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株洲市> 炎陵人物

何孟雄

[公元1898年-1931年,革命烈士]

何孟雄为[公元1898年-1931年,革命烈士]

  何孟雄
  (1898—1931)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中共北京地委书记,革命烈士
  湖南省酃县(今炎陵县)人,1898年6月2日出生于酃县中村乡一个塾师家庭。9岁起就读何氏家学、梅岗书院。1914年考入长沙岳云中学。1917年春又考入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曾多次聆听杨昌济讲课,并与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张昆弟等在驱逐军阀汤芗铭和-运动中交往密切,建立了革命友谊。他是长沙-的领导者之一,深受青年学生的尊敬。1918年夏,与蔡和森等赴北京入法文专修馆学习半年,准备赴法勤工俭学。1919年2月,他改变赴法勤工俭学的计划,而入北京大学旁听,受到《新青年》为代表的新思潮影响,积极投身五四-,成为北京大学-的重要骨干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0年3月,工读互助运动失败后,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帮助下,加入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开始系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同年11月加入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是早期北方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北方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为开创北方革命运动新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党内,他最早实际从事工人运动。1920年5月,与北京工读互助团7名青年学生发起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宣传-活动,被捕入狱。其斗争精神赢得社会舆论的高度赞扬,称他们是“在中国第一次为‘五月一日节运动'而入狱的8个少年”。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一份报告中称中国早期工人运动是受“五一运动的洗礼”而孕育发展的。1920年11月,他成功地组织发动了北京大学印刷厂工人-斗争。还经常与邓中夏等深入北京周围产业工人集中地区,了解工人疾苦,向工人进行宣传鼓动工作。1920年12月发表《劳动运动究竟怎样下手》,这是我国早期比较系统地总结工人运动经验的重要文章。1921年3月被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推选为出席少共国际二大代表。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9月与我国第一个女共产党员缪伯英结为夫妻,同志们誉为一对“‘英'‘雄'夫妇”。10月起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工作,任京绥路特派员,后代理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主持劳动组合书记部日常工作,主编《工人周刊》。1921年冬,中共北京地委成立,被推选为书记兼组织委员。在他与地委其他同志领导下,北京地区革命运动特别是工人运动迅猛发展。他亲自指导成立了京绥铁路工会和长辛店工人俱乐部,领导发动了京绥铁路工人两次大-,还参与领导了开深煤矿、唐山铁路机车厂、正太铁路和京汉铁路工人大-,深得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的信任和器重。从1924年3月起,参加中共北方区委常委会,任国-动委员会秘书,同时继续任中共北京地委书记,参与领导北方区13个省市的革命运动。同年5月,李大钊遭军阀通缉而暂时离开北京期间,他负责中共北方区委工作,积极领导恢复工人运动,开展统一战线工作。1926年初任中共唐山地委书记,领导发动了开深煤矿上万工人大-。1926年冬任中共汉口市委组织部长,从此离开了北方。
  他是恢复江苏工农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大革命失败后,他到中共江苏省委工作,先后任中共沪西区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农委秘书、中共淮安特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兼农委和军委书记、中共沪中区委书记、沪西区委书记等职,积极恢复党的组织,发展工农运动,开展武装斗争,取得显著成绩。1928年2月,领导发动了苏北淮安农民秋收-;4月代表省委起草了《关于淮安北乡-的批评和决议》,提出了着力发展农村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的思想,是一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江苏农运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文件;7月又代表省委起草了《江苏农民秋收斗争决议案》,提出要洗刷蛮动主义、造成广大农-动区域的设想。更难能可贵的是,由于他有着很高理论修养和丰富实践经验,当李立三“左”倾错误刚露头时,他就敏锐地觉察到某些提法和主张是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在党的各种会议上公开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随着李立三“左”倾论调的不断升级,他冒着受批评打击的风险,继续与之进行顽强斗争。1930年4月和9月,他先后写了《子敬来信》、《政治意见书》,对李立三“左”倾错误作了中肯的、尖锐的批评,提出农村“联系起来包围城市、-城市,用广大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必然可以得到胜利”的中国式革命道路的主张和关于建设政权与红军的一系列战略战术思想,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增添了宝贵的理论财富。可是,他的正确意见不仅没有被接受,而且被戴上“一贯的调和主义”、“隐蔽在党内的取消派的暗探”等帽子,在全党受到公开批判,并撤销了所任职务。六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立三路线的统治,代之而来的是比立三路线更“左”的王明“左”倾教条主义。1931年1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六届四中全会,在共产国际米夫扶植下,王明上台。他对王明宗派活动十分气愤,又一次挺身而出,和出席会议的16名同志联名向共产国际写信控告他们,发动了一场反对王明上台的重大斗争。不幸的是,他遭到了更加无情的打击破孩。1931年1月17日被捕入狱,2月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上海龙华,牺牲时年仅33岁。他为革命献身后,王明一伙仍抓住不放,宣布开除他的党籍。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分清了党的历史上的路线是非,清算了王明错误路线的严重危害,对他和他的战友作出了公正评价。
  毛泽东在谈到何孟雄两次反对“左”倾路线时说:“反他们是不容易的。”陈毅说他“一生坎坷,宗旨不改”,是真正的英雄。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同年(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

何坤 (1898~1930)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
邱训民 (1898~1934)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
林蔚 (1898~1928) 湖南省湘潭市韶山
胡筠 (1898~1934) 革命烈士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
胡少海 (1898~1930)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
+ 更多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
邹平 (1900~1931) 革命烈士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
陈东日 (1902~1931)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
李谦 (1900~1931)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
周小康 (1906~1931)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
邓财喜 (1903~1931)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
蒋长卿 (1901~1931)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 更多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