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宝珍 (1902—1934) 全国互济会营救部部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道州(今道县)人, 又名保贞、葆珍,女,1902年4月出生于道州城内一户贫民家庭。12岁进入道县一所女子小学读书。1918年秋考取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她是三女师爱国...[详细]
何炳麟 (1877—1966) 岳云中学创始人,教育家。 湖南省酃县(今炎陵县)人,1877年6月27日出生于酃县中村乡一个乡村教师家庭。1900年参加衡州府试取秀才。1903年8月考取官费留日,进入日本东京工业学校电气科学习。1908年10月应聘到湖南高等实业学堂、湖南省立优级师...[详细]
何秉才,又名何求,1900年出生在湖南省汝城县土桥乡永安村的一个贫苦农家。8岁开始读书,13岁进入汝城县云头书院(相当于高小)读书。勤学好问,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毕业后,回家务农。因练就了一手好毛笔字,村里乡亲们有事都要找他帮忙,大家都叫他“小先生”。 1926年,汝城的农民开始翻身闹起革命来...[详细]
何长工 (1900—198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共中央顾委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华容县人, 原名何坤,1900年12月出生于华容县大乘区南山乡一个农民家庭。6岁人何氏族学启蒙。后入南山区公立高等小学。1914年考入岳阳第三联合中学,因作为学生代表参与清算校长...[详细]
贺春轩(1907 ~ 1930),字学周,又名贵生,洪家关人。家庭贫苦,无一产业,自幼丧母,靠父亲贺文华做皮匠维持生计。受祖父贺士元疼爱,被送入私塾读书三年。10岁时,父娶继母,他被嫌弃赶出家门,跟婶母刘月姑生活,稍长,婶母送春轩到桥自弯学裁缝。16岁时,他长得身材魁伟,人见生畏,一日,春轩向婶...[详细]
贺慈航 (1947~) 湖南邵阳人。1981年毕业于邵阳医学院。高中毕业后赴农村插队务农,后历任教师、技术员、医生、,中国作协湖南分会专业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蒺藜与鲜花》、《玫瑰谷》,中短篇小说集《寂静的麻风村》,电影文学剧本《红与白》等。...[详细]
何大祥 (1929— )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防化研究院政治部主任。 湖南省永兴县人,1929年2月出生于永兴县碧塘乡一个贫苦农家。幼时父母双亡,由大哥抚养成人。1941年始读初小,插读四年一期。1942年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进入高小读书。受校内中共地下党员的教育,对抗日救亡运动有初步...[详细]
何德全 (1897-1983)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长沙县人,1897年9月5日出生于长沙县干杉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学未毕业到长沙做杂工。1914年投奔湘军第二师六团一营当兵,历时15年,由下等兵升任排长、连长。1929年因同情革命被...[详细]
何光岳 (1939— )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民族史专家。 湖南省岳阳县人,1939年11月出生于岳阳县农村。只读过小学,自学成才。1956年参加工作,历任岳阳县农业局农业技术员,区农技站站长、秘书,县文化馆文物干事。他自学中国古典文学、古汉语、历史地理和...[详细]
何海清 (1875—1950) 中华民国陆军上将。 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875年6月10日出生于湘乡县城前铺早家冲一个行伍家庭。1894年投入湘军魏光焘部。1895年参加甲午战争作战有功,被提升为先锋队排长。1904年,官费留学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详细]
何浩若 (1899—1971) 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 湖南省湘潭县人,1899年生。1913年入北平清华学校。1920年赴美国留学,入斯坦福大学学习。1923年入威斯康辛大学研究经济,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又入洛威治军校习骑兵。1926年回国,任黄埔军校第四期教官。北伐...[详细]
何键 (1887—1956) 国民党军上将,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执行委员,湖南省政府主席。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887年3月生于醴陵县茶山岭乡。1906年考入长沙岳麓山崇古学堂,三年后改入湖南法政学堂。辛亥革命后,相继入湖南将校养成所、武昌第三陆军中学...[详细]
贺捷生 (193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军旅作家。 湖南省桑植县人,女,1935年11月2日生于红二军团的征战途中。其父贺龙时任红二军团军团长,其母塞先任是红二军团的政工干部。其时正值红军打了个胜仗,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即为战友的女儿取名“捷生”。18...[详细]
贺锦章(1905 ~ 1983),名文绍,乳名福元,生于洪家关一乡绅之家。父亲星楼,清末秀才,从教为业。锦章生性倔强,患天花致右眼失明,父母不让攻读,要他辅助家务,但他不甘自弃,潜心仿效古人,刻苦自学,常到邻近学堂放牧旁听,憩息时大地当纸,柴棍当笔写画,或-兄旁,聆听庭训,或居书斋苦读,诗文并进...[详细]
何坤 (1898—1930)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军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永兴县人, 化名李维森,1898年9月生于永兴县金龟乡牛头下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读私塾,做店员,习武强身。1924年考取黄埔军校第四期预习生。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南...[详细]
何炼成 (1928— ) 西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家。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28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他发愤读书,立志将来做一个大学问家。1947年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大学法学院经济系。在名师指导下,他较为系统地学习了中...[详细]
何孟雄 (1898—1931)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中共北京地委书记,革命烈士 湖南省酃县(今炎陵县)人,1898年6月2日出生于酃县中村乡一个塾师家庭。9岁起就读何氏家学、梅岗书院。1914年考入长沙岳云中学。1917年春又考入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曾多次聆听杨昌济讲课,并与毛...[详细]
何能彬 (1912—1989)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平江县嘉义镇人,1912年3月出生。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后由地方游击队转为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八团班长,...[详细]
贺鹏飞(1944 ~ 2001),贺龙元帅之子,大学文化,逝世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 1951年,入重庆市人民小学读书,受到了良好的基础教育。1957年9月,随家离开重庆上北京,就读北京市四中,1959年,加入中国共青团。他毅力坚强,品学兼优,爱好体育运动。1963年9月转入清华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