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西安市> 临潼人物

郭希仁

[公元1881年-1923年]

郭希仁为[公元1881年-1923年]

  郭希仁(1881~1923)原名忠清,字时斋,又字思斋,后改字希仁。辛亥革命后废原名,以字行世。陕西临潼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冬考入陕西大学堂,受梁启超等影响,批评时政,次年四月被开除。同年秋中举,得陕西学政沈卫批准,免试入宏道高等学堂读书。三十年(1904)会试未中,三十一年(1905)主讲于渭北学堂,即临潼县高等小学堂。
  三十三年(1907)春,得渭南知县张育生资助赴日本考察,对日本明治维新后军事、教育、工农业生产、交通及商业诸方面的成绩深为赞许;与陕西留日学生中的同盟会会员亦有接触,但未接受同盟会的革命主张,对革命派批判孔子君主至上思想的文章亦不赞同,只是希望在保留封建皇权的前提下“设法改良”。
  回陕后曾筹划创办通俗报纸,以开发民智,鼓吹改良,但未获批准。于是,从三十四年(1908)起,先后赴渭南、富平、蒲城、华州(今华县)等地演讲,宣传君主立宪思想,提倡兴办女子学堂,希图通过演讲,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三十四年八月(19 08年9月),同盟会决定重阳节要在黄陵祭祖(同盟会黄陵祭祖年份一说为光绪三十三年〔1907〕),请郭与张赞元起草祭文。此时,他的思想已开始转变,在祭文中发出了“誓共驱逐鞑虏,光复故物,扫除-政权,建立共和国体”的呼喊。
  同年九月,在轰动陕西省内外的“蒲案”中,郭坚定地站在进步力量一边,与陕西提学使余面对面进行交锋,成为陕西知识界颇有声望的人物。冬,与进步人士曹印侯、刘蔼如等在西安创设丽泽馆,研究学问。因丽泽馆与马开臣家书铺毗邻,结识了马开臣、景梅九、李岐山等中国同盟会骨干人物。宣统元年(1909)十月,陕西咨议局成立,被举为副议长。同年冬,由陈会亭、景梅九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丽泽馆、咨议局成为同盟会会员秘密聚会的地方。
  宣统二年(1910)三月,井勿幕回陕研究反清起义计划,调整同盟会陕西分会领导人,郭被举为负责人。四月,又被举为陕西咨议局进京-代表,赴京与其他省的代表联合上 书清廷,要求召开国会,被拒绝。
  郭赴京后,被同盟会会员举为陕西分会会长。同年冬,同盟会会员彭世安、张聚庭联合陕西新军军官30余人,掀起反对陕西新军督练公所总办王毓江的斗争。郭与咨议局另一副议长、同盟会会员李桐轩以咨议局名义,把王吞没款项、滥用私人、招纳贿赂、营规不肃等罪状控告于清廷资政院,迫使陕西巡抚恩寿将王撤职。
  1911年10月22日,西安起义爆发。当晚,郭被请到起义指挥部主持内务。23日西安全城光复。他起草安民布告:“各省皆变,驱逐满人,上征天意,下顺民心。宗旨正大,第一保民,第二保商,三保外人。回汉人等,一视同仁。特此晓谕,其各放心。”(转引自《中华民国的创立》(下),中华书局1982年4月版第390页)27日,陕西军政府成立,郭被任命为军政府高等顾问和总务府参政处负责人,在调解哥老会与军政府领导人之间的矛盾、加强陕西军政府领导人之间的团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军政府这一时期的文件、布告多出其手,许多行政事务多由其决定,时有“郭丞相”之称。
  1912年6月23日,郭与张凤翙、陈树藩、王锡侯等发起成立统一共和党陕西支部。两天后,井勿幕等开会,将同盟会陕西分会改为陕西支部。8月,同盟会陕西支部与统一共和党陕西支部合并成立国民党秦支部,郭被选为干事。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陕西都督张凤翙向袁妥协,郭以足疾辞去军政府职务,回到家乡临潼。1913年1月离陕赴京,3月在北京入基督教;不久辞去国会参议院议员,与李仪祉一起赴欧洲考察。目睹欧洲许多国家水利之修明,曾对李仪祉说:“与其学它艺,不如学水利,吾乡之郑白渠,废弛久矣,曷弗于吾辈手俾复之。”(李协:《泾惠渠之首功郭希仁》)力劝原在德国读铁路土木工程的李仪祉改学水利。10月,回国家居。1914年曾上 书全国水利局总裁张季直,建议兴修西北水利,防涝减灾。
  1915年,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郭在华山下共学园聚徒讲学,一时有志之士从学者有三四十人;讲学者有刘蔼如、孙岳、续西峰、邓宝珊、史可轩等,共学园成了民党志士“策划讨袁之枢所”。陕西将军(1914年袁世凯下令将各省军政府督都改称将军)陆建章下令缉捕郭希仁,他于1916年春避居山西。陆建章在陕西垮台后,郭返陕任省禁烟局坐办,赴关中西部查禁鸦片,颇见成效。1917年秋,任陕西省水利分局局长兼林务专员。时值雨涝,泾河泛滥。郭亲赴被洪水冲毁的龙洞渠查勘,并向省长陈树藩呈送了《复勘龙洞渠工及治标治本办法》。
  陈树藩主持陕政后,投靠北洋军阀。1918年1月,张义安、董振五、邓宝珊、胡景翼、曹世英等在三原树陕西靖国军旗,讨伐陈树藩。2月,郭奉陈命到三原劝靖国军停止讨陈,被拒绝。同年,任陕西省教育厅厅长。1920年,辞水利分局局长职。
  五四运动时期,郭坚持尊孔读经。1920年8月孔子诞辰时,下令各校师生一律赴文庙朝拜。西安女师教务主任王授金拒绝朝拜,并在该校召集大会,批评孔子思想。郭下令追查,后又以“违反定章”为由,把王免职。王义正辞严,与郭笔战,痛斥郭“束缚言论,压制思想”,此即当时闻名全国的评孔风潮。郭在进步师生的强烈谴责下,仍声言要把提倡新思潮者“根本推翻”。1921年6月,辞去教育厅厅长职务。尽管郭的思想与新文化运动相抵触,但他为官还是廉洁的。辞教育厅厅长职后以余薪3 000余元捐赠孔教会、芸阁学社、咸林中学等。任水利分局局长时,也曾捐薪为局中购置测量仪器。
  1921年8月,陕西督军冯玉祥聘郭为督署顾问。1923年5月21日病逝西安。一生著述有《水利谭》《春秋随笔》《儒学纲要》《圣迹备考》《从戎纪略》《六十年交涉纪略》《国史讲演录》《思斋文存》《说文漫录》《欧洲游记》及自述、日记等数十种。
  同年(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

刘允丞 (1881~1941) 陕西省渭南富平县
李鼎铭 (1881~1947) 陕西省榆林米脂县
万炳南 (1881~1913)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
彭世安 (1881~1924) 陕西省渭南白水县
蒙浚生 (1881~1938) 陕西省渭南蒲城县
+ 更多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3年)去世的名人:
尚镇圭 (1875~1923) 陕西省渭南大荔
张东白 (1854~1923) 陕西省渭南蒲城县
张上采 (1860~1923) 陕西省商洛山阳县
林炳章 (1874~1923)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林开庚 (1880~1923)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
王敬祥 福建省
+ 更多公元192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