盟会,任秦陇复汉军游击队第四营营长、秦军第十团十连连长。民国建立,复考入陕西陆军测量学校。1915年毕业,任陕西省测量局制图科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