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保定市> 高阳人物

杨韵谱

[公元1882年-1957年]

杨韵谱为[公元1882年-1957年]

  杨韵谱(1882~1957)原名金玉,艺名还阳草。高阳邢果庄村人。7岁入易县姚老清的祥庆和科班,学花旦戏,出科后搭“乡班”演出于保定一带农村,成为班中主角。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以主角身份去天津、沈阳、北京等大剧场演出。在北京入田际云的玉成班。宣统元年(1909)去南方搭班,先后在上海、镇江、苏州、南京、汉口等地演出。
  宣统三年(1911)回北京后,于1915年在北京第一舞台同著名梆子女演员刘喜奎合作,演出《新茶花》、《电子奇谭》(杨韵谱自编新剧),在京轰动。同年与丁剑云等在北京创办坤班奎德社,社址在广德楼戏园(大栅栏前门小剧场),主持该社达24年。1940年,奎德社被迫解散后,担任庆乐园经理,基本上结束了舞台演艺生涯。1951年被聘到中国戏曲研究院所属中国戏曲学校任教,并任该校艺委会委员。
  杨韵谱还是一位剧作家及导演兼舞台美术家。在他主持德奎社20余年中,改编、创作及导演、设计舞台美术的作品有120余部,上演的有80余部,如《啼笑姻缘》、《少奶奶的扇子》、《拖油瓶》、《满江红》、《柳暗花明》、《何玉英》、《妻妾鉴》、《爱情试验》、《玉尺缘》、《红泪影》、《桃花洞》、《渔光曲》、《桃花泣血记》、《赖婚》等。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同年(公元188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