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南(1955-1979) 王江南,高兴乡长迳村人。中共党员,197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9年2月18日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遗体安葬在广西百色地区那坡县烈士公园。 王江南的父亲王邦忠是长征老干部。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入学后,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优良,多次被...[详细]
王甲荣(1850—1930),原名厚培,字步云,一作部畇,号次逸,晚号冰镜老人,嘉兴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历任广西永淳、富川等县知县,兼署富川县教谕、钟山理苗通判,候补直隶州知州,知府衔。《永淳县志》将其入循吏传。晚年在嘉兴参与地方自治,讲授诗词古文。1920年6月28日,甲荣等士绅...[详细]
王家襄(1872—1928),字幼山,绍兴人。父官亮,曾任河南怀庆知府。幼年丧母,12岁时随父至任所,由名师授课。父病殁,扶柩南归。屡试不第,改习法律。清光绪三十年(1904),以县丞分发江苏。旋赴日本留学,入日本警视厅特设 专科学校学习,主编《中国 讲义录》。三十二年毕业回国,任浙江全省巡警道...[详细]
王季欢(1898—1936),名修,字季欢,又号杨弇、云蓝,长兴雉城镇人。1920年,在北洋政府任财政部佥事,夫人温匋偕至北京居住。伉俪咸喜藏书,公余至琉璃厂隆福寺,搜求善本书籍,旁及钟鼎甲骨,盈屋充栋。其时家中匮乏,温匋即使典当,亦毫不吝惜。见有善本,而力不及购买者,则借回连夜抄写。见明以前残...[详细]
王金发(1883—1915),原名逸,谱名敬贤,字季高,号孑黎,乳名金发,嵊县(今嵊州)广利乡董郎岗村人。幼聪颖,性豪侠,爱习武,善射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入乌带党。二十八年归附平阳党,任首领。三十年考取秀才,与同乡志士创立大同学社,秘密进行反清活动。三十一年在绍兴大通学堂加入光复会,为...[详细]
王积沂(1877—1952),字撰春,平湖人。自幼颖悟好学,精于算学。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秀才。清末曾在嘉兴府学堂教授算学,后转苏州学务公所任职,得州同知衔,例授儒林郎。三十四年游学日本,钻研数学。回国后,应张元济之聘,至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翻译日本数学家上野清所著《大代数讲义》,作为我国...[详细]
汪筱奎(1901—1962),又名玉兔,绍兴人。著名绍剧演员。十多岁即入乱弹班,拜名丑为师,经过几十年努力,形成了绍剧二丑表演新流派。其唱腔刚劲有力,圆润悦耳,声如洪钟,余音悠长,故有“金嗓子”的美称。 解放后多次荣获华东区及省、地(市)会演一等奖与特别奖,被誉为“绍剧之王”。曾任同春绍剧团...[详细]
王翃(1603—1653),字介人,嘉兴人。世居王店镇,出身于手工业家庭。富有民族气节,操行高洁。明亡后为遗民,拒绝与官府来往。有任职清朝官府的故人前来造访,他拒不会见。 王翃少年失学,本业染工。20岁时偶然读《琵琶记》,欣然会意,遂学词曲,进而学诗,卓然成家。身遭世乱,心怀-之痛,作品多含...[详细]
王平民(1915~1947年) 江西省兴国县人。民国19年(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青年干事、连指导员、连长等职。参加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军委宣传队俱乐部主任、军委军官队队长兼政治指导员。民国25年(1936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晋察冀军区政治...[详细]
王平之(1898—1960),原名国本,学名笑竞,乳名阿炳。原籍上虞,父王湘源于清末移居嘉兴新塍竹园兜(今郊区高照乡),有租田二三百亩。平之青少年时代受孙中山的-影响,思想进步,更名王平之,含平均地权,倾向革命之意。1920年毕业于嘉兴秀州中学,考入杭州之江大学,肄业后回家务农。这一时期,平之在...[详细]
王启明(1907—1931),别名阿美,平湖新庙乡芦湾村人。早年曾以宰猪为生,绰号猪猡阿美。1928年,与金山县钱圩乡横沼村农民徐书生等结拜,组织贫苦农民于3月下旬袭击平湖县衙前镇国民党地方保卫团,缴获一些0弹药。旋即扩大队伍,在刘家堰正式成立“天下第一军”,提出“劫富济贫”的口号。当时金山、平...[详细]
王晏清(1910~1992) 湖南永兴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军职干部。民国16年(1927)3月考入黄浦军校第六期。历任排长、连长、少校参谋、上校参谋处长、团长、师参谋长,少将科长、处长、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等职。抗日战争中,参加淞沪、南京、宜昌等战役。民国38年3月在南京率国民党首都警卫...[详细]
王琬青(1878—1959),女,又名钱王琬,原籍绍兴,婚后入籍嘉兴。父母早亡,从小受舅父姚定生以及秋瑾等人的革命进步思想影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前后,变卖妆奁首饰,先后创办开明女校(在嘉兴城区南门梅湾街)和嘉秀公立女校(在嘉兴城区精严寺街东首),任校长并兼修身课。1923年被选为嘉兴平...[详细]
王孚善 (1906-1935) 兴国县茶园乡人。1928年参加兴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高兴区苏主席、兴国县苏副主席兼土地部长、江西省苏土地部长、会昌县苏主席、粤赣省苏副主席兼工农检察部部长、赣南省苏副主席兼工农检察部部长等职。红军长征后,在于都南部山区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详细]
王士雄(1808—1868),字孟英,小字笺龙,号梦隐、梦影、潜斋、半痴山人、海昌野云氏、睡乡散人,海宁盐官人。祖辈世代行医,士雄自幼体弱多病,14岁时,父亲去世,临终前嘱咐其一定要做个有用于世的人。立志继承家业,苦读医籍、史书,夜以继日。后专业行医,审病辨症,处方用药往往有创造性。友人周光远得...[详细]
王守胜(1519—?),子以敬,宗儒村人。德兴明代名贤,万历七年己卯科举人第二名,称“亚元”。宗儒村有“亚元坊”纪念其乡试高中。据同治十一年《德兴县志》记载,与祝世禄等就读于怀玉书院,受教于钱德洪。六十一岁中举,先后担任贵池教谕、绍兴教授、升任维阳郡通判,在向朝庭进表途中病逝。其性耿介,一生清廉...[详细]
王树槐(?~1952.4),字谋远,县城厢人。清代附生(县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两广师范简易科毕业,民国元年 (1912)当选为广西省议会议员。 民国10年(1921),王树槐任县督学局董事,协助翟富文编修《来宾县志》,兼任修志局编校。民国15年出任临桂县县长,次年回县任县立师范传...[详细]
王书瑞(1806—1877),字云史,原名步曾,号又沂,长兴人。清道光十四年(1834)进士,授工部硝磺库主事,累迁营缮司郎中。咸丰十年(1860),英军侵及京畿,朝官纷纷引退,曹部几空,书瑞毅然任事,总办军需,叙功随带加二级。同治二年(1863),家有不测,星夜奔还,浙江大吏檄办本籍善后,兼主...[详细]
王叔文(753—800),山阴(今绍兴)人。原以精于棋术,为待诏。后唐德宗命在东宫当值,太子李诵引为侍读。爱谈政治得失,常与太子议论时政及言宫市之弊,宫中之事常与计议参订。 德宗去世,太子李诵即位,是为顺宗,改元永贞(805),以叔文为翰林学士,韦执谊为尚书左丞、同平章事,王伾为左散骑常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