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圃 [公元1918年-2009年]

  • 张一圃(1918~2009),号谷晨,河南新乡辉县人。 1918年3月生。自幼酷爱美术。曾任中、小学校美术教师,长期从事美术教学和舞台美术工作,后任新乡市文化馆馆员,新乡市美协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新乡市美协、新乡市书画院和太行书画院顾问,新乡市人大代表、新乡市政协委员等职。平生喜爱...[详细]

张沂养 [公元1907年-1931年]

  • 张沂养(1907-1931),福建省龙岩县小池乡红斜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曾任龙岩县赤卫团政委。参加了龙岩-和创建闽西苏区的斗争。1931年5月在闽西苏区“肃清社会民主党”错案中蒙冤,在大池乡老圩罹难。小池镇 "小池镇位于龙岩市新罗区西部,距市区18公里,东南连龙门镇,西南...[详细]

张圆 [公元1926年-2000年,电影演员、导演]

  • 张圆(1926年12月22日-2000年8月10日),电影演员、导演。原名张祖泽。河南卫辉人。1949年相继在华北大学三部和中央戏剧学院学习。1950年入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演员班学习。1953年毕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曾在《祖国的花朵》、《沙漠里的战斗》、《水库上的歌声》等影片中饰演...[详细]

张召红 [公元1896年-1935年]

  • 张召红(1896-1935) 湖北阳新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10月,龙港被敌军占领后,受鄂东南道委派遣,前往阳(新)武(宁)通(山)边界地区,组建金竹尖游击队,打民团、摸岗哨,除叛徒、炸碉堡,配合红军的反“围剿”斗争。主力红-移后,率游击队活动鄂赣边界的大山中,生活异常艰苦...[详细]

张昭允 [宋][?-1008年]

  • 张昭允(?-1008),字仲孚,卫州(唐汲郡,今河南汲县西南)人。宋初边城守将、右神武将军。 年轻时秉持父亲功勋,试大理评事。代国公潘美将女嫁他为妻,并上奏改任右班殿直。以居殿直多年,迁通事舍人。 宋太宗端拱初(988年),辽军南下犯宋,朝廷任命张昭允为雄州监军。秋天,辽骑兵犯境掠夺财物...[详细]

张振宇 [公元1901年-1960年]

  • 张振宇(1901—1960)张振宇,号辅之,生于新余市姚圩镇姚圩村。1924年留学日本,在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科毕业。1929年回国,在江西省立工业专科学校任教,兼任该校机械工厂主任和南昌铁工厂技正。1938年因抗日战争爆发,离校回乡经商。1940年到广东坪石中山大学工学院任教授。1942年又返...[详细]

张振宙 [公元1917年-1993年]

  • 张振宙(1917—1993)张振宙,1917年2月12日出生于渝水区南安乡皂江村,张峰先生之侄,退休前系台湾省农业试验所嘉义分所技正。张振宙194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森林系,毕业后于1943年2月至1945年1月在初创的新喻县中任植物教师,1945年2月赴庐山植物园工作,1947年9月应台湾省林业...[详细]

张治银 [公元1920年-2008年]

  • 张治银(1920-2008),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竹林村人。 1920年出生于新县箭厂河乡竹林村段家冲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家贫,在家中帮父母干农活和为地主放牛为生。1933年1月参加红军,被编入黄安县(今红安县)三区便衣队任战士。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936年7月,调鄂东北道委任勤务员、战...[详细]

张钟祺 [公元1911年-1979年]

  • 张钟祺(1911-1979),清宣统3年1月生。奉天新民(今辽宁省新民县)人。少读私塾,后入沈阳南关小学读书。1930年于沈阳第一师范毕业后,考取沈阳小河沿圣京医学院。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资助他求学的伯父因抗日嫌疑案,被革职下狱,断绝经济来源,他靠勤工俭学修完医学院7年课程,并取...[详细]

张子锷 [公元1904年-1989年]

  • 张子锷(1904-1989),又名映轩,河北安新人。1927年毕业于天津河北工学院。1927至1937年在保定女子师范、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任教。1937年12月到北京四中任物理教师、副校长,直至1975年退休。担任中学物理课教学50余年,致力于备好每堂课,教好每堂课,教会每个学生。提出教师教育...[详细]

