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峰(1921~2002)曲阳东诸侯村人。1937年9月参加革命,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三分区十一大队部宣传队队长、政治部特派员,晋察冀军区保卫部科员、干事,晋察冀军区三分区骑兵团特派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陕甘宁教导旅二团三营教导员、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一...[详细]
杨衒之(?~约550或559)杨或作羊。南北朝时期北平(今满城)人。曾在北魏做过奉朝请、期城(治今河南泌阳西北)太守,抚军府司马、秘书监等官职。北魏时,都城洛阳佛寺林立。北魏末年的永熙之乱(532~534),洛阳寺院毁于兵火,满目凄凉。 东魏武定五年(547),杨衒之行役重过洛阳,感怀兴废,...[详细]
杨秀峰(1897年2月27日—1983年),原名碧峰,字秀林。1897年出生于直隶省(河北)迁安县杨团堡村的一个书香门第。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教育家、法学家,我国公安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全国解放后,任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高教部部长,教育部部...[详细]
杨银山(1887~1977)又名杨炼、杨树森。定县(今定州)杨只东村人。幼时就读于私塾,但不久即逃荒在外,靠乞讨、打短工度日。早年曾在国民军第三军任职,并几次参加暴-动和起义。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沙河两岸抢秋、抢仓库、抗捐抗税、抢粮吃大户等活动。日军侵占定县后,他变卖家产,雇铁匠,制...[详细]
杨韵谱(1882~1957)原名金玉,艺名还阳草。高阳邢果庄村人。7岁入易县姚老清的祥庆和科班,学花旦戏,出科后搭“乡班”演出于保定一带农村,成为班中主角。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以主角身份去天津、沈阳、北京等大剧场演出。在北京入田际云的玉成班。宣统元年(1909)去南方搭班,先后在上海、...[详细]
杨振卿(1875—1960年),又名杨老振,曲周县曲周镇小河道村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祖父杨璞为清道光年间直隶第四名举人。杨振卿聪明好学,15岁时便考中生员。17岁时由清王朝选派公费赴日本东京文学院数理科留学,学成回国后,见清王朝腐败,无心作官,以教学业。新中国成立后,在邯郸专区地委干部文化补习...[详细]
杨钟(1896~1993)字士符。清苑人。幼读私塾,1916年保定育德中学毕业,1918年8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1922年7月毕业后,在江西督军蔡成勋部第一师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32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二军一三九师七二四团团长、少将旅长、副师长。1939年调重庆军政部中训...[详细]
阎建国男,1960年7月出生,河北人,汉族。2008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北京市信利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律师。九三学社中央常年法律顾问。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理事,北京市律师协会第九届理事,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届律师协会副会长;第八届中华全国律师协...[详细]
阎建章(1925~1996)蠡县辛兴村人。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担任辛兴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情报站站长、游击队长等职务,带领民兵和群众配合八路军冀中军区部队开展抗日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仍然担任辛兴村党支部书记,在蠡县建起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拖拉机站,率先实现农业耕作机械化。1954...[详细]
阎进忠(1914~1979)乳名阎墨丫头。曲阳北孝墓村人。贫苦农民出身。1934年到北平(今北京)门头沟煤窑做工,1935年返乡学木工,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农民抗日救国会主任兼除奸团长。1939年春,受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侦察人员的委派,以做木工为掩护,打入北...[详细]
阎钧(1914~1980)安新同口镇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家乡一带从事革命活动,曾任高阳、任丘、安新中心县委宣传部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党的指示在家乡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游击队,任游击队政治部主任。后历任冀中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政委,冀中...[详细]
阎洛福(1846~1900)涞水北高洛村人。精通中医,常常舍药为人治病。为人正直,好义多谋,威望甚高,被村人推为村正(即村长)。高洛原是400余户大村,后划分南北两个高洛村。南高洛村有人信奉摩尼教(俗称“模摸儿教”),阎洛福极为反对,禀请县令笞辱之,习教者拟入天主教,以图报复,遂与徐水安新庄天主...[详细]
阎梦周(1914~1993)别署健民,后号忘龄。曲阳东关村人。自幼酷爱书画艺术,20世纪40年代毕业于北平(今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北平华北大学美术系,师从书画名家陈半丁、胡佩衡,后成为北平书画名家。其书画技艺被傅作义看中,成为傅作义的秘书,后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在撤离大陆时,特送阎4张机票,让其携...[详细]
阎鸣泰(生卒不详)清苑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为辽东参政、拾遗,被弹劾罢归。后来起用为佥事,分巡辽海(治今辽宁开原北)。开原失陷以后,被经略熊廷弼派遣巡抚沈阳,半道恸哭而返。不久,托病谢职回家。天启二年(1622),起用原职,监军山海关。不久,升为副使,受重臣孙承宗...[详细]
燕树檀(1914~1985)定县(今定州)北太平庄村人。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39年7月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历任云南省经济委员会技工、西南矿产测勘处助理工程师、副工程师。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西桂平矿务局工程师兼探矿队队长,中南工业部总局主任工程师,贵州省...[详细]
燕树棠(1891-1984),字召亭,河北定县人。1914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法科,1916年通过清华专科考试赴美,入哈佛、哥伦比亚、耶鲁大学学习,1917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L.L.M.)、1920年获得耶鲁大学法理学博士学位(J.S.D.)。 归国后,燕树棠曾担任北京大学法律学系...[详细]
阎素(1916~2009)曾用名阎书景、南开、曼陀。安新人。1932年考入北平(今北京)京华美术学院,在校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 组织“美联”,与同学陈伦(地下党员)一起传递、散发传单。在校创作了油画《先死》,表现了革命者誓死如归的精神,受到进步师生的好评。1935年,描绘饥寒交迫流浪街头孤儿的毕业...[详细]
阎兴邦,清直隶宣化(今张家口宣化)人,号梅公。 阎氏先祖为山西忻州人,先人阎海明以武略跟随常遇春战于宣化,因功被授予宣府前卫指挥使,世袭指挥同知,从此,阎家就成为宣化人,而且都以武功显赫于世,直到阎兴邦才开始励志于学业。 个人经历阎兴邦少年时就跟随舅父游走于江浙间,结交了不少名士,一起吟...[详细]
阎仲川(1922~2002)定兴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6月参加冀中徐涞分区抗日游击队,历任分区三团五连见习排长、冀中军区司令部一科见习参谋、参谋。1943年2月起,在冀中军区教导队学习。1944年1月任晋绥军区作战参谋。先后参加了冀鲁豫讨伐叛逆石友三、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