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谏官——刘洙,明代建水州人。正德进士。任刑科给事中、都给事中等职,针贬时弊,敢于谏言。著有《奏疏》三卷、《参驳》五卷。其施政主张载入史录。后辞官回乡,教授子弟,施救乡民。状元杨升庵为其作《刘都谏阡表》,立碑于町畸寨后。同名人物: 刘洙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 [宋]...[详细]
教育名家——刘宝煊,建水西庄新房人。早年两度赴日本留学,后于云南大学任教。一九三八年回乡,任建民、临安中学校长,于校内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宣传革命思想,培育出大批人才。一九四八年受中共华南分局之托,组织武装斗争,任讨蒋自救军二纵队司令员、思普地区临时人民委员会主任,解放后任昆明市教育局局长。相关院...[详细]
刘大国,1924年出生在云南省宣威县落水海子下村一个自耕农民家庭。父亲刘正万,母亲王银焕,为人忠厚,养育子女三人,刘大国排行老三。8岁时父母送他到落水国民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宣威县立中学读初中。他不仅努力完成所学课程,而且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尤其喜爱阅读有关英雄人物的书籍,与同学和睦相处。刘大国负...[详细]
刘品鑫,又名萧霖、刘宗帮、刘少平,1922年8月生于云南省晋宁县广济村(原属云南省呈贡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尽管生活十分艰难,父母希望儿子能有出息,便节衣缩食供他读书。1939年3月,刘品鑫考入呈贡中学初三班。 1940年,呈贡中学聘请西南联大学生许唯宁(徐晃)、陈宜平(陈瑞图)(均系中共...[详细]
刘尧汉,新中国第一个彝族教授。 1922年,出生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马街乡沙坦郎村; 1939年,升入楚雄中学; 1942年,考入云南大学生物学系; 1943年,转入云南大学的社会学系,投身于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等研究事业; 1947年,云南大学毕业后留校...[详细]
李文学(1826―1874),彝族,又名正学,云南赵州(今弥渡)瓦卢村人,雇农出身。清末云南哀牢山区各族农民起义领袖。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五月,因不堪清政府的压迫政策,率先在瓦卢村起义。1858年与哈尼族田以正起义军联合,逐步统一了哀牢山一带的农民力量。主张彝汉各族联合共同反对地...[详细]
李忠贵,1956年出生在云南省富宁县郎恒乡吞亨村一个壮族农民家庭。 1972年12月,李忠贵从富宁县卫生培训班毕业,回到郎恒乡卫生所当医生。不久,富宁县发生了大范围的疟疾,病魔像无情的阴云笼罩着医疗条件十分落后的壮乡山村,死神像一根绳索拴着数千群众的生命。李忠贵的父亲也未能幸免,正卧床不起,...[详细]
陇均府,原名君辅,字佐贤,镇雄小河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十月生于彝族富豪家庭。1906至1916年读私塾,1917至1919年闲居。1920年在云南省-教育训练所受训。1922年任镇雄中东团防队长。1927年任镇彝边防游击统部中队长。1929年任镇(雄)彝(良)游击大队副及参谋。193...[详细]
陇生文(1907—1982)彝族,号应奎,云南省镇雄县塘房沟边人。安恩溥、安纯三的表弟。云南讲武堂第19期步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3期毕业。 生于1907年6月23日。1925考入云南讲武堂第19期步科,参加的“青年读书会”。1929年任九十八师特务连排长。次年加入国民党,此后相继在滇军中...[详细]
龙雨苍(1898—1935)原名龙泽溥,字雨苍,彝族,昭通市炎山乡松乐村人。在云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时,受五四运动民主思潮影响,思想言论较为激进,被省宪兵司令兼第一中学名誉校长郑开文开除学校。1920年,龙雨苍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十六期学习,毕业后在靖国联军第五军中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2...[详细]
龙泽汇(1910-1991),云南昭通人。1929年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七期学习。曾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中校参谋。抗日战争时期,随部队参加了台儿庄等战役。1943年后任国民革命军上校团长、少将补给司令。1945年入越南接受日军投降。1946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93军少将师长、副军长、中将军长...[详细]
陆崇仁(1887~1951)号子安,彝族,巧家县荞麦地人,担任云南省财政厅厅长。民国初在云南政法学校毕业后,任镇雄县承审员。1920年当选云南省议会议员。经袁昌荣介绍,与龙云相识,龙云任第5军军长,委陆崇仁任第5军军法处法官,后保荐出任寻甸县知事。1924年,陆任第5军军法处处长。1927年任富...[详细]
鲁道源(1898—1985) ,中国国民党陆军中将,云南昌宁人,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后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抗战期间,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八军新编第十一师师长、第五十八军副军长及军长,积极参加抗战。抗战胜利时,在南昌接受日军投降。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五十八师师长、第十四绥靖区主任、第十一...[详细]
卢汉(1895—1974),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和平解放云南,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历任云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防委员会委...[详细]
罗占云,1910年出生于云南省大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给地主放牛,10岁进地主作坊当童工,15岁毅然投身滇军,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征程。 怒潮澎湃, 党旗飞舞, 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须贯彻, 纪律莫放松, 预备作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 引导被压迫民众。 ...[详细]
卢央,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男,彝族,资深教授、博士后导师。 彝族部落首领的后裔;国内外知名教授;南京大学 原天文系主任;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 副院长;中国易学与科学研究会 副理事长;中国思想史研究室 主任等。 卢央先生是彝族部落首领的后裔,在中国的历史上,彝族自古就精于星占...[详细]
吕光,原名陈癤,苗族,1914年生于云南省思茅县复兴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陈景星早年从政,后弃政从教,在家乡曾任过中学教员和校长。 吕光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在家乡高小毕业后,考入昆明省立工业学校附属中学。1935年,考入北平朝阳大学。时值日本侵略者侵吞华北,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最严重的时刻。...[详细]
马福兴(1864~1924),回族,云南建水人,经名为穆罕默德·尤努斯。马福兴早年中过武举,后在云南提督马福录下任参将。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西安,马福兴被派去护驾,受到慈禧太后夸奖,于1902年被委为河南参将。在河南任上因犯事,他被充军新疆。杨增新因马福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