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德明(1912—2010.12.28)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油榨村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12月28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9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十师二十九团副排长、排长,第七十三师团总支书记,红三十一军...[详细]
萧先发,1898年生于河南省光山县月儿湾村(今属新县郭家河乡)一户贫苦农民家庭。萧先发生性耿直,爱打抱不平。凡本村发生地主欺负穷人的事,他都挺身而出。因此,在村里颇有威信。 1928年5月,黄麻起义后建立的工农革命军第七军由黄陂木兰山返回鄂豫边,开辟柴山堡根据地。月儿湾离柴山堡不过几里地,萧...[详细]
肖永银 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肖永银同志是河南省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勤务员、班长、排长等职,参加了红军万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太行军区八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带领军民...[详细]
肖永正(1904-1994)河南省新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第10师30团副班长、排长、司务长,营部管理员,红30军88师264团供给处主任、军供给部总务科科长、师供给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第7大队供给股长,第二分校供给...[详细]
肖永智,1915年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箭厂河乡肖湾村(今属河南新县)一个农民家庭。7岁在本村私塾念书,1926年考入箭厂河高等小学。农-动在家乡蓬勃兴起,他在学校参加了儿童团。1930年2月,黄安县(今红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15岁的肖永智当上了县苏维埃的通信员。不久,他参加了红军。1931年1月...[详细]
兰州军区空军后勤部原副部长。 肖志贤同志是河南省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管理员、科长、团供给处处长、纵队供给部部长、东北野战军后勤部第二分部副部长、兵团后勤部部长、华南军区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检查局第一副局长、总后...[详细]
谢景德(1904~1930年),又名谢汉秋,龙岩人。民国9年(1920年)考入集美学校师范部,毕业后留在小学部任教。民国14年6月,在集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受党组织的派遣回龙岩任政治监察署秘书,积极开展国民革命和工农运动。民国16年“四一二”-政变后,前往武汉...[详细]
谢再发,原名光辉,适中乡洋邦村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4月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童年失学,粗识文字。 早年参加适中民团,民国18年(1929)脱离民团,往漳州做生意,其间受同乡共产党人谢景德的影响,参加了厦门大破狱的接应工作,护送谢仰堂等3人回岩。 民国21年,从厦门带回二、三十人,三、...[详细]
济南军区原副司令员。 熊作芳是河南省新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宣传员、宣传干事、少共省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游击大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副旅长、分区司令员、干部部部长、副军长、济南军区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详细]
徐箴 (1899-1949),字士达。辽宁省兴京县(今新宾县)人。1916年在王彤轩("九一八"事变后,辽宁省民众抗日自卫军副总司令)举办的小学任教。后被兴京县监督邹健鹏保送出国留学,到日本仙台高工,攻读电气专科。1923年毕业回国,历任奉天市政公所事业课长。亲自设计、修建有轨电车。有轨电...[详细]
薛增福,字绶宸,光绪十七年(1891年)四月七日生于河北省新河县一个农民家庭。民国5年(1916年)毕业于河北保定师范理化专科。民国6年(1917年)投身于教育事业,于北京京师第八小学任教。翌年远离家乡,奔赴东北边疆吉林省道立第二中学任教。民国9年(1920年)9月来到依兰。先于吉林省立第五师...[详细]
徐根竹,西陂乡大洋村人,1916年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县一个贫苦雇工的家庭。他不满10岁,扛长工的父亲就离开了人世间。为了糊口,母亲只好带着他寄居在亲戚家里。他无钱上学读书,便给地主放羊,12岁时又到一家纸坊当学徒。地主的残暴,纸坊老板的狡诈,使他自小就觉得这世道不平,并厌恶这些吸血鬼。 193...[详细]
海军原副参谋长。 徐明德是河南省新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战士,班长,电台报务员、台长等职,参加了第三、四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和西路军打通“国际通道”的战斗。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教员、军委三局五分...[详细]
许世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06年生,湖北麻城许家洼(今河南新县)人。早年入少林寺习武,后投身军旅,曾任国民革命军连长。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等职。在鄂豫皖...[详细]
徐秀寰,又名玉珊,西陂乡陈陂村人,清光绪元年(1875)生。年青时在城里租一小店卖小食,晚上到拳术馆练拳,后又随师傅去江西苦练三年,练得一手好拳术。民国16年,军阀陈国辉手下的营长吴虎,慕徐拳技高超,欲以重金聘他传授拳法,被拒绝。民国18年,出任西陂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兼赤卫队大队长。民国20年底到...[详细]
徐元度(1907~1986年),字霞村。祖籍湖北阳新,生于上海。民国14年(1925年)入北京中国大学学习,次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小说、译文。民国16年,赴法国巴黎大学文学院留学。翌年因病归国,在上海卖文为生,并加入文学研究会及水沫社。民国19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详细]
羊侃(496年-549年),字祖忻,泰山梁父(今新泰市天宝镇)人,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东汉南阳太守羊续之后,北魏平北将军羊祉之子。 羊侃早年在北魏为官,累封至征东大将军、泰山太守,赐爵钜平侯,后率部众南归梁朝,多次随军北伐,官至侍中、都官尚书,封高昌县侯。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详细]
杨超,1904年出生于河南省新县,5岁时随家迁居江西省德安县。1921年考入南昌心远中学,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并和同学袁玉冰、黄道、方志敏等组织革命团体“改造社”。1923年秋,杨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学读书,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发表《改造中国的一条道路———革命》一文,大声疾呼...[详细]
杨世宁(1906~1927年),又名德怀,龙岩溪口人。民国11年(1922年)就学于集美学校师范部,开始接触马列主义。民国13年,先后与同学创办《到民间去》、《新龙岩季刊》,宣传革命思想。民国14年5月,参加共产党人罗明创办的协进社。同年考入厦门大学,后因闹“-”转学上海大厦大学,不久又转学广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