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嘉兴人物

王平之

[公元1898年-1960年]

王平之为[公元1898年-1960年]

  王平之(1898—1960),原名国本,学名笑竞,乳名阿炳。原籍上虞,父王湘源于清末移居嘉兴新塍竹园兜(今郊区高照乡),有租田二三百亩。平之青少年时代受孙中山的-影响,思想进步,更名王平之,含平均地权,倾向革命之意。1920年毕业于嘉兴秀州中学,考入杭州之江大学,肄业后回家务农。这一时期,平之在朱仲虎等中共党员的影响下,积极投身于农-动。
  1925年冬,为反抗公大租栈(宁绍籍地主设在新塍东市港南、万安桥堍的经租账房)的严酷剥削,王平之等发动了一场约有2000多农民参加的要求减租减息的跪香-运动,取得了胜利。1927年初,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农民部特派员,国民党新塍区党部农民部长及农民协会委员。在国民党嘉兴县党部的早期共产党员顾作之、沈选千等人的领导协助下,进一步开展农运工作,推动全县各地纷纷成立农民协会。平之带领贫苦农民,进而发动了一声势浩大的捣毁公大租栈的农民斗争。参加者手持铁锄头,砸毁租栈的用具,并上街-、散发传单。这次斗争摧毁了公大租栈恶霸势力,奠定了“二五”减租的基础。
  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时局险恶,王平之被开除出国民党,-远走河南开封,隐蔽在冯玉祥所办的政训学院中学习一年,后到河南太康县政府任佐治员,因主张禁烟,与县长冲突而离职。后回嘉兴隐居,任新塍区里仁乡长桥小学校长。1933年11月,福建人民政府成立,平之曾接受余心清的派遣,任浙江军事特派员,进行反蒋活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平之曾任新塍新南乡合作社理、监事主席,嘉兴县参议员。配合在新塍的共产党员沈如淙做地下工作,并继续从事农-动。1946年9月,新塍一带灾情严重,农民不堪繁重的租税,怨声载道,平之再次发动了一场农民告荒运动,迫使县长答应减免租赋。此后,还积极支持中共地方组织开展游击活动,隐藏0,掩护革命人士。人民解放军渡江前夕,积极策动国民党地方武装起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土改时,王平之定为开明地主。1949年至1956年8月,曾任嘉兴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主席兼秘书长。1956年8月至11月,任嘉兴县文教局局长,后又被选为副县长。任职期间,经常下基层了解情况,如实向上反映。1960年患鼻癌,医治无效,病逝于杭州。
同年(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