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泽(1895~1959),字啸庠,号茂堂,今汨罗市城郊乡人。少年毕业于长沙长郡中学,继肄业于直隶省立高等工业学校。民国6年,公费留学日本。11月,美日勾结,订立《兰辛、石井协定》,侵占中国主权,他毅然辍学,回国参加-团,与龚德柏等创办《救国日报》,分寄全国各地。段祺瑞政府在各种压力下,接受-建...[详细]
钟昌基(1902~1941),又名协生,平江县南江镇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任南江区苏维埃政府秘书,1930年任平江县苏维埃政府秘书。1933年任中共湘鄂赣省委秘书长。1937年,省委改特委,任特委秘书长。时当国共合作之初,他回家探亲,当地国民党驻军军长以月薪180元银元拟聘他为...[详细]
钟福云(1905~1984),平江县黄金洞乡人。1927年参加农民自卫队。1929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委、副科长、大队长、副团长、团参谋长、团长、兵役局局长、人武部部长、军分区副司令员,系正师职离休干部。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详细]
钟贡勋(1907~1979),平江县人。民国18年中山大学毕业。历任黄埔军校特别党部秘书、浙江警官学校、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干训班教官及中央通讯社,国民党四川省党部秘书兼组织科科长,广东省禁烟特署秘书,武汉卫戍司令部新闻检查主任,重庆新闻检查处处长,军事委员会特检处少将科长,军统局东南特区区长。34...[详细]
钟国赣,坪上镇人,1936年5月生。湖南医学院毕业,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工作。1982-1984年出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1991年被吉林省政府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后任白求恩医科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心血管生理学研究,尤在微量元素生理作用方面造...[详细]
钟海仙(滩头木版年画) 湖南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钟海仙,男,1928年10月出生。 1934至1943年,钟海仙在滩头随父学徒; 1944至1953年,钟海仙出师和父亲在滩头共同经营“成人发”年画作坊; 1954年,钟海仙与妻子独立经营“高腊梅”年画作坊...[详细]
钟厚棠(1890~1911) 字统五,浏阳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好读书,迫于生计从军,入武防营。该营改编为第三十二标,他充第三营前队正目、共进会营代表。武昌起义时,率队攻督署。后任第九标营官,刘家庙之战中率部冲锋10余次。继而撤至满春茶园一线依堤而战,在-中受重伤阵亡。 ...[详细]
钟会龙•桑植白族仗鼓舞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钟会龙,男,白族,1930年5月20日生于麦地坪杨家峪,现居住在麦地坪白族乡麦地坪村杨家峪组。 桑植白族仗鼓舞又名“跳邦藏”,据考证,仗鼓舞系南宋末期桑植白族迁始祖和他们的子孙创造而成,此舞仅湖南桑植白族拥有。桑植...[详细]
钟骏德(1786~1924),字毓琦,别号了翁,今湘阴县樟树乡人。清光绪中叶入福建武备学堂,毕业后历任闽南军政局兵事研究所教官,两江、两广督练公所提调,南洋陆军第九镇教练官、营管带、南洋陆军混成协协统。辛亥革命前夕,钟部驻南京,武昌首义时率部响应,光复南京。民国成立后,任江、浙、粤联军策济部部长...[详细]
钟林新(1922~1952),今临湘市龙源乡人。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6月赴朝作战,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七军一四师四一九团一营一连三排。 1952年10月,随部驻守马良山南麓74号高地,与美、英、李(李承晚)联军驻守的22号高地相对峙,相隔300余米。11月25日凌晨,一...[详细]
钟六华,坪上镇人,1949年6月生。1969年入伍,同年入党,大专文化。1996年3月任郴州军分区政委,大校军衔。他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知兵、爱兵,曾于1976年代表连队参加广州军区“双先”(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并介绍经验,本人立三等功。1979年带领连队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担任师、...[详细]
钟皿浪(1903~?),又名剑魂、健魂,岳阳县人。1920年入湘军学兵营,1921年入滇军讲武堂学习。1925年参加黄埔军校血花剧社。1926年2月,滇军讲武堂并入中央军校,同年加入共青团,北伐开始后转为中共党员。北伐战争途中,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排、连长,后升为营长。1931年入中央防空学校学习...[详细]
钟期(1915~1971),平江县嘉义镇人。出身贫苦,幼年给人家放牛,从少年起就进行革命活动,加入中国工农少先队,曾任分队长、中队长、宣传委员。不久加入共青团,任组织委员。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1932年3月任红军独立师队长、团长、政委。1932年3...[详细]
钟十花脸(1880~1955)姓钟行十,工湘剧大花脸而得名,真名不传。长沙县东乡人,清光绪六年(1880)生。幼从师学戏,闯荡江湖数十年,博晓戏文,人称“戏柜子”。解放前,为长沙、浏阳一带“钻山班子”中的名角,以演介口花脸有名。饰《讲邦盗卷》、《路挡跳锅》等戏中的蒯文通,维妙维肖。新中国成立后,...[详细]
晏仲武(?~1853),岳阳县麻塘镇人。贫苦农家出身。幼丧父,稍长,漂流外地,结识不少江湖之士。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参加拜上帝会,活动于新墙一带,密谋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长沙,晏仲武去请太平军速下岳州。时巴陵绅士吴士迈受湖北巡抚常大淳之托,招募渔勇千余人分防入...[详细]
钟阳生•桑植白族游神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钟阳生,男,白族,1932年10月16日生于麦地坪农科站,县民贸二局退休人员,现居住于麦地坪白族乡农科站村七眼泉组。 钟阳生是麦地坪白族游神活动代表人物之一,自小热爱本族文化,立志将其发扬光大,六岁既开始学艺,钟朝锐...[详细]
钟子芒(1922~1978)原名杨复冬,叉名杨瑾钟,笔名羊思、箫笛等,长沙人。复旦大学新闻系肄业。先后任报社|己者、出版社。他自幼爱好文学,10岁即发表诗作《小朋友,十岁,我也十岁》,中学时期发表抗日小说《逃到哪里去》。从40年代步入上海出版文艺界至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发丧童话、小说以及杂文数百篇...[详细]
钟自奇(浏阳花炮制作工艺) 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钟自奇,男。1956年出生。多年来,钟自奇一直致力于自主开发与研究浏阳花炮产品,本人设计与研究的产品有多段笛音烟花(金星闪闪)获得国家专利。合作研制的产品有《Gx2006-A型音乐焰火燃放控制系统》,《一种具定向...[详细]
周贻白 (1900~1977) 周贻白,原名周夷白,笔名六郎、慕颐、剑庐、云谷等,长沙县大贤都塘冲源(今属北山乡)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生。父系湘剧老生票友,他受其薰陶,从小喜爱戏曲艺术。早年家贫辍学,青少年时期当过织地毯学徒、工厂钳工、武昌师范大学的旁听生、小学教员和报社校对等...[详细]