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寿常 [公元1908年-1971年]

  • 张寿常(1908~1971)又名张纪五。定县(今定州)城内东大街人。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赴德国,入波恩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深造,从克鲁士教授学习小构造理论。1939年底获博士学位回国。 先后任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地质矿物系教授、长...[详细]

张书年 [公元1909年-1995年]

  • 张书年(1909—1995),书法家,笔名墨卿,斋号求知轩,1909年4月生于河北省沧州市。生前住聚仙路30号。 张书年出生于农民家庭,他7岁学书,14岁能为乡里书写春联,16岁开始习柳、颜及潘龄皋之行书,同时初步隶书;而后,至营口拜书法家武进、蒋松云为师,以隶、行为主,继续深造,又得书法家...[详细]

张舜元 [明]

  • 张舜元(生卒不详)字伯才。望都人。明嘉靖八年(1529)中进士,任吴县知县。吴县为富庶之乡,赋税甲天下,县内豪右为把持敛收赋税的肥缺,每任县令刚到任,就以重金贿赂。张舜元到任后,即拒贿金,改革收取织造户税金的方法,公开价格,减少中间环节。对土地税则无论贫富,按额征收。对横行乡里的豪右严惩不贷,县...[详细]

张四海 [公元1895年-1973年]

  • 张四海(1895~1973)徐水西张丰村人。弟兄4人,他排行在四,人称大四尔。在他舞台生涯30余载之际,不幸耳聋,从此,人们称他聋四尔。盛名京南,有“盖京南”之称。8岁便跟一个到本村“张马尾(以)箩”的外来人学柳子调(小秧歌),西张丰剧团将柳子调改为哈哈腔,他12岁便成了小有名气的娃娃戏篓子。 ...[详细]

张太俊 [公元1885年-1939年]

  • 张太俊(1885-1939),又名张太。河北人。从小在家务农,1907年春到哈尔滨中东铁路总工厂当翻砂工。 在俄国工人布尔什维克组织影响下,张太俊于1908年参加了中国工人第一次在哈尔滨举行的“五一”大 ,不久,组织翻砂工人为反对工厂沙俄分子殴打工人举行 ,迫使厂方撤换了经常欺侮中国工人的俄...[详细]

张廷瑞 [公元1901年-1940年]

  • 张廷瑞(1901~1940)化名张乃东、张之达,号云阶。涿县(今涿州)永乐村人。1920年夏考入保定育德中学,1921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2月,保定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建立,他为领导成员。1923年由团转党,1924年5月至1925年春,任首届中共保定市委委员并任代理书记。1...[详细]

张桐 [公元1916年-1946年]

  • 张桐(1916~1946)又名张获。曲阳郎家庄村人。出身于地主兼陶瓷业主家庭。父亲张仲山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和正义感,曾保释被国民党当局关押的仁景树村共产党员王德润(王银科)。高小毕业后,王德润利用亲戚关系接近张桐,向他灌输革命道理,启发他的政治觉悟,并于1931年春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入党后经...[详细]

张维藩 [公元1892年-1963年]

  • 张维藩(1892-1963),字介人,河北省丰润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 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少年时在家耕地、读私塾,及长進入保定陆军学校、北京青河陆军中学就读。在校期间加入同盟会。 民国元年(1912)8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一期。 1914年11月,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详细]

张锡珩 [公元1910年-1969年]

  • 张锡珩(1910-1969)曾用名张秉珩、张国钧。河北磁县人。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曾任山东芝罘陆军军官学校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中共冀鲁豫区党委武装部长、晋冀鲁豫军区第十七军分区副司令员、河南郑州军分区司令员兼中共郑州地委书记。新中国建立后...[详细]

张享德 [清][公元1834年-1888年]

  • 张享德(1834-1888年)字濂石,号重斋,别号亦元咸丰辛酉科拔贡生,栾城东街人。少时有神童之称,好书法,擅长篆籀,工汉隶。博学能文,精于考据学,尤精目录学。家有“从吾好斋”,藏书甚多。一生纂著甚富。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栾城县志》14卷;光绪三年(1877年)重修《唐县志》12卷;光...[详细]

