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西安市> 临潼人物

康寄遥

[公元1880年-1968年]

康寄遥为[公元1880年-1968年]

  康寄遥(1880~1968)名炳勋,字寄遥,法号法真,自号寂园居士。陕西临潼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入关中书院读书,毕业后关中书院改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康留校任教。三十二年(1906)后任西安八旗中学堂教习、西安城区查学委员。清宣统元年(1909)入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求学,1911年回陕参加辛亥革命,任陕西军政府财政司次长;同年还在国民党秦支部任文事科干事。1913年主办西北大学预科,任校长。1914年因袁世凯势力控制陕西而脱离仕途,转而发展实业。起初,他准备开办纺织厂,曾往来于京、沪及各大商埠调查,又赴日本考察。回国后在上海主编《国民杂志》月刊,为发展西北工业大声疾呼。不久,康又在上海租界内主编《正报》,追随陈独秀宣传社会主义。《正报》遭当局查封后,康的政治希望再度破灭,在陕发展工业的计划也一再受挫,使他陷入消沉与迷惘之中。1921年,康在上海结识印光法师。经多次交谈,康对佛教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于当年正式皈依佛门,成为一名佛教居士。同年,康回到陕西,开始振兴陕西佛教。他在研习佛经的同时,联合路禾父等居士,在高僧聪慧、显通、智海等人的支持下,多方联系,于1927年11月成立了近代西北地区第一个佛教居士组织--佛化随刊社,次年更名为佛化社。佛化社设董事会,康和张凤翙、程潜等先后任董事长,宋联奎、朱庆澜、寇遐、丁德隆等曾任副董事长。康由董事会推选为社长,一直连任,主持社务。在筹办佛化社的同时,康还在诸多同仁的配合下创办了《佛化随刊》。各地高僧及佛教居士踊跃投稿,康亦经常撰文,阐释佛教经典教义,开展地方佛教研究。他在该刊发表的《破除迷信》一文,对佛教义理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将其与佛教以外的唯神、唯我、唯物等学说进行对比,认为佛教不是迷信。《佛化随刊》出版逾百期,至1948年停刊,在全国很有影响。除此之外,康还编《陕西佛教复兴新纪元》《陕西七年来的佛教》《印光大师特刊》《太虚大师-专刊》《祈祷特刊》等书刊十多种。在办刊-的同时,康还主持编印许多佛教经籍及欧阳竟无、韩清净、吕微、王恩洋、印顺、太虚、丘希明、周叔迦、虞愚、蒋竹庄、谛闲、持松等佛学大师们的论述和讲义数十种。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因为南北交通阻隔,陕西及西北佛界一时购买不到所需的各种佛经,康主持刻印的数十种经本,满足了各地的需要。
  早在1921年,康即与陕西佛教会定慧和尚、高戒忍居士联名邀请太虚大师来陕-,未能实现。次年,又请李桐轩居士赴汉口敦请太虚,适因太虚开办武昌佛学院而无法前来,遂由汉口华严大学教授妙阔法师来陕-,这是陕西近代延聘法师来陕讲经的开始。1928年,康又从宁波请来华清法师讲经。1931年,康与陕西省主席杨虎城商洽第三次邀请太虚大师来陕。太虚在西安两月余,始终由康陪同,先后在佛化社、民乐园、十七路军总指挥部以及各寺院和各学校讲经,听众甚多,影响很大。1933年康邀请青海何袒校-来西安为四众传授密法,成为陕西近代弘传密法的开始。次年,又邀请上海祥瑞法师来佛化社讲经。祥瑞住社数月,除讲经外,还发起成立了西安妇女观音会。1937年,康邀请江苏无锡超一法师来陕,与佛化社共办护国消灾法会。1938年后,喜饶嘉措也几度来佛化社讲演。康在兴办僧伽学校方面也作了许多努力。1930年与华清法师合作在佛化社内设立佛学讲习所,由华清法师主讲,陕西的高僧及康等居士分别任课,这是陕西近代兴办僧伽教育的开始。1931年,康与朱庆澜、李福山、唐慕汾、江能瑞、路禾父、雷仲南、俞嗣如诸善长共同发起成立慈恩学院,聘太虚为院长,康为董事之一,主校务之职。与此同时,康又配合朱庆澜同李组绅、崔献楼、路禾父、杨叔吉、高戒忍等居士一起,协助太虚法师、华清法师、月溪法师在兴善寺开办佛学养成所。193 9年冬,康与朱庆澜、杨叔吉、郭佛心等居士,共同赞助大兴善寺方丈心道法师成立兴善佛学院。1941年与太虚法师商定拟办世界佛学苑巴利文学院于西安大兴善寺,1945年在西安大兴善寺设立巴利三藏学院,特聘善归法师专讲巴利文,康与杨叔吉、高培支等人为兼职教师。上述僧伽学校为陕西培养了一批近代学僧,沟通了陕西佛教与全国佛教的联系。
  康寄遥在社会慈善事业方面也尽力为之。他曾担任华洋义赈会陕西分会会长、华北慈善联合会主任监事等职,长期主持陕西赈济工作。他所主持的佛化社既是一个佛教居士团体,也是一个佛教慈善机构,曾兴办百善成就会,社内还附设有医药室及育幼园、贫儿园等,收容各地孤儿;与佛教会合办难民收容所,收容大批难民;灾荒年份,还经常派人到灾区施粥饭、施种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康主办的佛化社继续开展活动,他从事的佛学研究继续深入进行。1950年,康主持召开佛化社社员大会,修改章程,重组董事会。1952年3月康继续任佛化社董事长兼社长。1955年3月当选政协西安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 56年至1958年写成《陕西佛寺纪略》手稿。该书从位置、沿革、宗派、国际关系和现状五个方面对关中地区26所重要佛寺作了详细介绍,为人们提供了关中诸寺明晰的历史发展线索,填补了明清以后陕西佛寺历史的空白。1963年6月,康经过六年半的辛勤笔耕,又完成了《陕西省民族宗教志》佛教部分的手稿,包括沿革、宗派、人物、经典、寺院五部分,为人们研究陕西佛教史特别是陕西现代佛教史提供了珍贵资料。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1958年后佛化社被关闭,康本人受到不断的批评与批判。“文革”中,康更受到破孩与摧残,1968年含冤去世。 相关院校:

西北大学

  同年(公元1880年)出生的名人:
吴鹏 (1880~1916) 陕西省咸阳淳化县
张寒杉 (1880~1969) 陕西省咸阳渭城区
陈雨农 (1880~1942) 陕西省西安长安
彭治安 (1880~1951) 陕西省安康宁陕县
李子高 (1880~1930) 陕西省渭南蒲城县
+ 更多公元188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
张秉彝 (1909~1968)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
张鸿 (1909~1968)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
彭康 (1901~1968)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
何寓础 (1905~1968) 陕西省西安长安
陈叔陶 (1913~1968) 浙江省宁波余姚
邓宝珊 (1894~1968) 甘肃省天水秦州区
+ 更多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