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芳(1896~1978)女。字砚青。祖籍浙江崇德(今属桐乡),生于陕西南郑。幼年丧父,母亲是她的启蒙老师。1911年考入陕西女子师范学堂,毕业后又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机织系。1922年毕业到上海印染工厂实习,回北京与王缦云等八名同学组建北京女子平民工厂,旋以资金不足周转乃合并于北京...[详细]
吴云心(1906—1989),名堉威,字吉如,自号云心,祖籍嘉兴,生于直隶(河北)威县(今在山东境内)。曾祖吴春,字晓帆,号鸳湖外史。清咸丰、同治间画家,擅长山水花卉,名噪一时,后负笈北上,谋生于保定、高阳一带,殁于客籍。清光绪初,祖父回到曾经做幕僚的保定,不久携眷返嘉兴,病殁途中。父吴杰,海宁...[详细]
吴泽英,原名吴显超,1919年出生于新昌县南明街道桃源村。少年时期受曾参加过反清斗争、民国初年当过新昌县议长的父亲影响,青年时期受共产党员潘念之的影响,激发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1941年12月,联合进步青年章一萍等自发组织一支抗日武装,活动于新昌。1942年后,利用宁奉游击指挥部第四支队特...[详细]
吴振民,(1898-1927)浙江嵊县人.曾考取北洋军阀在绍兴招收的“浙江志愿军”,被派去充当萧(山)绍(兴)路段的“军工”筑路劳役。1924年,受浙江中国共产党组织选派赴广东,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2月,编入黄埔军校,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东征军攻克海丰后,...[详细]
夏白,原名裘愉堂,1924年5月出生在浙江省嵊县崇仁镇一个店员家庭。正直善良的父母,清贫的家庭,俭朴的生活,严格的家教,使他和劳动人民非常亲近,对英雄人物非常仰慕。 1937年,夏白考入嵊县中学,他成绩优秀,办事稳健,关心同学。虽然他年纪最小,但同学们都信任他,常到他家议论国家大事,通过他借...[详细]
项忠(1421~1502年),字荩臣,明代武将,嘉兴(今浙江嘉兴市)人。正统七年(1443)进士,授刑部主事,升员外郎。瓦剌(蒙古族部落)内侵时,项忠与英宗同被掳走。瓦剌责令项忠养马,项忠乘其不备时携两匹马南逃,不数日,马匹因缺少饲料且疲惫病倒,项忠就弃马赤脚步行,走了七昼夜才到达宣府(今河北...[详细]
郦咸明,化名李介人、李一民、张伯伦等,诸暨大唐石桥头村人。1924年,考入浙江省立法律专门学校。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跨党加入国民党。1926年,任中共浙江省立法律专门学校负责人,兼任国民党杭县县党部组织部长。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回诸暨开展革命活动。9月,任中共诸暨临时县委书...[详细]
山西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谢国仪同志是江西省兴国县永丰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自卫队队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处长,山西省军区顾问等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详细]
邢乐中(1895 — 1973.6),名默,谱讳曰中,嵊州长乐人。大革命时期,拥护孙中山的新-、拥护国共合作。1926年冬,加入国民党,为长(乐)开(元)太(平)区分部的发起人之一。1927年2月,任国民党嵊县县党部农工部农民委员。奔走乡村,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成立农民协会,推...[详细]
邢震南(1892-1941),字霆如,嵊县人。 人物履历 1928年2月25日,第26军所属部队重新整编,其中原第1师和第2师分别改称第62师和第63师,赵观涛为62师师长,邢震南为63师师长。 1929年8月13日,第26军在南京被缩编为第6师(师长陈焯),邢震南为18旅旅长,16...[详细]
邢子陶,又名尹阿根,1912年10月生,浙江嵊县长乐镇沃基村人。1929年7月到上海美丰绸厂学徒。1930年7月由于带头组织工人-被开除。9月进美亚织绸总厂做工,年底转美亚十厂,与进步工人成立读书小组。1933年5月任总 委员会负责人,被厂方开除。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共青团上海法南区委...[详细]
徐白民(1895 — 1963),字凌虚,又名麟书,诸暨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在五四运动中,被推举为一师学生代表,出席了杭州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代表会议,被选为杭州学生联合会评议员,参与组织和领导杭州学生的--等活动,成了杭州-领袖。1920年春,在杭州的“一师风潮”中,是主要组织领导...[详细]
许明清,原名陈玉虹,浙江省平湖县人。1937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不久便聆听了周恩来的演讲,加深了他对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的认识,随后参加革命,受中共组织委派,入第一期应城汤池农村合作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分到京山县以农村经济合作指导员的身份在京山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4月4日在京...[详细]
许维汉(1913~1955) 原名孔钤,湖南省永兴县仁勇乡下唐村人。1934年在湖南省立第5中学高中部就读时,借用同学许维汉的毕业证,考入了湖南大学政治经济系,从此改名“许维汉”。次年转入国立武汉大学,加入了中国国民党。1939年毕业。先后任国民党军委会西安办公厅第四处少校视察专员、国民党第...[详细]
徐懋庸(1910—1977),原名茂荣,笔名回春、高平,化名余致力、余扬灵,上虞下管西堂(今下管镇)人。1925年春,参加由上虞进步青年组织的青年协进社。1926年,受叶天底影响参加革命活动,任国民党上虞县党部宣传部干事,负责报纸《南针》。四一二-政变后,到慈溪秘密报纸《石榴》,遭通缉,往上海考...[详细]
杨屾(1688~1785年),字双山。陕西兴平县桑家镇人,著名农桑学家。一生热心搞农桑科学实验,不求功名,只在家乡教授学生,兴农富民,发展了关中的农桑业,为我国农业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杨屾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封建地主知识分子家庭,幼年早学,天资聪明,十几岁时从关中名儒李颙读书。他不应科举,不求...[详细]
杨斌,1998年至2000年中国美术学院进修,2000年至2003年职业画家。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嘉兴水彩画家协会会长。 其子杨上,现就读于上海东华大学。 主要艺术活动 2000年作品《小城初色》入...[详细]
杨洞潜(?~935) 杨洞潜,字昭元,广东始兴人。自少喜读书,博通经史。唐末,任邕管(今广西南宁)巡官,后寓居南海。刘隐为清海军(今广东)节度使,驻南海,聘杨为辅佐,以师礼相待。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刘隐任清海、建武(今广西)两镇节度使,推荐杨为试大理评事,清海、建武节度判官。 梁太...[详细]
杨方(生卒年未详),字公回,会稽(今绍兴)人。少好学,有奇才,经当时东晋名士虞喜兄弟称誉,名震一时。贺循谓“其文甚有奇分,若出其胸臆,乃是一国所推”。司徒王导辟为掾属,转任东安太守,迁司徒参军。方在都邑,缙绅之士咸厚遇之。自以出身寒微,不愿久留都城,求补远郡,欲闲居著述,导从之,遂出任高梁太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