张宗杏 [公元1907年-1935年]

  • 张宗杏(1907~1935),女,河南省新县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出色的妇女干部。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张宗杏积极地投入到革命斗争中。 1930年春,卡房地区乡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各个村都办起了夜校。张宗杏亲自担任夜校教师。她夜晚认真教学,白天组织妇女给红军家...[详细]

张宗耀

  • 张宗耀,1915年9月生,河南在新县郭家河乡土门村人。少时因家庭贫寒上不起学,11岁就给地主放牛、砍柴、打短工。1929年家乡闹起革命,他参加了赤卫队,1930年7月正式参加红军,任红四军第十师特务二-士,先后参加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战役和鄂豫皖苏区一至四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10月随红军...[详细]

赵辉 [公元1861年-1933年]

  • 赵辉(1861—1933)赵辉,字俊明,号德庵,新余市水北镇大溪桥赵家村人。他出自中医世家,父亲赵以文是著名的儒医。赵辉从小受到书香家庭的熏陶,爱学好问,勤奋图进。晚年继承家业,精研医术,隐居家乡“老鹤松巢”,自己署名“鹤巢老人”。赵辉身体颀长,记忆力强,16岁应县试名列第一,临江府试第二,豫章...[详细]

赵钧 [公元1920年-2002年]

  • 赵钧(1920~2002)安新小北冯村人。1938年春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心村党支部书记。1938年10月参加冀中四地委党训班的培训。此后,在冀中肃宁县四区委、一区委、二区委先后任保卫委员、文建会主任、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书记。1945年9月起,先后任天津地下军支队政...[详细]

郑德芳 [新四军战士]

  • 郑德芳(1913-?),福建省龙岩县适中乡莒溪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南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战士。1938年2月离开龙岩北上后失去无音讯。适中镇 适中地处闽西南大门,毗邻漳平、永定、南靖等县(市),是闽西南通往闽...[详细]

郑怀贤 [公元1897年-1981年]

  • 郑怀贤(1897~1981)安新北辛村人。11岁开始习武,师事百家,擅长形意、八卦、太极拳术。同时学医治跌打损伤、接骨术。1928年任两江女子师范和交通大学体育教师。在上海精武馆举行的武术比赛中,多次夺魁。十八般兵器兼能,尤擅长飞叉,沪上武林界中人常称他为“飞叉阿贤”。1936年赴德国出席第十一...[详细]

郑镜鸿

  • 郑镜鸿,男,潮安县金石镇人。现任新加坡大马机构董事长,新加坡潮安会馆名誉主席。先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捐资赠建镜鸿路、沙溪路、前陇学校、湖美小学、湖美村水改工程、金石医院,东山湖温泉度假村;支助潮州体育馆建设和潮安县广播电视发射塔等以及其它社会公益事业共13宗,捐资总额折合人民币...[详细]

郑扬周 [公元1917年-1943年,新四军战士]

  • 郑扬周(1917-1943),福建省龙岩县适中乡莒溪村人。1935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南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参加抗日战争,任新四军二支队三团战士、新四军驻龙岩办事处警卫员。1943年在龙岩适中被国民党杀害。适中镇 适中地处闽西南大门,毗邻漳平、永定、南...[详细]

郑用锡 [清][公元1788年-1858年]

  • 郑用锡(1788~1858)字在中,号祉亭,清代台湾淡水人,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郑用锡,祖籍同安县金门。道光三年(1823)进士,任同知。十四年在京都先后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十七年返台湾,主讲明志书院,致力于地方建设。十九年自募乡勇,抗击英军侵犯。...[详细]

甄完 [明][公元1392年-1465年]

  • 甄完(1392~1465),字克修,号复庵,明代新昌彩烟岩泉村(今属镜岭镇)人,家境贫寒,自幼聪明,勤奋好学,为萧山魏骥所器重。明永乐十九年(1421)登进士第,初任刑部主事,当时因明宣帝朱瞻基与皇叔朱高煦发生皇位之争,平叛后朱高煦被贬为庶人,朝廷在其封地山东,逮捕株连无辜者近三千人,甄完以毫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