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绍兴市> 上虞人物

徐懋庸

[公元1910年-1977年]

徐懋庸为[公元1910年-1977年]

  徐懋庸(1910—1977),原名茂荣,笔名回春、高平,化名余致力、余扬灵,上虞下管西堂(今下管镇)人。1925年春,参加由上虞进步青年组织的青年协进社。1926年,受叶天底影响参加革命活动,任国民党上虞县党部宣传部干事,负责报纸《南针》。四一二-政变后,到慈溪秘密报纸《石榴》,遭通缉,往上海考入劳动大学中学部。1930年9月,毕业回浙江,在临海回浦中学任教,开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1933年春,复赴上海,常给《申报》副刊《自由谈》写杂文,得以与鲁迅相识,其作品风格、文笔酷似鲁迅,林语堂曾误以为是鲁迅所作。1934年春,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常委、宣传部长、书记,《新语林》、《芒种》、《太白》等刊物,并负责与鲁迅联系。在1933年至1937年期间,曾为生活书店编著和翻译了不少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1936年左联解散后,与郁达夫、茅盾、朱自清、曹聚仁等署名发表《中国文艺家协会宣言》,在“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论战中,写信给鲁迅表示自己的看法,鲁迅发表了《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的文章。1938年3月抵延安,到抗日军政大学任教。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教科长,晋冀鲁豫边区文联主任,《华北文化》主编,冀察热辽联合大学副校长、校长,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第三分团政治委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武汉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1957年,以“回春”、“高平”等笔名在《人民日报》发表杂文,被错划为 ,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文革”中受破孩。1972年后在“干校”劳动,开始撰写回忆录,仅完成12章即病逝南京。1978年平反昭雪。
  主要著作有《甘地》、《罗斯福》、《犹太人》、《打杂集》、《打杂新集》、《街头文谈》、《印度革命史》、《文艺思潮小史》、《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简单介绍》及《鲁迅——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等。1983年,出版《徐懋庸选集》(3卷)。译作有法国罗曼·罗兰的《托尔斯泰传》、日本山川均的《社会主义讲话》、俄国梭罗古夫的《小鬼》、法国巴比塞的《斯大林传》,还编有《列宁家书集》等。 相关院校:

武汉大学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张子敬 (1910~1989) 浙江省台州天台
张进 (1910~1985) 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
邱东平 (1910~1941)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
石辟澜 (1910~1947) 广东省潮州市
孙开楚 (1910~1942)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
+ 更多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
张连友 (1948~1977)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
严春玉 (1887~1977)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
郑图 (1920~1977)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
李黎洲 (1898~1977)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
王历耕 (1900~1977)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
陈心陶 (1904~1977)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
+ 更多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