张小党 [公元1909年-1947年]

  • 张小党(1909~1947)女。雄县南涞河村人。13岁当童养媳,15岁与一铺村霍丙章结婚。1945年8月,共产党组织工作队深入农村,领导贫苦农民开展锄奸清算、减租减息和土改运动。张小党在工作队启发教育下,成为斗争骨干,当选为村妇救会委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村农会发现地主胡振生占有土地580亩,只...[详细]

张晓东 [公元1909年-1988年]

  • 张晓东(1909~1988)曲阳七里庄村人。1927年至1929年在曲阳县简易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在本村任教。193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七里庄村党支部书记,后兼任东南乡区委副书记。任教期间,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在学生中组织少年先锋队,在教员中发展共产党员,秘密进行革命活动。 1932年9...[详细]

张小端 [公元1903年-1992年]

  • 张小端(1903~1992)女。唐县留九庄村人。1941年12月任本村抗日政权民教委员,丈夫管国堂任抗日地下交通员。翌年,唐县平原区被日本侵略军控制,她为掩护抗日干部、八路军战士,在自家西房牲口槽下挖了一条通往水井的地道,供抗日干部、战士出入。她对八路军干部、战士关心备至,宁肯自家吃糠咽菜,为他...[详细]

张晓湖 [公元1920年-1943年]

  • 张晓湖(1920~1943)别名徐锋。安国张家营村人。在高小读书时,受进步教师李佛光影响,积极参加抗日宣传和--活动,经常徒步30里到县城与进步学生联系,在同学中秘密传阅革命书籍。1938年参加抗日工作,在本村文建会负责宣传工作。1939年调中共安国县委宣传部任干事,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详细]

张晓梅 [公元1911年-1968年]

  • 张晓梅(1911~1968)女。原名张锡珍。保定市区人。其父张镜海是二七大 中保定铁路工人的代表,曾遭 当局通缉。两个姐姐锡瑗、锡瑞是保定第二女子师范进步学生中的佼佼者。张晓梅受其父和姐姐们的影响,在保定第二女子师范附中学习时即追求进步。1925年,张晓梅全家迁居北京,当年秋,到中共北方区委创办...[详细]

张效直 [公元1886年-1987年]

  • 张效直(1886~1987)原名张希篆,字效直。河北景县人。幼年随祖父在家读书。1912年在保定优级师范学校初级完全班毕业,1916年任保定优级师范历史教员。1921年在国立北京大学文科史学系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此后,相继任河北大学历史教授,保定女子师范、保定联合中学、省立保定师范历史教员。在河...[详细]

张锡纯 [公元1860年-1933年]

  •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省盐山县人。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人物,中医学界泰斗。 清咸丰十年(1860)生,出身书香之家。祖籍山东诸城,其先明代迁居直隶,世代皆为儒家学者,其父张丹亭精于医道。锡纯自幼读经书,习举子业,两次乡试未中,遵父命改学医,上自《黄帝内经》、《伤寒论》,...[详细]

张席禔 [公元1898年-1966年]

  • 张席禔(1898~1966)字惠之。定县(今定州)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自费赴德国留学,入慕尼黑大学学习,1926年转入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受业于古生物学家阿倍尔教授,1928年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教授,两广地质调查所技正,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北京地质勘...[详细]

张兴汉

  • 张兴汉(生卒不详)字造卿。高阳县城北关人。能言善辩,经商起家。在县城经营“德信隆布庄”、“华信手工染坊”。清末,朝野迫于外侮,有识之士提倡变法,主张发展民族工业,以御患图存。受此思潮影响,与商人杨木森、李秉熙、韩伟卿等,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月创办高阳商务分会,提倡织布,改良布业。此后高阳...[详细]

张欣如

  • 张欣如,河北省交河县人,1938年随军到豫北做开辟工作,历任滑县、内黄县政府秘书,四专署工商局副局长、副专员。1945年5月至1946年3月,任卫滨县县委书记,领导卫滨县(即延浚汲淇四县边区)人民做了大量的战勤工作,打击了顽匪-势力,壮大了革命力量,维护了群众利益,为政权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